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管理区XX年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总结篇一:梨树区XX年上半年布病防控工作总结梨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年(上半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总结XX年(上半年),梨树区共报告布病新发病例0例(按发病日期统计),比去年同期减少(2例)100%。
现将布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疫情分布 1、时间分布病种布 1 月 02 月 03 月 04 月 05 月 0病例数 6 7 月月 08月9 月10 月11 12 月月病种布病病例数街里办事处穆棱街道办平岗街道办碱场街道办石磷街道办梨树农委合计0 0 0 0 0 003、性别分布:病种病例数街里办事处穆棱街道办平岗街道办碱场街道办石磷街道办梨树农委合计4、年龄分布:病病例数种 0-10岁 11-20岁 21-30岁 31-40岁 41-50岁51-60岁 61-70岁 70-80岁 80岁以上布 0 0 0 0 0 0 0 00 病5、职业分布:二、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为有效控制布病疫情发生和蔓延,我中心认真按照上级要求,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是安排布病防治工作任务重点出现疫情后及时做好个案流调,并开展处置工作。
二是发现饲养户或有牲畜接触史的,立即与畜牧部门通报疫情。
三是科学开展疫区处理,防止疫情蔓延。
四是按要求做好布病重点人群流调和监测点工作,开展重点村和社区人间布病线索调查上半年共调查375人,未发现可疑病人;畜牧部门开展了畜间布病普查工作共查奶牛15头、羊86只,未发现病畜。
五是积极开展防病知识培训和健康宣传,上半年共开展培训6次126人次,开展健康宣传教育1次,发放宣传单1500张、其他宣传品5份,受众126人次。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各乡镇等基层单位布病防治工作的检查和督促,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在疫情通报、问题汇报、合理建议等方面积极努力,配合上级和相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三是指导各医疗机构,规范布病诊断和报告,并对病人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尽量收集,避免出现流调时查无此人的现象。
四是继续不断深入地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形成健康教育机制。
对一般人群,可采用发放内容丰富的宣传单(册)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对布病疫区人群和职业接触的重点人群,采取举办讲座等方式进行防病宣传;对于医疗防疫人员,可采取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专业人员的防控能力和业务水平。
总之,上半年我区的布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下半年,我中心将继续努力,在鸡西市疾控中心和区卫生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
XX年6月30日篇二:布鲁氏菌病防控总结布鲁氏菌病防控总结隰县位于临汾市盆地西北边缘,山区地带,东邻汾西,西靠永和,南接蒲县,北连交口。
全县总面积㎡,有8个乡镇,下辖97个行政村,包括384个自然村,人口万,其中城镇万,农区人口万。
我县农区占18%,牧区占5%,山区占41%,属于农区县。
一、内容与方法1、常规监测人间疫情发现和报告暴发疫情监测 2、重点人群监测一般情况调查:人口资料,自然地理资料,居民生活条件卫生习惯,职业人群个人防护情况,畜牧业概况。
本底调查:病史追溯,畜间布病防制情况,人群感染和发病情况,人和家畜布病防治情况,职业人群对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畜间疫情收集:主动与畜牧部门取得联系,掌握畜间布病疫情动态和防治情况,如流入牲畜检疫和免疫情况等。
二、监测结果:(一)1.地区分布:今年我县新发病人26例,发病率2.6/万,病例分布在7个乡镇19个行政村,具体分布参照下表:隰县XX年布病发病情况统计2、时间分布:在1-9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6、7、8、9月份,8月份占首位,具体见下表:注:8月份我县对重点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检出发病人数6例。
3、人群分布:今年共报告新发病例26例,年龄集中在30-50岁段,男女比例为21:5(详见下表),主要以养殖业为主。
隰县XX年布病发病情况统计(二)重点人群监测:1、一般情况调查:1)人口资料(据XX年人口统计):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口构成见下表:总劳动力:61244人2)自然地理,气象资料及监测点性质我县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无霜期140天-180天(—6个月),年降水量320㎜-520㎜,月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
耕地面积:亩,草地亩,荒地亩,我县属于农区。
3)近年来,随着农、林、畜牧业的发展,养殖户逐年增多,但养殖区和生活区不分,虽然随着移民搬迁等扶贫政策的支持,农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但人们对布病预防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难以改变,特别是在羊分娩时,没有人采取自我防护措施以及分娩物的无害化处理,今年布病知晓率调查结果:调查4个乡镇12个村的220人,其中不及格38人,及格率%。
2、本底调查:1)病史追溯:见附表2)人间疫情:见附表隰县历年人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3)畜间疫情:见附表隰县历年家畜检免疫情况4)人和家畜布病防治情况我县是农业县,牧业发展缓慢,对重点人群未实行免疫接种,由于职业人群防病意识淡薄,造成了XX年在我县阳头升乡罗正堡村发生暴发疫情。
但历年人间发病较少,治疗率100%;畜间主要以羊免疫为主,免疫率较高,但今年羊种布病发病率较高。
牛、猪、鹿等免疫率较低,没有布病病例发生。
3、血清学监测我县主要以农业为主,畜产品收购、皮毛加工等职业人群,为数较少,其它见下表:不同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篇三:托县XX年布病防控工作汇报-汇报托县201·6防控工作汇报各位领导,下面我就我县21293-49545年前三季度布病防控工作作一汇报。
一、基本情况:全县大小畜总头数万头(只),共养殖肉羊万只,其中山羊万只,100只以上的养殖户共有236户。
