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上)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上)

第三,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1)、条例和法律的区别
性质:条例一般指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时间:条例是法的前身。
效力:条例一般没有法律那么有权力。
《城市绿化条例》——未升《城市绿化法》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成都市技师学院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法纪教育》
课题名称
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
课时
3
授课日期
任课教师
陈本锋
目标群体
教学环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
2.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其适用
4.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界定
5.治安管理处罚法举例
6.常见的违法行为
学习重点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界定
学习难点
1.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4)、治安法与刑法定量区别
1.数额(量)多少
2.对象不同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第29条第1款);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第285条)
3.手段不同
强迫交易
有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的行为(第46条)以暴力、威胁手段,且情节严重(第226条)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这一条明确规定了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信息Biblioteka 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者制裁的对象都是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行为。
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2.任务引领法
学法:
听授法、课堂练习法
教学媒体
1.口头表达
2.板书
教学学习准备
教师:
1.教案、彩色粉笔
2.查询的其他资料
学生:
教材
笔记本
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概述
二、引入新课题
三、教学内容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述
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公布,自2006年3月l日起施行。
③必须是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④必须有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⑤必须是公安机关认为可以进行调解的案件。
提问
提问
练习
练习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其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的人,70周岁以上的人和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未满周岁婴儿的妇女,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对在办理案件中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侮辱他人人格的办案民警,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第23条第1款)
造成严重损失,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第290条)
7.情节轻重
倒卖车票、船票
有倒卖行为(第53条第3款)
情节严重(第227条第2款)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1)具有违法性。这种违法性,既不是违反国家的刑事法律,也不是违反国家的民事法律,而是违反行政法,即《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行政法律、法规。
?公安民警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财政部门核发的罚款收据。
?对拒绝交纳罚款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办理。
3.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罚,是对短期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只有公安机关才有行使行政拘留的权利。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决定和执行行政拘留时,应当注意: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就是特定案件可以调解处理的原则。为掌握和运用好这一原则,应当注意:
4.主体不同
聚众淫乱
参与聚众淫乱活动(第69条第3款)对首要分子或多次参加者(第301条)
5.主观故意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
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出租淫秽物品(第68条)
为牟利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第363条第1款)
6.后果大小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
总则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处罚的程序
执法监督
附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立法目的:
第一,依法对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行为的制裁,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二,依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种类、处罚的程序以及执法监督等制度,约束治安管理处罚主体的治安管理处罚行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4种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应当给予行政拘留而不决定行政拘留,而是指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对这几种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只是对其决定的行政拘留不执行而已。
?一人有几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合并执行行政拘留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0日。如果一人有几种都应当受至10日至15日行政拘留处罚行为的,应当按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实际执行行政拘留的时间不得超过20日,否则,即属违法。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法律作为行为规范,通过为人们设定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法律之所以不同于道德,就在于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通过强制性和惩罚性,使违法人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按照法律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这是法律的教育功能,其根本在于通过行为规范的设定,教育公民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从而改正或引以为戒。
1.警告
警告属于申诫罚,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提出警戒或者谴责,申明其行为已经违法的一种处罚。主要适用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情节较轻,且后果不严重的行为人。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精神上或者名誉、信誉方面的惩戒,旨在教育行为人对其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改正,不至于继续发生类似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后果。
2、比例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必须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也就是说,性质、情节、危害后果较轻的,给予较轻的处罚,反之,则给予较重的处罚,这就是法律适用上的比例原则。为此,《治安管理处罚法》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的条文规定中,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等,一是将罚款处罚一般划分为200元以下、500元以下、200元以上500以下、1000元以下几个档次;二是将行政拘留一般划分为5日以下、5日以上10日以下、10日以上15日以下几个档次;三是有的规定了并处和可以并处,有的还规定了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即劳动教养。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对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违法行为的制裁,即制裁对象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法》的适用对象为构成犯罪的危害性行为。
二者又在制裁措施、适用主体、适用程序等方面也产生一系列显著的区别。治安管理处罚由公安机关一家单独实施,不像刑罚那样,由公检法三家通过相互分工相互监督的程序实施。
2.罚款
罚款属于财产罚,是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合法财产的一种处罚,是常见的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在执行治安管理处罚罚款时,应当注意:
?除特殊情况(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的几种情形)外,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交纳罚款。
?公安民警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自收到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付指定银行。
提问
提问
练习
练习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需要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报请该人大代表所属的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主席团批准后,方可决定对其行政拘留;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县级以上政协委员、乡(镇)人大代表实施行政拘留的,应当向该政协委员所属的县级以上政协常委会、乡(镇)人大通报备案。
1986.9.5公布、1994.5.12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
共六章119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238种。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处罚的种类及适用,第三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四章处罚程序,第五章执法监督,第六章附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共6章119条
4、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充分体现了尊重和保护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法律原则。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