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文秘教学大纲

管理文秘教学大纲

《管理文秘》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32190 课程名称:管理文秘学分/学时:2/34 课程层次:专业方向修读类型:限选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秋季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目的:管理文秘是研究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秘书部门及其秘书人员如何辅助领导进行管理的一门具有政治性、综合性与应用性的学科。

管理文秘课程主要是针对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秘书工作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认识中国秘书工作的特色和改革的思路;理解并掌握秘书在角色、任职资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特点,秘书处理与领导关系的原则,秘书参谋工作在领导决策中的特点、工作程序及其方法,公文处理、收集信息、公务协调、督促检查、会务工作、档案和保密工作、信访工作、日常事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各项工作的制度、任务、原则、要求、程序和方法等。

为学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其他组织中从事管理文秘及其相关工作,做好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本准备。

教学基本要求:管理文秘作为一门政治性、综合性与应用性的学科,其教学基本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学习这门课程应具备必要的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现代实用写作等学科的知识。

其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系统了解和认识管理文秘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管理文秘工作必备的理论、方法和艺术。

其三,加强实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除运用所学综合理论知识认真理解教材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训练以外,要求学生利用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努力培养管理文秘工作的素质与能力。

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管理文秘概述(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秘书、秘书工作和秘书学的涵义;掌握中国秘书工作的特色;了解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秘书”一词的涵义,古今中外不尽相同,依其使用时所含不同内容划分,大体有五种类别:①指书籍;②指官职或职务;③指行政机构;④指一种职业;⑤指秘书人员所从事的工作。

●秘书,是处于枢纽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秘书工作,是指协助领导决策与管理所进行的各项辅助性工作。

●秘书学,是研究秘书工作内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性科学。

●中国秘书工作在国情环境、政治地位、指导思想、参谋职能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秘书工作的起源,因部落、国家管理工作的出现而产生。

●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主要有秘书队伍迅速扩大、呈现职业化和专门化态势,秘书的能动性增加、地位上升,秘书工作向智能化、专业化和永业化发展等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秘书、秘书工作与秘书学(1学时)一、秘书的涵义二、秘书工作与秘书学三、中国秘书工作的特色第二节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发展(1学时)一、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二、国外秘书工作简述三、秘书工作发展趋势基本概念:秘书;秘书工作;秘书学;“三服务”指导思想思考题:1、试述秘书、秘书工作和秘书学的涵义?2、如何理解中国秘书工作的特色?3、试述中外秘书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秘书人员与秘书机构(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秘书的名称与类型;认识秘书素质对秘书工作的意义,以及秘书机构的地位与职能;掌握秘书人际关系的特点和方法,以及秘书机构设置的特点和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秘书的类型,可以根据服务对象、工作职责、职务层次和能力等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

●秘书的素质,主要有政治素养、智能结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等。

●秘书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情感性、对应性等特点。

●秘书机构设置具有普遍性特点。

秘书机构设置应遵循适应性、精简性、高效性等原则。

●秘书机构在机关单位中,处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地位,也处于贴近领导中枢、直接为领导服务的特殊地位。

●秘书机构职能主要有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

教学内容:第一节秘书的类型(0.5学时)一、以服务对象划分二、以工作职责划分三、以职务层次划分四、以能力类型划分第二节秘书的素质(1学时)一、政治素质二、智能结构三、心理素质四、职业道德五、秘书的人际关系第三节秘书机构(0.5学时)一、秘书机构设置的特点二、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三、秘书机构的地位四、秘书机构的职能基本概念:公务秘书;参谋型秘书;行政秘书;秘书机构;高效性原则;综合协调职能思考题:1、秘书有哪些类型?如何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秘书?2、结合实际谈秘书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3、秘书应如何处理人际关系?4、试述秘书机构设置的特点和原则。

5、如何认识秘书机构的地位与职能。

第三章秘书工作特点及其基本内容(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秘书及秘书工作在角色、核心内容、作用、任职资格等方面的特点,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我国秘书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秘书这一角色,在单位中处于直接辅助领导中枢的配角位置。

●秘书工作的核心,突出地体现在综合性的信息处理上。

●秘书工作的作用,主要通过枢纽作用、参谋助手作用、耳目作用和协调作用等体现出来。

●秘书任职资格特点,主要有工作范围的扩张性、接触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工作任务的随机性等。

●秘书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总体而言,有调研工作、信息工作、协调工作、督查工作、文书工作、档案工作、会议工作、信访工作、保密工作和事务管理工作等。

●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高效、求实、创新。

●我国秘书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主要有确立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秘书工作在方式和方法上的“四个转变”;秘书工作正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等。

