植物组织渗透势和水势测定
[实验要点]
1、撕下的表皮组织必须完全浸没于溶液中 2、选用有色素的洋葱鳞茎外表皮实验效果较好
实验人 日期 材料名称 实验时室温 25 ℃
蔗糖摩尔浓度(mol/L) 0.50 0.40 0.30 0.20 0.10
渗透势(Pа)
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
实验五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小液流法)
一、实验目的
若有色溶液液滴上升,表示浸过叶片的溶液浓度 变小(即植物叶片组织中有水排出),说明叶片 组织的水势大于该浓度溶液的溶质势;
若有色液滴下降,则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小于该 浓度的溶质势;若有色小液滴静止不动,说明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织的水势等于该浓度溶液的溶质势。
若在前一浓度溶液中下降,而在后一浓度中上升, 则植物组织的水势可取二种浓度溶液的溶质势的 平均值。
四、实验步骤
1. 编号贴标签
• 取干燥洁净的指型管10支,毛细吸管5 支,编号贴标签,按序号排好。
• 2. 打取、浸泡叶片
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 约 60 片,放在培养皿中,混合均匀。用镊子分别 把 5 ~ 8 个小圆片放到盛有 4 mL不同质量摩尔浓度 蔗糖溶液的指形管中,浸没叶片,盖紧瓶塞,放 置 30 min ,并不断轻摇小瓶,以加速水分平衡(如 温度低时可延长放置时间)。
• 4. 毛吸管尖端弯成直角,以保证从中出来的液滴 不受向下力的影响。
分离的浓度)
实验一 植物组织渗透势测定(质壁分离法) (2学时)
6、计算渗透势 • 细胞渗透势 Ψs =﹣iCRT • R为气体常数=0.083×105/L·Pа/mol·K。 • T为绝对温度,单位K,即273℃+t,t为实验湿度。 • I为解离系数,蔗糖为1。 • C为等渗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 • 则: Ψs =-0.083×105×(273℃+t)×1×C
实验四 植物组织渗透势测定(质壁分离法)(2学 时)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组织在不同浓度下细胞质壁分离产生 过程;
2、掌握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组织渗透势的原理。
• 当植物组织细胞内的汁液与其周围的某种溶液处于渗透平 衡状态,植物细胞内的压力势为零时,细胞汁液的渗透势 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该溶液的浓度称为等渗浓度。代 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渗透势。
3. 染色
到预定时间后,用解剖针尖蘸取微量甲烯 蓝粉末,加入各指形管中,并摇动,使溶 液染色均匀。
• 4. 测定
把不同浓度的系列标准液分别倒入对应的指 形管中,用毛细吸管吸取对应编号指型管内 的有色溶液少许,插入相同编号的小试管溶 液中部,轻轻挤出有色溶液一小滴,小心取 出毛细管(勿搅动有色液滴),观察有色液 滴的升降情况,并记录于表 1 中。
实验一 植物组织渗透势测定(质壁分离法)(2学 时)
[实验方法]
质壁分离法
[实验仪器]
显微镜、载玻片及盖玻片、镊子、刀片、移液器 等。
实验一 植物组织渗透势测定(质壁分离法)(2学 时)
[实验操作方法]
1、配制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0.1、0.2、0.3、0.4、 0.5mol/L) 2、剥取洋葱鳞茎外表皮(0.5cm )2 3、迅速投入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5-10min) 4、低倍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 5、确定使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初始质壁
• 1.了解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 2.掌握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 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 低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势),组织吸水、重量 增大而使外液浓度变大;反之,则组织失水、重 量减小而外液浓度变小;若两者相等,则水分交 换保持动态平衡,组织重量及外液浓度保持不变。 根据组织重量或外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与 植物组织相同水势的溶液浓度,然后根据公式计 算出溶液的渗透势,即为植物组织的水势。
• 溶液渗透势的计算: • Ψs = - iCRT • 式中:Ψs —溶液的渗透势,以 MPa 为单位。 • R ——气体常数,为 0.008314 MPa·L/
(mol·K )。 • T——绝对温度,即 273 + t ℃。 • C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以 mol/kg 为单位。 • i ——为解离系数,蔗糖为 1 。
五、实验结果
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中有色液滴的升降,找出 与组织水势相当的浓度。记录实验时的温度, 根据原理中公式)计算出组织的水势。
六、注意事项
• 1. 所取材料在植株上的部位要一致,打取叶圆片 要避开主脉和伤口。
• 2. 取材以及打取叶圆片的过程操作要迅速,以免 失水。
• 3. 带结晶水的甲烯蓝不易溶于蔗糖 溶液,可 在 100 ℃下烘干成无水甲烯蓝粉末使用。
• 三、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植物叶片或洋葱鳞茎。 (二)试剂 1 .甲烯蓝粉末。 2 .蔗糖溶液:包括 0.20 、 0.3 、 0.4 、 0.5 、 0.6 mol/L 5种不 同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 (三)仪器设备 指形管10支,毛细吸管5支,培养皿,打孔器,剪刀 l 把,镊 子 1 把,解剖针1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