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旅
中青旅总体概述(续)
旅控股”。 • 2000年青旅控股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五
十强”。 • 在旅游业界,公司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百强国际旅
行社”排名中,连续三年名列第二。 • 总的说来,中青旅是一个增长迅速、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
响力的、相当成功的企业。但是由于其旅游主业对利润的 贡献不突出,发展战略不清晰,公司的未来存在着一定的 风险性。
立浙江中青旅绿城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2 亿元人民币,其中青旅控股出资1.6亿元,占注册资本的 80%。
中青旅的企业特色
• 与共青团的渊源使企业具有政治上的优势,而上市的安排又 使公司不受行政的干预。中青旅是共青团的唯一一家上市企 业,这个背景有利于入境业务的开展。中青旅目前仍以入境 接待业务为主,没有形成所希望的入境、国内、出境三足鼎 立的局面。同时由于股权的分散,企业能够行使法人的自主 权。
• 旅游行业是个非常脆弱的行业,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 事方面的细微变化都会对旅游生产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
• 1998年浙江中青旅成立,重点抓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航空 票务三项国内市场业务,运行良好,超标完成任务。
• 收购江苏青旅。 • 在太湖旅游度假村项目上投资,该项目注册资本1.1亿。 • 斥资1100万港元全额收购中国青年旅行社(香港)有限公司,
• 尚洋电子:中青旅1998年9月投资。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 持股60%。尚洋电子主要从事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及电子通讯 产品的研制生产。其中,系统集成业务在保险市场中拥有最 大的市场份额。1998年第四季度净资产回报率10%。
• 98年度公司累计向科技产业投资17,500万人民币。
中青旅在旅游主业上的投入
• 旅游业的前景是光明的,可是中国旅行社业有很大的缺陷, 规模小,价格竞争为主。国、中、青三家骨干旅行社的总 体市场份额占不到30%。
• 中国7000多家旅行社年营业收入总共是450亿元人民币, 而日本JTB年营业收入是650亿元人民币,美国现代运通旅 行社的年营业收入是800亿人民币。
• 中国的旅行社要想大发展,必须在竞争上上规模,上档次, 中青旅必须有所行动。
使其成为建设境外旅游营销网络的窗口。 • 设立总裁特殊发展基金,对旅游主业进行支持,首批投入
1000万元。 • 设置市场开发专项基金,资助各业务部开拓市场的行动。 • 公司进军网络旅游,收购“上海旅游信息网”。该网站建于
1995年,是上海市政府信息港办公室扶植支持的唯一旅游信 息网,为上海十大重点应用系统之一。
中青旅的两次资金投向大调整(续)
电子商务经营体系和开发生产科技产品。其中,建设公司
旅游电子商务经营体系由以下项目组成:成立中青旅电子 商务有限公司;建立公司内部局域网;建立旅游电子分销 网络,在北京设立旅游门市分公司。剩余资金补充流动资 金。5月份该方案实施,配股价格为12元每股。
• 从以上的两次调整可以看出,中青旅的项目投资没有明确 的战略作支撑,项目的选择带有一定的随机性。这说明了 中青旅机制的灵活性,但也突出地表现出中青旅项目投资 的选择标准的不确定性。未来的投资必须找出它在战略中 的未来意义,有利于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 1999年,公司接待各类游客23.59万人次,同比增长15.42%, 主营业务收入8.4个亿,利润总额1.3个亿,净利润1.1个亿 总公司旅游业务收入4.7亿,比1998年增长31%。
• 2000年全年组织接待各类游客32.44万人次,同比增长 41.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19.82万人次,组织出境旅游 4.33万人次,组织国内旅游8.28万人次,主营业务收入10 亿元。
中青旅上市以来的发展战略
• 中青旅在上市之初提出了“旅游主业、高科技次主业”的 业务发展战略,要求贯彻“入境旅游抓促销、出境旅游上 规模,国内旅游求拓展”的旅游发展方针。
• 后来,公司又提出“旅游和高科技双朝阳产业并举”。 • 1999年公司正式提出“以资本运作为核心,旅游为基础,
高科技为动力”,从“旅游-科技型”上市公司转变为以 科技为主导,旅游为基础的“科技-旅游型”上市公司。 • 2000年下半年,公司进行战略性调整,提出从效益优先转 为规模发展优先,从内涵增长转变为外延增长,业绩增长 和规模扩张要求同向而不要求同步。 • 中青旅一再声明要成为国际化大型旅游批发商。 • 评论:从以上中青旅对自身战略的表述可以看出,2000年 以前,公司主要是通过重视投资科技企业和资本运作来求 得人们对它的业绩的认同的,它在旅游业上的扩张意图较
中青旅主营业务的增长情况(续)
• 据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 大客源输出地。年接待能力将达1.3亿人次,年输出客源 能力将达1亿人次。中国政府计划,2000年的旅游创汇将 达到14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600亿人民币,旅游收入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到2010年,旅游年创汇将达到400 亿美元,国内收入13000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8%。
• 公司加大了对旅游主业的投入,但同时应该看到:各家分 子公司的运营模式仍是一个个的小旅行社,没有发挥其应 有的协同作用,建立起辐射全国的网络。公司必须对这些 企业进行管理上的整合,才能改变现状。
中青旅的其他投资
