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关键特殊过程——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一、目的:电机生产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而知,嵌线过程工艺为影响电机质量的关键过程,特此制订本守则目的为提高电机质量和成品率提高。
二、工艺守则:1、嵌线前的操作(1)放置槽绝缘,槽绝缘纸按设计尺寸将两边反折,反折长度为(ez+0.5 )(cm )(如不采用揩口式槽绝缘则免此工序)然后将绝缘纸纵向揩成“U ”形插入槽中。
(2)嵌线电机的放置较小的定子由单人操作,这时定子应横向舟稍偏斜一点放置,偏斜度大小,要便于两手分别从两端进入铁心内腔操作为便。
(3)如槽位置的选定原则,电动机定子出线盒端应在操作者的右手一则, 1 号槽的位置应在嵌线后的引出线位于出口两侧分布,并使之最短。
(4)线圈组的放置,工作台要清扫干净,待嵌的丝圈组放在电机的左手侧(单人操作),线圈组的放置方向是引线端向着电机铁心,并使第 1 个挂线的全匝数线圈叠放在最上面,其余线圈依连绕的先后顺序叠放,嵌线时要将每个线圈向电机方向翻转。
三、嵌线操作的通用规则与手法:1、线圈的捏扁:(1)缩宽用两手的姆指导和食指分别抓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使线圈宽度压缩到进入子内腔时不致碰铁心。
对于节距大的线圈,则将线圈横着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向下压缩线圈。
(2)扭转把欲嵌线圈的下层边扎线解开,左手大姆指和食指捍住直线边靠转角部分,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
(3)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滑动。
使下边层梳理成扁平的一排形状,如扁度不够可多梳理几次。
2 、下层边(或沉边)的嵌入法:右手将捏扁后的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一面防止槽口导线骨出,一面梳理后边的导线,边移边压,来回扯动,使全部导线嵌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骨线板将槽内导线单向梳理顺直。
3、封槽口:一槽导线嵌完后,用双掌在槽口两端部按压,再用压线板从槽口进入,边进边轻轻撬压,使槽内导线密实,然后才可进行封口操作。
1、揩边式绝缘封口:(1)用长剪刀把凸出槽口的绝缘纸齐平口剪去;(2)用卷纸划片把槽口左边的绝缘纸卷折入槽内右边;(3)用压线板将其压实后再将右边绝缘纸卷折入槽左边; 4 )再用压线板边压边移的同时,插入槽楔。
2、槽封式绝缘封口:(1)用压线板将槽内导线压平后插入槽口封条;(2 )压线板在封条上边移边压,并将槽楔顺势推入。
绕线工艺守则定子线圈绕线工艺守则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单相、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及转子绕组的线圈的绕制。
2. 材料2.1电磁线:漆包铜圆线。
2.2 棉线绳。
3 设备及工具3.1附有计数器的绕线机并配置装置线盘用的搁线架和衬有毛毡的夹线板以及拉紧装置等设施。
3.2 绕线模。
3.3绕线常用一般工具:克丝钳、剪刀、扳手、卡尺3.4检查工具和仪器:千分尺、匝数仪。
3.5 工位器具.4. 工艺准备4.1准备线圈绕制所需的技术文件和材料及绕线所需工具4.2检查导线线径,并将导线线盘装置在搁线架上(常用漆包铜圆线参数见附表)。
4.3检查线模尺寸,并将其装置在绕线机的主轴上。
4.4试车运转:调整绕线机转速,校对计数器并调至零位4.5将漆包铜圆线端头缠绕固定在绕线机主轴上,然后拉紧漆包铜圆线到合适紧度(使漆包线拉直,且不致使漆包线拉细和破坏绝缘为宜)。
5. 工艺过程5.1将导线的始端按规定留出适当长度,固定在绕线模特制的柱销上。
5.2开动绕线机,绕制第一只线圈,导线在槽中自左向右排列整齐、紧密,不得有交叉。
