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1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1

争。
7、从造字结构分析“道”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句中,“道”
用的是它的弓口申义;至于在“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句中,“道”字用的是它
的义。
&在《韩非子•五蠹》“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句中,“臭”的意思是气味。
这是古今词义在词性方面发生了变化。
9、 “焚”的本义是烧,如“象有齿以焚其身,
五、
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
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内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岀于柙,龟玉毁于 犊中,是谁之过与?”
A遁一一遯B脩一一修
C辟一一避D罢一一疲
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A A姜氏何厌之有?
B B敢问何谓也?
C C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D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
站点:
一、 选择题(共
(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括号里)
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
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
1 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阿 )
A说——悦B矜——鳏
C歌——謌D昏一一婚
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10、
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
A)
A
A
惠等哭,舆归营。
B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 填空题(共
1、清人张玉书等奉诏编撰的《康熙字典》按照部首和笔画分卷,全书共分为
12卷。
2、清代学者王引之所撰的一部古代汉语虚词专著是《助字辨略》。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有、季路见到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恐怕该责备 你吧。”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内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另E颛臾,从前先王任命它为东蒙山的主祭,而且它地处楚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
贰:不专一,背叛
(7)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忝:愧
8)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贿:财物
(9)
适:至卜・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去
(10) 则:效法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二) 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
语法作用(10)
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焉:语气助词
7、
8、
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
9、
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
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B
是非君子之言。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9、
么要讨伐它呢?
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
工具书是《 诗词曲语辞汇释》。
4、 古书旧注中见到“屯,音肫”的注解,这是采用了直音的注音方法,至于
“东,德红切”,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式。
5、 根据“四书”分析,“戒”字的构造类型是会意,本义是戒备,警
戒。
6、 根据“四书”分析,“逐”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洎赶、竞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加:更加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莫:没有
4)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为:被
5)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若:如果
四、
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 涓既事魏,得 为惠王将军,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 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 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 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 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 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 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 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 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 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 遂以为师。
法作用或意义是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三、释词题(共3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
(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戮:羞耻
(2)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对事理想不通
(4)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
(5)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孔:副词很
(6)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
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 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
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
D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
A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从左右,皆肘之。
C C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A
B
C
D
A
B
C
D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盍各言尔志?
贿也”。今义作为词素组成“焚烧”。
10、 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句中,“以”的词性是,
其语法作用是连接两个形容词,相当于“又”。
11、 在《荀子•天论》“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句子中,“与”的词性是 —连
词,它的语法作用或意义是表示并歹y。
12、 在“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句中,前“之”的词性是连词,其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