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信诈骗常见种类

电信诈骗常见种类

谨防电信诈骗
近期全国各地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使受害群众受到重大经济损失,提示
广大职工:接到不明的电话请立即拨打110咨询核实,切勿轻易上当。

现将
常用的电信诈骗手段介绍如下:
一、冒充公、检、法。

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电话称:“你有一张传票尚未领取,今天下午前不领取,法院将派人强制执行”受害人在电话咨询过程中会被告知自己的身份证或信用卡可能被盗用,从事洗钱犯罪活动,要求受害人将自己银行卡内的钱全部汇至所谓的“安全账号”。

二、汽车退税。

骗子在网上收购群众身份证号、电话、住址、车牌号等信息,冒充国家税务总局人员拨打电话称受害人购买了汽车,可以获得一笔退税,要求受害人到银行将卡插入自动取款机,按照骗子要求进行操作,将自己卡内的钱汇入骗子账号。

三、免担保贷款。

骗子编发手机短信称可以办理免担保贷款,之后会要求受害人预先付贷款利息。

四、中奖短信。

骗子编发手机短信,发送QQ信息等方式声称受害人中奖,之后会要求受害人先支付手续费。

五、盗取QQ号。

骗子盗取受害人QQ号,截取受害人QQ视频片段,向受害人的QQ好友借钱。

六、冒充黑社会。

骗子冒充黑社会打电话称受雇于人报复受害人,但只要受害人汇去钱财即可免遭报复。

七、冒充熟人。

骗子冒充受害人的亲人、熟人,自称被绑架或是受伤、
重病,急需用钱,要求受害人汇款。

八、医保卡诈骗。

骗子冒充本地医保中心或社保局打电话声称受害人的医保卡出现问题被冻结,医保卡可能被盗用,处理过程中需要汇一定量的现金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九、重金求子。

骗子冒充单身富婆,在网上发布消息称寻觅一男性伴侣,如果成功怀孕给予巨额好处费,受害人联系骗子后会被要求汇保密费、见面费。

十、网上购物诈骗。

骗子在QQ或网站论坛发送假的淘宝链接,受害人点击后会进入一个与淘宝等购物网站十分相似的假网站,在假网站付款买货后不会收到对应的货物。

十一、订票诈骗。

骗子在QQ或网站论坛发送假的预订机票,火车票网站、受害人点击后会进入一个与正规订票网站十分相似的假网站,在假网站付款后不会收到机票、车票。

十二、招工诈骗。

骗子在网站或在非法报刊上发布招聘广告,受害人联系骗子后会被要求汇一定的体检费、服装费、保证金、押金等费用。

十三、汇款短信。

骗子发送:请将钱汇到某账号的短信诱骗正在办理汇款业十四、电话订货。

骗子冒充部队干部向商户打电话订货,并提供厂家电话,而这个所谓的厂家其实是骗子同伙,少数商户贪图小利,未予核实就打款订货。

十五、冒充法院及相关执法部门,电话通知市民要出庭应诉。

此类诈骗电话一般都是打到当事人家中或单位的固定电话,诈骗的由头分为四种:一是要求接电话的当事人领取诉讼传票。

告知当事人名下信用卡有巨额透支被银行起诉,法院将冻结其名下存款,马上执行;二是称当事人有执行案件在法院,涉嫌经济犯罪,名下账户将被冻结,并且马上予以强制执行。

上述内容都是由一段电话录
音播出,并指示当事人按键进入下一级内容。

进入下一级后,有冒充法院的工作人员先以事主涉案为由进行恐吓,最后以提供“公共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名下存款转入其提供的诈骗账户。

十六、冒充电信局、公安局工作人员。

告诉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所申领的电话已欠费。

随后再由一名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当事人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确保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频频催促当事人赶紧通过电话或就近转账,不然损失更大。

十七、冒充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

拨打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冒充电信局、公安局工作人员。

告诉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所申领的电话已欠费。

随后再由一名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当事人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确保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频频催促当事人赶紧通过电话或就近转账,不然损失更大。

行政保卫部
2013年12月0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