待计数器到规定的匝数时,停机5.3留出连接线,按同样的方法绕制其余线圈。
5.4按规定的长度留出末端引线,并剪断导线。
5.5拆下绕线模,逐个取出线圈,并在线圈上下两端进行帮扎。
5.6按5.1〜5.5条将整台电机绕组绕制完成,并经过匝数仪检验后帮扎好,整齐的放在存放线圈的工位器具内。
6.质量检查6.1每批绕制好线圈的首件必须按有关技术文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6.2在正常生产中应检查下列项目6.2.1用匝数试验仪检查每只线圈的匝数应符合图样要求。
6.2.1导线的接头数在每只线圈中不得超过一处,每相线圈中不得超过两处,每台电机不得超过四处,接头必须在端部斜边处,其包扎应符合7.1 条的规定。
6.2.3工位器具内的线圈应排列整齐不得损伤绝缘。
7.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7.1绕线中发现导线长度不够或断线现象时,允许焊接,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7.1.1接头位置只允许在线圈的端部斜边。
7.1.2焊接应保证接触良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表面光洁。
7.1.3接头处绝缘套管长度较导线绝缘重叠部分应大于15mm 。
7.2绕线时应仔细观察导线,如有绝缘损伤处,按7.1.1〜7.1.3规定执行,但每只线圈不得超过一处,每相线圈不得超过两处。
7.3绕好的线圈应整齐地放置在清洁的工位器具内,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0.5m ,不允许有压弯变形现象。
7.4每换一盘导线时需检查线规,合格后才可使用。
7.5绕线机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装置。
7.6女工操作时,必须带工作帽。
实训七异步电机绕组的嵌线工艺嵌线是电机绕组重绕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又是一项细致工作,为了便于嵌线工艺的叙述,首先介绍一些嵌线操作的专用术语。
一、嵌线操作的专用术语(一)线圈(组)引出线每个线圈(组)都有两根引出线,分别称为头、尾端。
嵌线时,线圈(组)引出线必须从定子的出线孔一侧引出,通常出线孔的一侧应置于操作者右边。
(二)上层边与下层边双层绕组中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先嵌入的有效边处于槽内的下层,称为下层边或底边;另一边则称为上层边。
(三)浮边与沉边单层绕组在槽中没有层次之分,但先嵌入的有效边端部被后嵌入的有效边端部所叠压,故先嵌入的有效边称之为沉边,而后嵌入的边浮现在表面,就称为浮边。
(四)交叠法交叠法是指在嵌线中,一个线圈的某一有效边先嵌入,而另一有效边暂不能嵌入,当该槽下层边(对双层绕组)或前槽沉边(对单层绕组)嵌入后,才方可将此边嵌入。
其绕组端部的分布呈层次交叠状。
(五)整嵌法整嵌法是指嵌线时,线圈的两有效边相继同批次嵌入相应两槽,其绕组端部的分布呈明显的"两平面”或"三平面”状。
(六)吊边在米用交叠法嵌线时,线圈一有效边先嵌入槽后,另一有效边要等该槽下层边或前槽沉边嵌入后方能嵌线。
在未能嵌入之前,为了防止它与铁心摩擦损伤,故须将其垫起或吊起, 即称为吊边。
(七)退式嵌线当嵌入某线圈边后,再嵌入下槽时,是米用后退式。
即单独嵌线时,电机定子是水平平行于操作者面前放置的,线圈往前倒,嵌线进程是向人怀里退。
二、嵌线方法(一)放置槽绝缘将已裁剪好的槽绝缘纸纵向折成"U"形插入槽中,绝缘纸光面向里,便于向槽内嵌线。
(二)线圈的整理1 •缩宽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拉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将线圈宽度压缩到能进入定子内膛而不碰触铁心。
也可将线圈横立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扶着线圈向下压缩。
