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嵌线工艺

电机嵌线工艺

实训七异步电机绕组的嵌线工艺嵌线是电机绕组重绕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又是一项细致工作,为了便于嵌线工艺的叙述,首先介绍一些嵌线操作的专用术语。

一、嵌线操作的专用术语(一)线圈(组)引出线每个线圈(组)都有两根引出线,分别称为头、尾端。

嵌线时,线圈(组)引出线必须从定子的出线孔一侧引出,通常出线孔的一侧应置于操作者右边。

(二)上层边与下层边双层绕组中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先嵌入的有效边处于槽内的下层,称为下层边或底边;另一边则称为上层边。

(三)浮边与沉边单层绕组在槽中没有层次之分,但先嵌入的有效边端部被后嵌入的有效边端部所叠压,故先嵌入的有效边称之为沉边,而后嵌入的边浮现在表面,就称为浮边。

(四)交叠法交叠法是指在嵌线中,一个线圈的某一有效边先嵌入,而另一有效边暂不能嵌入,当该槽下层边(对双层绕组)或前槽沉边(对单层绕组)嵌入后,才方可将此边嵌入。

其绕组端部的分布呈层次交叠状。

(五)整嵌法整嵌法是指嵌线时,线圈的两有效边相继同批次嵌入相应两槽,其绕组端部的分布呈明显的"两平面"或"三平面"状。

(六)吊边在采用交叠法嵌线时,线圈一有效边先嵌入槽后,另一有效边要等该槽下层边或前槽沉边嵌入后方能嵌线。

在未能嵌入之前,为了防止它与铁心摩擦损伤,故须将其垫起或吊起,即称为吊边。

(七)退式嵌线当嵌入某线圈边后,再嵌入下槽时,是采用后退式。

即单独嵌线时,电机定子是水平平行于操作者面前放置的,线圈往前倒,嵌线进程是向人怀里退。

二、嵌线方法(一)放置槽绝缘将已裁剪好的槽绝缘纸纵向折成"U"形插入槽中,绝缘纸光面向里,便于向槽内嵌线。

(二)线圈的整理1.缩宽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拉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将线圈宽度压缩到能进入定子内膛而不碰触铁心。

也可将线圈横立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扶着线圈向下压缩。

2.扭转解开欲嵌放线圈有效边的扎线,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直线边靠转角处,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使线圈边导线扭向一面。

3.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搓,使下层边梳理成扁平的刀状,见图1-5-1 所示。

如扁平度不够可多搓捏几次。

图1-5-1线圈的捏扁梳理示意(三)沉边 (或下层边)的嵌入右手将搓捏扁后的线圈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如图1-5-2所示。

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既要防止槽口导线滑出,又要梳理后边的导线,边推边压,双手来回扯动,使导线有图1-5-2下层边的嵌线方法效边全部嵌入槽内。

如果尚有未嵌入的导线有效边部分,可用划线片将该部分逐根划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划线片将槽内导线从槽的一端连续划到另一端,一定要划出头。

这种梳理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槽内导线整齐平行,不交叉。

然后再把层间绝缘(对双层绕组)摺成"∩"形,插入槽口包住槽内导线。

对线圈未嵌入的另一有效边则采取吊边。

(四)浮边(或上层边)的嵌入嵌过若干槽的沉边(或下层边)后,由嵌线规律得知,就要嵌入浮边,当嵌入第一个浮边后,以后再嵌入的线圈就能进行整嵌,而不用吊边。

在浮边嵌入前要把此边略提起,双手拉直、捏扁理顺,并放置槽口。

再用左手在槽左端将导线定于槽口,右手用划线片反复顺槽口边自左向右划动,逐一将导线劈入槽内。

在槽内导线将满时,可能影响嵌线的继续进行,此时,只要用双拇指在两侧按压已入槽的线圈端部,接着划线片通划几下理顺槽内导线,把余下的导线又可划入槽内。

也可将压线条从一侧捅入并出到另一侧,再用双拇指在两侧按压压线条两端,按压后抽出压线条,接着余下的导线又可顺利地划入槽内。

上层边的嵌入与浮边雷同,只是在嵌线前先用压线块在层间绝缘上撬压一遍,将松散的导线压实,并检查绝缘纸的位置,然后再开始嵌入上层边。

(五)封槽口导线嵌入槽后,先用压线块或压线条将槽内的导线压实,方可进行封口操作。

其操作过程为:1.压线用压线块从槽口一侧边进边撬压到另一侧,使整个槽内的导线被挤压,形成密实排列;也可用压线条从槽口一端捅穿到另一端,让压线条嵌压在整个槽口上,再用双掌按压压线条的两头,从而压实槽内导线。

