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
餐椅设计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工业设计 姓 名: 沈如诗 指导教师: 陈健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
序言 (1)
一、设计草图 (2)
1.设计草图 (2)
2.人及分析报告 (2)
二、设计精细草图 (5)
三、手绘效果图 (3)
1.积极的正面影响 (3)
四、三维渲染图 (3)
1.渲染图 (3)
2.爆炸图 (4)
五、设计综合评价 (5)
六、市场推广设计 (6)
1.标志设计 (6)
2.海报设计 (6)
3.包装设计 (7)
七、设计总结 (8)
八、参考文献 (8)
九、附录 (9)
餐桌椅是一种餐饮用的器具,用材比较广泛。
高度以720mm-760mm为标准,餐桌椅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坐卧、凭倚、餐食等功能的器具。
通常由若干个零、部件按一定接合方式装配而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五种槐柳楸梓梧柞:“凡为家具者,前件木皆所宜种。
”可见,自古以来,我国餐桌椅一直以木材为主要用材,主要是木家具。
餐桌椅设计应该根据家居的整体风格来进行选择。
居室如果是豪华型装修的,则餐桌应选择相应款式,如古典气派的欧式风格;如果居室风格强调简洁,则可考虑购买一款玻璃台面简洁大方的款式。
根据以上资料收集我将明确此次设计的风格将与本组其他成员设计风格相似得体大方,才能给主人一个舒心的餐厅环境。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小组是关于餐厅方面的设计,在餐厅主人多数是用于就餐,所以为了提供更美观更舒适的环境,餐桌椅必不可少。
本次设计我将着重于对于餐桌椅外观以及舒适性进行相应的设计。
针对主人家庭收入情况,将用相应作为餐桌椅材料。
一、设计草图
1.设计草图80张(见附录)
2.人及分析报告
(1)座高
○1适当的座高应使大腿保持水平,小腿垂直,双脚平放于地面。
○2座面不能过高,否则小腿悬空时,大腿受椅面前缘压迫,使坐者感到不适,长时间这样坐着血液循环受阻,小腿麻木肿胀。
因此,座高一般按低身材人群设计,建议座面前缘应比人体膝窝高度低3—5cm。
○3座面亦不能太低,否则腿长的人骨盆后倾,正常的腰椎曲线被拉直,致使腰酸不适。
(2)座宽
座宽必须能容纳身材粗壮的人。
对单人使用的座椅,参考尺寸是臀宽,以女性群体尺寸上限为设计根据,座宽亦不能太大,如长时间坐姿作业,双臂应得到应有的支承,如座宽太大,则肘部必须向两侧伸展以寻求支承,这样会引起肩部疲劳。
(3)座深
指椅面前缘至后缘的距离,正确的座深应使靠背方便地支持腰椎部位。
为适应绝大多数使用者,座深应按较小百分位的群体设计,这样身材矮小者坐着舒适,身体高大的人只要小腿能得到稳定的支持,也不会在大腿部位引起压力疲劳。
一、设计精细草图10张(见附录)
二、手绘效果图(见附录)
三、三维渲染图
1.渲染图
2.爆炸图
五、设计综合评价
1.材料
木材触觉较好,材料加工性强,但其耐久性差(经过加热注入防腐剂处理的木材,也具有较强的耐久性)。
随着木材粘接技术和弯曲技术的提高,椅的形态已开始多样化。
木制桌椅的特点: (1)天然、环保、健康实木座椅透露自然与原始之美。
实木座椅之所以长盛不衰,从颜色分析,在于它的天然木本色。
原木色座椅既天然、又无化学污染,这实在是健康的时尚选择,符合现代都市人崇尚大自然的心理需求。
这些材料来自于自然,反映了人和环境的和谐关系,设计师们都爱用这些材料,再加入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就更能拉近人和材料、人和自然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
(2)使用寿命长。
板式座椅的使用寿命一般3-5年。
实木座椅的使用寿命是板式座椅的5倍以上。
(3)木座椅有保值功能.同时能给家居环境带来温润的“木气”,因而颇受中高档消费者欢迎。
它的优点是体现自然:自然的纹理,多变的形态,座椅表面一般都能看到木材美丽的花纹。
(4)木座椅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个性实木座椅原料来自于天然,集自然精华于一身,真实展现实木座椅的独特品味:高档,厚重,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因素相结合,融入座椅的设计当中,为座椅赋予新的内涵,将座椅设计更加人性化,实用化,现代化,开创木座椅新风尚,引领座椅新潮流
2.简便性
人是设计的尺度和标准,设计应当时刻关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操作上的种种心理需要。
在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崇尚简便性,所以这是设计的一个突破口。
六、市场推广设计
1.标志设计
2.海报设计
3.包装设计
七、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小组所选课题是餐厅,我选取了餐椅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在指导老师陈建悉心指导下,经过三周的时间完成了本次课题。
前期我着重对餐椅进行调研报告以及草图绘制,通过翻阅书籍和网上搜查绘制了八十张设计草图,并选取十张进行精细草图,最终配合本组成员的设计风格确定了设计方案。
之后相继完成了渲染图爆炸图以及市场推广的设计,纵观三周的课程设计,指导老师不断的给我方案的意见进行修改调整。
这次专业课程设计给紧接而来的毕业设计做了铺垫,我将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毕业设计。
八、参考文献
1.李乐山.设计调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陈士俊.产品造型设计原理与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主编.产品设计程序及方法
4.谢大康.产品模型制作.化学工业出版社
5.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工业产品设计秘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阮宝湘,邵祥华.工业设计人机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7.张锡.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
九、附录(设计草图;设计精细草图;手绘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