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实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秘书实务学分:4 总学时:72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秘书实务是秘书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规范性,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秘书语言、办文、办事、办会、社交礼仪等实际能力均有突出的意义,是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秘书业务工作能力之人的重要一环。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秘书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今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个人形象设计教学内容:仪表与礼仪教学要求:掌握:仪表中的个人形象设计(发型、化妆、服饰、体姿)了解:礼仪(握手、接递名片、介绍等)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办公室工作教学内容:办公环境;办公用品;时间表和工作日志、办公自动化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管理办公用品、办公自动化。
掌握:时间表和工作日志的使用。
了解:印章和介绍信的使用和财务管理知识。
第三章会务工作教学内容:会议要素;会务管理;会议组织与控制;会议记录和会议简报;会展服务。
教学要求:掌握:会议组织与控制的理论。
掌握:会展服务工作。
掌握:布置会场、会议记录和编发会议简报。
第四章文书处理教学内容:文书形成与处理的基本程序;进行文书处理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文书处理的基本程序。
掌握:文书处理的要求。
了解:文书及相关知识的概念。
第五章信息工作教学内容:信息管理;网络信息的搜集整理;调查研究。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利用恰当的调查方法得出信息写调查报告掌握:常见的调查方法。
了解: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公务旅行教学内容:国内和国外的公务旅行要求及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国内公务旅行计划制定要求;掌握:出国公务旅行的流程并学会编制公务旅行计划。
了解:国内外公务旅行的基本常识。
第七章保密工作教学内容:密级及其范围、保密政策与纪律;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密级、保密政策与纪律。
掌握: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的界定。
了解:典型泄密事件。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其它1、教学方法建议以课堂讲授为辅,实训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讲授方法应以实例贯穿始终。
学生要在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重在应用,多练多应用。
在实训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秘书实务的基本技能。
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成绩30%;期末考试占课程成绩70%。
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分小组完成作业情况及考勤情况等。
制订者:许富宏审核者:王树林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所、部)《秘书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秘书学概论学分:3总学时:54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强,适用面广。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实际操作,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秘书工作的需要,为其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识记:秘书的含义。
2.了解: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作用3.领会:秘书学的涵义。
4.了解:秘书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节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1.识记:秘书工作的起源2.领会:近代中国的秘书工作。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1.识记:建档初期的秘书工作2.领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
3.识记:抗日战争期间的秘书工作。
4.领会:新中国的秘书工作。
5.识记:改革开放时期的秘书工作。
8.领会:想象能力的培养途径。
第三章秘书工作机构的智能和工作要求第一节: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1.识记:秘书工作的设置原则。
2.领会:秘书工作的名称与组织形式。
第二节:秘书工作的地位与性质1.识记: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
2.领会:秘书工作机构的性质。
第三节: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1.识记: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
2.领会:秘书工作机构的工作原则与要求、秘书工作机构成员。
第四节:,秘书部门和人员的管理1.识记:秘书部门和秘书人员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2.领会:秘书人员的自我管理第四章秘书的素养第一节秘书的只是和能力1.识记:秘书的知识结构。
2.识记:秘书的能力要求。
第二节秘书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1.识记:理论修养、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第三节:秘书的心理和性格1.识记:个性心理、气质和性格、性格要求、心理调适。
第四节秘书的性别特征1.识记:性别的性格、职业特征。
2.识记:女性秘书的自我保护第五节:秘书的培训和考核1.识记:秘书的培训、鉴定2.识记:秘书的考核第五章秘书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第一节秘书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地位1.识记:秘书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地位第二节秘书的角色意识1.了解:社会角色和角色活动、秘书的角色意识第三节秘书人际关系的内容、方式与准则1.了解:人际关系的内同与方式2.识记: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第四节秘书主要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1.领会:秘书与主管上司的关系、与一般同事的关系、与其他业缘关系三、课程学时分配四、其它1、教学方法建议:由于本课程属于比较强,其特殊性决定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上,应该有别于其它理论课和知识课。
(1)要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以求教得新,学得活。
(2)要将理论讲授与秘书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做到知识与实践并重,凸现课程特色。