教学内容:第一节秘书及秘书工作的特点(0.5学时)一、秘书角色及其任职资格特点二、秘书工作的核心三、秘书工作的作用第二节秘书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0.5学时)一、秘书工作的基本内容二、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节我国秘书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趋势(1学时)一、确立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二、秘书工作在方式和方法上的“四个转变”基本概念:办文、办会、办事;参谋助手作用;“三服务”;“四个转变”思考题:1、请结合实际,谈谈秘书在角色、任职资格等方面的特点。

2、如何理解秘书工作的核心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3、秘书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你喜欢其中的哪几项?为什么?如果不喜欢,也请说明理由。

4、简述秘书工作“三服务”的内容。

5、试述“四个转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第四章秘书与领导活动和领导者(3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领导活动构成要素、领导意图和秘书为领导班子集体服务观念的涵义、领导意图形成的原理;掌握领导活动特点和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特点;掌握秘书处理与领导班子集体、与领导者关系的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秘书为领导班子集体服务观念的涵义,主要从秘书根据工作的整体需要、领导班子集体工作状态和促进整体效率等方面加以把握。

●秘书处理与领导人关系应遵循思想体系一致、知识补缺、相互信任、相互适应等原则。

●秘书处理与领导班子集体关系应遵循遵守领导班子组织法规,职权划分、单项请示,对各领导人“一视同仁”,有利于领导人之间团结等原则。

●领导活动构成要素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作用客体。

●领导活动特点有社会性、历史性、预见性、创造性和系统性。

●领导意图是指领导者指导社会组织实现其目标所提出的确定意见的实质和目的。

●领导意图形成原理主要从指导思想同实际情况的结合方面去把握。

●秘书工作要围绕领导意图进行,主要由秘书工作的起点、前提、过程和成果等决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秘书与领导活动及其特点(1学时)一、领导活动的特点二、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特点第二节秘书工作与领导意图(1学时)一、领导意图的形成二、秘书工作要围绕领导意图进行第三节秘书与领导班子集体(1学时)一、秘书为领导班子集体服务观念的涵义二、秘书处理与领导班子集体关系应遵循的原则三、秘书处理与领导人关系的原则基本概念:领导人;领导班子;领导活动;领导意图思考题:1、简述秘书为领导班子集体服务观念的涵义。

2、秘书处理与领导班子集体关系应遵循哪些原则?3、秘书处理与领导人关系的原则有哪些?4、试述领导活动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5、试述领导意图的形成?6、怎样理解秘书工作要围绕领导意图进行?7、秘书应如何处理与领导班子集体、与领导人的关系?第五章秘书工作与决策(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领导决策与秘书参谋的关系;认识秘书在领导决策中的地位;掌握决策参谋工作的特点和工作程序及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决策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一种选择性活动,通过筹划、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领导的主要活动是决策,秘书协助领导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为决策服务,而不能干扰甚至代替领导决策。

领导是决策的主体,秘书是决策的参谋。

●秘书参谋工作的特点是超前性、经常性、协调性、同层次性和全过程性。

●决策参谋工作的程序主要有决策准备阶段、决策进行中和决策实施阶段。

●决策准备阶段的参谋工作包括选择目标、收集信息、调查研究、设计方案和展开论证。

●决策进行中的参谋工作包括组织会务、介绍方案、协助评估、做好记录和起草决议。

●决策实施阶段的参谋工作包括传达决策、试点验证、督促检查、决策反馈和总结完善。

教学内容:第一节领导决策与秘书参谋(0.5学时)一、领导决策的概念及其类型二、秘书在领导决策中的地位三、秘书参谋工作的特点第二节决策参谋工作的程序和方法(1.5学时)一、决策准备阶段的参谋工作二、决策进行中的参谋作用三、决策实施阶段的参谋工作基本概念:决策;战略性决策;管理性决策;政策性决策;决策反馈思考题:1、试述秘书在领导决策中的地位。

2、试述秘书参谋工作的特点。

3、就决策参谋工作的某一程序和相应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第六章公文处理(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把握公文处理的原则和要求;掌握公文处理的程序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公文处理要遵循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等原则。

●公文处理的要求是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

●公文处理的程序和方法主要从收文、办文、制文和发文等环节加以把握。

●公文收文的程序包括签收、拆封、登记、分送等●公文办文的程序包括承办、传阅、拟办、批办、转办、催办、办复等。

●公文制文的程序包括拟稿、核稿、签发、印刷、用印等。

●公文发文的程序包括分发、登记、递送、清理和清退、存档或销毁等。

教学内容:第一节公文处理的原则和要求(0.5学时)一、公文处理的原则二、公文处理的要求第二节公文处理的程序和方法(1.5学时)一、收文的程序和方法二、办文的程序和方法三、制文的程序和方法四、发文的程序和方法基本概念:传阅件;拟办意见;批办思考题:1、什么是“拟办意见”?2、试述公文处理的原则、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