保证导线不弹出槽口。

注意:压线块或压线条只能压线,不能压折绝缘纸。

见图1-5-3(a )所示。

2.裁纸保留嵌压在整个槽口内的压线条不动,用裁纸刀把凸出槽口的绝缘纸平槽口从一端推裁到另一端,即裁去凸出部分。

然后再退出压线条。

3.包折绝缘纸退出压线条后,用划线片把槽口左边的绝缘纸折入槽内右边,压线条同时跟进,划线片在前折,压线条在后压,压到另一端为止;对槽口右边的绝缘纸也用此法操作。

见图1-5-3(b )所示。

4.封口在退出压线条的同时,槽楔有倒角的一端从其退出侧顺势推入,完成封口操作。

见图1-5-3(c )所示。

1-压线条 2-划线片在前压折绝 3-压线条退出时,边插边压 缘纸,压线条随后压进 槽楔顺势插进图1-5-3封口操作三、嵌线规律(一)三相单层绕组三相单层绕组常见型式有等宽度式、交叉式、同心式等,不同的型式有不同的嵌线规律,但基本的嵌线规律是相同的。

1.嵌线的基本规律规律一: 线圈嵌线后的分布为“一边倒”,呈多米诺骨牌推倒状; 规律二: 每次连续嵌线槽数q x ≤(每极相槽数); 规律三: 吊边数q y =(每极相槽数);规律四: “嵌槽-空槽”为一个操作周期,而每个操作周期所占槽数q t =(每极相槽数)。

2.单层等宽度式绕组以3相4极24槽60°相带绕组为例,经计算2=q ,即一组为两个线圈。

由规律 二得知,每次连续嵌线槽数2≤x ;由规律三反映出吊边数2=y ;从规律四获得每个作周期2=t 。

(a) 1=x (b) 2=x 图1-5-4 3相4极24槽单层等宽式绕组嵌线顺序图当1=x 时,其嵌线规律为: 嵌1槽,吊1边,空1槽;嵌1槽,吊1边,空1槽; 嵌1槽,收1边,空1槽; 重复最后这个程序,直到嵌线结束。

当2=x 时,其嵌线规律为: 嵌2槽,吊2边,空2槽;嵌2槽,收2边,空2槽;重复最后程序,直到嵌线结束。

通过图1-5-4所示,可直观地看出单层等宽度式绕组线圈,嵌线后的分布完全满足上述规律,当q x ≤、q y =、q t =时,归纳单层等宽度式绕组嵌线规律:嵌x 槽,吊x 边,空x 槽; 嵌x 槽,吊y 边,空q 槽; 嵌x 槽,收 边,空q 槽。

重复最后一个程序,直到嵌线结束。

3.单层交叉式绕组以3相4极36槽60°相带绕组为例, 得知3=q ,依照嵌线规律,3≤x (规律二)、 3=y (规律三)、3=t (规律四),其具体 嵌线规律为:x嵌2槽,吊2边,空1槽; 嵌1槽,吊1边,空2槽; 嵌2槽,收2边,空1槽; 嵌1槽,收1边,空2槽。

重复后两个程序,直到嵌线结束,嵌线顺序 见图1-5-5所示。

归纳任意q 值的交叉式绕组,当3≤x的整数时,其一般嵌线规律是: 图1-5-5 3相4极36槽单层交叉式绕组嵌线顺序图嵌x 槽,吊x 边,空(x q -)槽; 嵌(x q -)槽,吊(x q -)边,空x 槽; 嵌x 槽,收x 边,空(x q -)槽;嵌(x q -)槽,收(x q -)边,空x 槽; 重复后两个程序直到收完所有边,嵌线结束。