(3)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追求课堂的信息量和互动性;要不断完善教学课件,注意追踪学科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考核方式:(1)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具体按教学计划执行。
(2)平时作业、教学出勤情况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3)学生如有文章公开发表(包括校内各级刊物,社会上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各网站等被录用),在期末总评成绩中予以适当加分。
(4)综合评分的比例为:写作实践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只有通过一定量的写作训练才能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第一学期完成4篇作文;第二学期完成3篇作文,并在行政公文与事务文书部分适当布置相关作业。
制订者:郭文志审核者:唐冰南文学院广电教研室(所、部)«档案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档案学学分:3 总课时:54适用专业:高级文秘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档案管理学»是研究档案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传授从事档案工作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也是文秘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以讲授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基本教学内容,以训练学生的实际管理技能为主要手段,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开设本课程,旨在揭示和阐明档案形成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档案业务管理八个环节的工作流程。
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掌握档案管理的一般知识和方法,科学地组织档案地业务管理和信息开发利用工作。
二、本课程地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档案1.识记:档案的定义。
2.了解档案的作用3.领会档案种类的划分与国家档案全宗的组成第二章档案工作4.识记:档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5.领会: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6.了解:档案工作的组织第三章档案的收集7.领会:收集工作的意义和要求8.了解:档案馆室藏建设9.识记:档案室的收集工作10.应用:归档制度11.识记:档案馆的收集工作第四章档案的整理12.了解:档案整理工作内容意义13.识记: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14.识记:全宗15.应用:全宗内档案的分类16.应用:立卷17.了解:立卷方法的改革18.了解:档案整理中的组织管理第五章档案价值的鉴定19.了解:档案价值鉴定的内容意义20.识记:决定档案价值的因素21.识记: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方法22.应用:档案保管期限表第六章档案的保管23.了解:档案保管工作的意义任务24.识记:档案保管的基本物质条件25.领会:库房管理。
第七章档案的检索26.了解:档案检索的意义要求。
27.识记: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及作用。
28.了解: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第八章档案的提供利用和编研29.了解: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意义30.识计: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方式31 领会:档案提供利用的宣传和参考咨询32.了解:开放档案33.应用: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第九章档案的统计34.了解:档案统计的一般原理35.识记:档案馆(室)的登记和统计工作第十章人事档案与财务档案36.了解:人事档案与财务档案的收集和鉴别37.识记:人事档案与财务档案的保管范围、传递38.应用:人事档案与财务档案的整理与清理。
第十一章档案工作的现代化39.了解: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
40.了解:档案工作标准化。
40.领会:电子档案管理。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其它1.先修课程:无2.教学建议:由于本课程实践操作性比较强,其特殊性决定了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上,应该有别于其它理论和知识课。
(1)要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以求教得新,学得活。
(2)要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做到知识与实践并重,凸现课程特色。
(3)与有关档案部门联系协商,为学生提供观摩实践的机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堂理论知识。
3.考核方式:(1)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具体按教学计划执行。
(2)平时作业、教学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3)综合评分的比例为: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邓绍兴、陈智为编著«档案管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主要参考书:冯惠玲主编«档案管理学»,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谭峥培储伯欣编著«档案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陈壮主编«实用归档文件整理指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储伯欣李全明主编«档案事业管理学»,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于鸿模主编«文件管理基础»,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年国家档案局教育处主编«档案管理学概要»,档案出版社,1990年陈兆误主编«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郭树银主编«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指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制订者:金鑫审核者:邵志华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学分: 3 总学时:54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作用是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涉及到管理学、经营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新闻学、广告学、社会学、社交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它为人们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提供了现代的、综合性的科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