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女娲补天付寨小学张素梅教学简析:《女娲补天》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理念:《女娲补天》一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复述故事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等15词语。
2、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神奇。
教学方法:朗读品悟法、情境教学法、讲解法教学准备:①生字词课件,配乐课文朗读课件②体现女娲补天情境的音乐带。
③要求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女娲补天》等神话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课、学习生字、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观看动画片后,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谁?她在做什么?生1: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女娲。
生2:女娲正在补天上的大窟窿。
生3:我还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女娲补天,小时侯听我妈妈讲过。
2、出示课题:女娲补天。
齐读。
(借神话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二、师生互动,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2、自学生字词。
①同桌合作学习,当小老师。
②互读生字,一些难读的字要多读,注意更正对方读错的字音。
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找出难写和容易写错的生字,提醒同桌容易写错的笔画。
3、老师出示生字动画,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练习组词。
4、教师小结。
师范写容易写错的字如“隆、降、液、滋”,学生书空练习。
5、齐读“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等词语,再开火车读。
可以问同学,借助字典或者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识写字方法,或自主、或合作认识生字。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识字方法。
如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等。
用品读发现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含义,从而使他们在品读中获得丰富、充实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赶快读读吧!2.同桌互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如果对方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3.默读。
a.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b.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吗?(播放全文录音,听后用几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一)、指导学习第一节1、天突然塌了,你们想象一下,大地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想象说。
板书:天塌地裂2、天为什么蹋下来啊? (学生会有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如:是火神和水神打架,天塌了!孙悟空大闹天宫……)3、找出描写天塌下来时场景的句子吧!出示句子: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4、自由地读一读,通过一连串叠词的运用(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逼真传达出人间的惨状;指导学生从内容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带着这种难过和着急去再读读这段话吧!)齐读——男女生赛读(二)、指导学习第二节过渡语:天塌了,大家都非常着急和难过,有个名叫女娲的人,她的心情怎样呢?1、你知道女娲是谁吗?2、她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比大家更难过?(因为是她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
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做父母的心情当然不一样了。
)想象一下,会难过得怎样?3、灾难带给女娲的仅仅是难过吗?她还有什么?(着急、焦急)4、从哪些字词中发现了女娲非常着急?(立刻,求)你能给立刻换个近义词吗?(马上、立即、赶快)5、看到这女娲是怎么做的呢?(求雨灭火;造船救人)6、怎么才能把女娲这种难过焦急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同学们练一练。
7、(自由练——指名——齐读)师小结:从这节中我们知道,女娲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接着,她要做一件千古流传,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女娲补天,(板书:补天)(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1、老师范读,男女合作读,再齐读。
2、自由读,找出这段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1)“她忙了几天几夜”从中可以看出她找石头很辛苦。
虽然辛苦但她退缩了吗?(没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女娲有什么精神?(师板书: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2)从“终于”体会到女娲找得很辛苦,很难找。
师:真会读书,从词语中可以看出她经历了千心万苦才找到了纯青石,我们想象一下,她在找纯青石会碰到哪些困难?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用角色演绎法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从“五天五夜”中感受到女娲勇敢顽强的毅力。
3、小组讨论:女娲怎样补天的?(抓住一连串动词: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4、指名说,教师小结。
5、齐读三、四自然段。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话中,用你的心灵,用你深情的语言再来读读这段话吧!让这感人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6、借用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
(找石头一一炼石头一一补天。
)7、指名说,其他同学评。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1、最后女娲把天补好了吗?2、补好后的天又是怎么样的?3、正因为女娲有了这种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乐于奉献,有了这顽强的毅力,终于把天补好了,天空多美丽啊!怎么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呢?请同学们读一读。
(本文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按照课文中事情发展的顺序边读,边理解,边板书,使学生能够抓住女娲补天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脉络,更快更好的理解课文。
在学习“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时,边读、边想,找“发现”;再各抒己见,说“发现”----生成预设:学生可能从表达的特点、语言的优美、想象的合理、句式的特点、标点符号的意义等角度说发现。
用引读赏析法,抓住一连串叠词(轰隆隆、黑黑的、熊熊大火) 和一连串动词(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体会描写天塌和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情景,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不断升温的朗读中感受女娲的高大形象,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
在阅读中理解词语。
)四、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课文,边有感情地读边想象女娲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情形。
2、在女娲的努力下,天被补好了,从此人类头顶的天空象帐篷似的张开来,再也不会塌了。
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什么?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伴着无声动画片范读,学生伴随配乐朗读。
把我们对女娲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朗读中去故事读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女娲如此辛苦的补天,我们现代人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保护者得来不易的美好环境呢?(抓住重点,发现个性化解读,使学生情感升华,理解深化,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而是有血有肉的,坚持了从社会中来,回归社会的基本原理。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2、把《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
(注重词语的积累,自己练习复述,为下一节课做铺垫)第二课时(复习字词,深入理解课文,复述课文,编神话故事)一、复习巩固。
1、巩固识字,指名读生字词。
再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复习巩固字词,和有感情的阅读练习,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铺垫)二、精读课文1、带着以下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同桌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她是怎样补天的呢?(3)女娲“补天”的过程?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
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3、刚才在读、听课文时,头脑中浮现了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电视上见到过没有?同学们可以在小组里议论一下。
(议论后,组织学生发言。
)4、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难万险补天,拯救人类的伟大精神”的词句,并做上记号。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过渡: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人类的祖师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她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真让人敬佩。
连课文后的小伙伴也吐了一个泡泡:“女娲真了不起。
”)5、交流汇报:(每组汇报时要补充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意见)如“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女娲为了人们,甘愿献出生命“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我体会出女娲找彩石很辛苦6、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练读、评读、再读,在读中体会情感、积累语言。
7、再次感受课文,谈谈你想对女娲娘娘说些什么吗?(借助角色演绎法,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解读意见,进一步理解女娲的献身精神)三、复述赏析,细致感悟。
1、细读课文,理清线索。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你准备用哪几幅画来展现这个故事。
(可以按板书说,为了让学生再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它们的意思。
)2、哪几段写女娲补天的经过的。
齐读三、四自然段。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话中,用你的心灵,用你深情的语言再来读读这吧!让这感人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3、学生借用板书和多媒体画面,用自己的话复述补天的经过。
4、分组进行讲故事比赛。
①自主练习讲故事。
②小组合作讲故事,可以独立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可以几个人合作,各讲某些情节,连成一个完整故事;也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或最精彩的情节;还可以创造性地改编、续编故事。
③自愿讲故事,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分组汇报,指名讲故事,组织评议。
(利用讲故事评价表)评议要点:仪态是否端庄大方,故事情节是否完整生动,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有感染力。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
如在描述“女娲补天的经过”时,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将这过程通过自己的语言,变成生动的镜头。
)四、朗读想象,拓展延伸1、想象说话:她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纯青石的?2、写话训练: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炼呀炼,炼得,炼得,可是她。
3、检查课前准备: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女娲的传说吗?(有的同学找了女娲的资料:女娲便抟黄土做人并使他们活起来。
有的同学找到了天塌的原因:因为风神和雨神斗法,弄得天塌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