• 在苏州,鹰冠庄园别墅楼的建造。 • 公司决定与浙江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
中青旅的两次资金投向大调整
• 1998年11月2日,董事会通过部分变更筹集资金投向案:压 缩旅游经营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和变更苏州太湖国家旅游 度假区建设开发项目中的苏州太湖明珠旋转塔项目,投资北 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旅游经营网络建设项目主要 是收购国内中小旅行社。把该项投资规模从18,000万元人民 币压缩至8, 200万元人民币。苏州太湖明珠旋转塔作为规划 未建设项目,公司拟不再投资。拟将变更的募集资金投向北 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出资12,500万元人民币, 持有该公司25%的股份,其余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 企业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向世界的竞争心态和奋发向上的 进取精神。
• 公司非常注重培训,培训种类繁多,有新员工入门培训、岗 位适应性培训、工商管理培训、资格证书培训、文化培训等, 形式多样,有助于企业思想的统一,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工 作技能,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在企业中形成学习的风气。
• 致力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重视人才,吸引人才。 蒋总把队伍建设和业务发展比作“磨刀”和“砍柴”的关系, 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
中青旅的企业特色(续)
• 随着公司业务的变化和战略的转型,组织结构一直在调整, 形成了变革的良好环境和员工较强的适应性。(举例说明 暂略)
• 管理团队素质高,领导人有战略眼光,有魄力,在公司具 有很大的影响力,能保证决策顺利地推行。
中青旅总体概述
• 中青旅建立于1980年,以旅游为主打产业。
• 1997年底,公司以“共青团第一家上市公司”、“完整的 旅游产业概念”、“双朝阳的产业背景”的形象登陆资本 市场,以其独特的行业地位、优良业绩、高成长潜力和丰 富多样的题材为市场瞩目、了解和认同,内在投资价值不 断凸现,被业内人士誉为“次新股中的一朵奇葩”。
• 申银万国、华夏证券、广发北证、珞珈投资、万国测评等 数次推荐中青旅为热门股、潜力股和强势股。1998年4月, 中青旅被列入道沪指数。
• 三大骨干旅行社中的首家上市公司。
• 1998年9月28日,中青旅成为美国旅行代理商协会(ASTA)) 成员。
• 1999年7月8日,公司199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将公司更名为“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 “青
• 注重培训,提倡建立学习型组织。
中青旅主营业务的增长情况
• 1997年,公司接待游客总量将近18万人次,主营收入近4 亿元,利润总额7117万元,净利润5817万元,分别比1996 年增长49.2%、40.2%、41.0%。
• 1998年,公司组织接待游客21.65万人次,同比增长21.97%, 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8%,净利润约 841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7%。
中青旅在旅游主业上的投入(续)
• 青旅在线的开通
• 中青旅连锁经营部的推出
• 2000年11月23日,公司发布董事会公告,由公司全资子公 司广西中青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出资6000万元收购桂林帝苑 酒店。
• 港青旅与香港最大的上市旅游集团之一辰达永安旅游(控 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香港永安旅行社有限公司共同 发起、成立,注册资本500万港元,双方各以现金出资250 万港元,各占50%股份。
• 2000年1月24日,公司一届八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由于 政策原因,公司拟放弃利用全部配股募集资金参股南方证券 有限公司,决定变更原定配股方案。变更后的方案为:以 1999年末总股本24000万股为基数,以每10股配3股的比例向 全体股东配售股票,公司法人股股东均放弃配股权。配股价 格暂定10-14元/股,配股募集资金拟用于建设公司旅游电
中青旅上市以来的发展战略(续)
小;2000年以来,认识到一个公司的主营业务必须大 力发展,公司在坚持1999年的提法的基础上加大了对 旅游业的投入。由于对旅游行业的状况深为忧虑,公 司对投资项目的回报率有所担心,因此希望借助咨询 公司的力量来找到自己在旅游行业中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现利润区,做大做实旅游主业。
中青旅文化建设
• 蒋建宁提出“上下同欲者,胜”,在公司内倡导“五讲”: 讲团结、讲纪律、讲业绩、讲责任、讲效率。பைடு நூலகம்
• 中青旅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竞争的拼搏精神, 提出荣辱与共的协作精神。
• 中青旅强调进行文化建设,注重开展思想工作,工作方法 与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脉相承。
• 善于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来营造一种氛围,提炼一种思想。 如通过拓展训练激起人们挑战自我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 神,增强意志力,鼓励大家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