二、市政府、市农牧业局布病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7月1日全市布病防控会议精神,及市农牧业局布病防控工作培训会议精神,县政府云海龙副县长主持召开了全县布病防控专题部署会议。
各镇镇长及分管镇长、畜牧兽医、卫生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了市政府、市农牧业局会议精神,分析了布病防控形势,研究制定了《托县XX年-XX年布病防控实施方案》。
确定了全县布病防控目标及下阶段工作措施。
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杜延峰为组长,政府副县长云海龙、张志林(分管卫生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畜牧兽医、卫生、财政、公安、交通以及各乡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布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工作制度,实行了行政、技术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落实到镇、村,并把此项任务作为各镇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建立了县、镇二级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畜间布病免疫补贴、病畜扑杀补贴、基层动物防疫员补助经费,畜间检疫、监管、流调、消毒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180万元。
三、布病防控的总体目标及工作措施总体目标是:到XX年全县五镇全部达到控制区标准,畜人布病感染率下降至16/10万以下的。
完成这个总体目标分两个时间段,即XX年-XX年双河镇、五申镇、伍什家镇三镇达到控制区标准,对三镇10%的羊进行检测,对新营子镇、古城镇全部羊进行检测,检测出阳性羊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
第二阶段XX年-XX年,双河镇、五申镇和伍什家镇三个镇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新营子镇、古城镇达到控制区标准。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制定了防控措施:一是积极开展溯源灭点工作,每月月底根据卫生部门报病例和主动普查病例,通过病人追溯畜间疫情,开展畜间布病流行性调查,对病人所饲养的羊及同群羊全部进行检测,发现阳性羊当月进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截止9月底,通过溯源灭点共检测3176 只羊,检测出阳性羊239只,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二是在每月开展溯源灭点工作的同时,对古城镇、新营子镇两镇的羊进行全部检测,对双河镇、五申镇和伍什家镇三个镇10%的羊进行布病检测,由兽医局负责,组织疫控中心、动监所,协调乡镇,抽调精干的防疫人员和单位技术干部,逐村逐户检测,检测出的阳性羊全部扑杀。
截止目前,共检测8个村11537只羊,检测出阳性羊476只,三是加大流调和监测力度。
对监测扑杀后的村子要及时进行布病灌服免疫,发放宣传资料,限制羊从其它疫区购入,保证检测一个村,免疫一个村,净化一个村。
对检测净化过的村,免疫后6个月再进行抽样检测;四是做好消毒工作,在采血前和全部检测后对圈舍进行压尘清毒。
同时结合防疫计划定期对新老疫点、疫区、规模养殖场等进行两次中雨式的集中消毒,今年消毒面积达到了万平方米;五是严格把好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关,在溯源灭点过程中,对疑似染疫动物限制移动,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动物布病检疫监督实施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贩运动物、动物产品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运输、饲养等环节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六是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对一线防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控技能和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大对从事养殖、屠宰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达到群防群控。
四、资金匹配情况。
按照市政府“十二五”布病防控实施方案要求,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布病扑杀补贴、防疫员工资补贴、布病流调、清毒、监测等匹配经费共180万元安排了经费预算。
在县政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先期拨出布病防控经费20万元。
五、前三季度布病防控成效形式分析1、新发病例情况分析前三季度报病例共100例,经流调确认,有5人查无此人,流调病例共95例,第一季度16例,其中老病例8例、新发病例8例;第二季度50例,其中老病例30例、新发病例20例;第三季度29例,其中老病例12例、新发病例17例。
根据数据显示分析,新发病例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明显增加,其原因是在第二季度我县卫生局开展了人间主动普查,新发病例明显增加,第三季度开始下降。
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发病例第一季度持平,第二季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第三季度下降了53%,前三季度总体来看较去年前三季度新病例下降了%。
2、疫点确认及检测阳性率情况第一、二季度主要是根据人间病例流调进行溯源灭点,第三季度主要是针对我县的两个重点乡镇的重点村,集中开溯源灭点工作。
第一季度监测5个村,检测羊150只,阳性13只,确定疫点5个,阳性率%;二季度监测10个村,检测羊1732只,阳性150只,确定疫点8个(包括第一季度的5个疫点),阳性率%;第三季度,监测28个村,检测羊12831只,阳性552只,确定疫点15个,阳性率%。
今年前三季度共确定疫点23个,检测羊14713只,阳性715只,平均阳性率%。
数据显示根据人间病例溯源,阳性率还是偏高,重点村监测阳性率相对较低。
3、畜人布病感染率分析畜人布病感染率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前三季度的畜人布病感染率为)。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畜人布病感染率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二季度一跃升高的原因,主要与卫生部门开展主动性普查有关(主动普查XX人),人间病例数据相对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