4.单层同心式绕组同心式绕组同样可采用前述的空槽吊边法嵌线,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通常采用整嵌法,即分层嵌线。

当极对数p 为偶数时,绕组线圈端部分成两层,构成“双平面”。

其中每层有每一相的一个线圈组;当极对数p 为奇数时,绕组线圈端部形成了“三平面”,三相绕组各占一层。

虽然这种整嵌法工艺简单,但为了整形需要,各层端部长度不可能相等,因而三相参数不均衡,影响了电气性能。

在对电气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只能采用空槽吊边法,用交叉式绕组的嵌线规律,使三相端部长度相等,保证了三相绕组参数均衡。

其实也就成交叉式绕组了。

(二)三相双层绕组三相大中型电机通常采用双层绕组嵌线,线圈交叠,更加突出地反映了嵌线规律一的内容。

按τ65=y 算出双层线圈短节距y ,它的嵌线规律为: 连嵌y 个下层边,连吊y 个上层边;从(1+y )槽起, 嵌l 下层边,收l 上层边。

重复后两个程序直到最后连收(1+y )边结束。

以3相4极36槽双层叠式绕组为例,用嵌线顺序规律表1-5-1说明其嵌线规律。

(三)三相单、双层绕组三相单、双层绕组是由叠式短距绕组演变而来的一种性能较好的绕组型式。

它是将双层叠绕组的上下层同相有效边合并成一只单层大线圈边,所以,线圈总匝数比双层绕组少,嵌线方便省时。

而且线圈可采用短节距,保留了双层短距绕组能消除高次谐波,改善电磁性能等优点,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绕组型式。

其嵌线规律为:嵌入小圈向后退,嵌、封大圈空1槽,又嵌、封小圈向后退;再嵌、封大圈空1槽,大圈单层小圈双。

循此规律,直到结束。

(四)单相正弦绕组一组嵌线小为先,正弦主辅分层嵌,主在底层辅在面,同相双层嵌法异,上下层间隔绝缘。

四、实训要求1.依照绕组展开图,分析嵌线规律,填写嵌线顺序表1-5-2、表1-5-3、表1-5-4、表1-5-5、表1-5-6。

2.按照嵌线工艺和规律,由指导教师指定电机绕组型式后,个人在接受指导的前提下,独立完成一台电机的嵌线工作。

五、实训记录1.详细填写下面各表3.实际嵌线电机的嵌线规律为:嵌___槽,吊___边,空___槽;嵌___槽,吊(收)___边,空___槽;嵌___槽,___边,空___槽。

4.实际被嵌线电机,嵌线后的体会:六、实训考核实训项目量化考核表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2008年09月27日星期六 10:05关键特殊过程——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一、目的:电机生产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而知,嵌线过程工艺为影响电机质量的关键过程,特此制订本守则目的为提高电机质量和成品率提高。

二、工艺守则:1、嵌线前的操作(1)放置槽绝缘,槽绝缘纸按设计尺寸将两边反折,反折长度为(ez+0.5)(cm)(如不采用揩口式槽绝缘则免此工序)然后将绝缘纸纵向揩成“U”形插入槽中。

(2)嵌线电机的放置较小的定子由单人操作,这时定子应横向舟稍偏斜一点放置,偏斜度大小,要便于两手分别从两端进入铁心内腔操作为便。

(3)如槽位置的选定原则,电动机定子出线盒端应在操作者的右手一则,1号槽的位置应在嵌线后的引出线位于出口两侧分布,并使之最短。

(4)线圈组的放置,工作台要清扫干净,待嵌的丝圈组放在电机的左手侧(单人操作),线圈组的放置方向是引线端向着电机铁心,并使第1个挂线的全匝数线圈叠放在最上面,其余线圈依连绕的先后顺序叠放,嵌线时要将每个线圈向电机方向翻转。

三、嵌线操作的通用规则与手法:1、线圈的捏扁:(1)缩宽用两手的姆指导和食指分别抓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使线圈宽度压缩到进入子内腔时不致碰铁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