2 .扭转解开欲嵌放线圈有效边的扎线,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直线边靠转角处, 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使线圈边导线扭向一面。
3 •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搓,使下层边梳理成扁平的刀状,见图1-5-1所示。
如扁平度不够可多搓捏几次。
图1-5-1线圈的捏扁梳理示意(三)沉边(或下层边)的嵌入右手将搓捏扁后的线圈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如图1-5-2所示。
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既要防止槽口导线滑出,又要梳理后边的导线,边推边压,双手来回扯动,使导线有图1-5-2下层边的嵌线方法效边全部嵌入槽内。
如果尚有未嵌入的导线有效边部分,可用划线片将该部分逐根划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划线片将槽内导线从槽的一端连续划到另一端,一定要划出头。
这种梳理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槽内导线整齐平行,不交叉。
然后再把层间绝缘(对双层绕组)摺成"Q "形,插入槽口包住槽内导线。
对线圈未嵌入的另一有效边则采取吊边。
(四)浮边(或上层边)的嵌入嵌过若干槽的沉边(或下层边)后,由嵌线规律得知,就要嵌入浮边,当嵌入第一个浮边后,以后再嵌入的线圈就能进行整嵌,而不用吊边。
在浮边嵌入前要把此边略提起,双手拉直、捏扁理顺,并放置槽口。
再用左手在槽左端将导线定于槽口,右手用划线片反复顺槽口边自左向右划动,逐一将导线劈入槽内。
在槽内导线将满时,可能影响嵌线的继续进行,此时,只要用双拇指在两侧按压已入槽的线圈端部,接着划线片通划几下理顺槽内导线,把余下的导线又可划入槽内。
也可将压线条从一侧捅入并出到另一侧,再用双拇指在两侧按压压线条两端,按压后抽出压线条,接着余下的导线又可顺利地划入槽内。
上层边的嵌入与浮边雷同,只是在嵌线前先用压线块在层间绝缘上撬压一遍,将松散的导线压实,并检查绝缘纸的位置,然后再开始嵌入上层边。
(五)封槽口导线嵌入槽后,先用压线块或压线条将槽内的导线压实,方可进行封口操作。
其操作过程为:1•压线用压线块从槽口一侧边进边撬压到另一侧,使整个槽内的导线被挤压,形成密实排列;也可用压线条从槽口一端捅穿到另一端,让压线条嵌压在整个槽口上,再用双掌按压压线条的两头,从而压实槽内导线。
保证导线不弹出槽口。
注意:压线块或压线条只能压线,不能压折绝缘纸。
见图1-5-3 (a)所示。
2.裁纸保留嵌压在整个槽口内的压线条不动,用裁纸刀把凸出槽口的绝缘纸平槽口从一端推裁到另一端,即裁去凸出部分。
然后再退出压线条。
3.包折绝缘纸退出压线条后,用划线片把槽口左边的绝缘纸折入槽内右边,压线条同时跟进,划线片在前折,压线条在后压,压到另一端为止;对槽口右边的绝缘纸也用此法操作。
见图1-5-3(b)所示。
4 .封口在退出压线条的同时,槽楔有倒角的一端从其退出侧顺势推入,完成封口操作。
见图1-5-3 (c)所示。
作周期t 2。
V?L V2 3 4-5 613202122」空2:47213&.15E3456T8_ 910341718Z122 3-4 2256- 12-3 4 3423241-压线条 2- 划线片在前压折绝 3- 压线条退岀时, 边插边压缘纸,压线条随后压进 槽楔顺势插进图1-5-3封口操作三、嵌线规律(一)三相单层绕组三相单层绕组常见型式有等宽度式、 交叉式、同心式等,不同的型式有不同的嵌线规律,但基本的嵌线规律是相同的。
1 .嵌线的基本规律规律一:线圈嵌线后的分布为“一边倒”,呈多米诺骨牌推倒状;规律二:每次连续嵌线槽数x q (每极相槽数); 规律三:吊边数y q (每极相槽数); 规律四: “嵌槽-空槽”为一个操作周期,而每个操作周期所占槽数t q (每极相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