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西方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科技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夏、商、西周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 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青铜文明、丝织业产生、官营手工业 商朝:职业商业产生 西周:工商食官 1. 日食的记载及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 2. 《诗经》
春秋、战国 1.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诸侯国进行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并逐渐走向统一。 2.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变法(如:商鞅变法) 1.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铁器牛耕的出现; 3.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出现;4.小农经济的 形成 1.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2.家庭手工业也十分普遍 1.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 2.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战国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1.春秋:孔子、老子 2.战国: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1.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石氏星表》 3.九九乘法口诀;筹算计算法 4.文学:楚辞《离骚》 1.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3.罗马法 奴隶制经济繁荣 1.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3.柏拉图:理想
国和理念论
5.亚里士多德:
“中道”理论
秦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及郡县制 1. 统一货币 2. 统一度量衡 3. “使黔首自实田”,按田亩征税,使土地私有
制合法化
“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摧残文化 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通行全国
汉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建中朝:加强皇权 2.设刺史:监察地方 3.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势力 1.犁壁的使用及二牛一人犁耕法 2.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东汉:青瓷 西汉: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有“丝国”称号 重农抑商;盐铁官营,全面控制工商业 1.西汉初:黄老之学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 西汉:发明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汉赋
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实行均田制 南北朝:灌钢法、白瓷 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农书:《齐民要术》 东晋:王羲之
顾恺之“以形写神”
隋唐
1.三省六部制: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劝,加强皇权 2.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沿用“均田制”,轻徭薄赋;修订《唐律》,慎用刑1.曲辕犁: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筒车:灌溉工具 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1.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出现闻名中外的大都会(长安、洛阳);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2.城市的发展:唐宋出现三教合一 1.雕版印刷术 2.发明火药,唐末用于战争 3.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及科举制的影响,唐诗繁荣 4.唐传奇 5.吴道子《送子天
罚;发展科举制;知人善任和兼听纳谏;开明的民族政策。 县治以上设市;坊市分开;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控制(时间和空间) 王图》
6.张旭:草书;欧
阳修、颜真卿、柳
公权:楷书
北宋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收精兵:杯酒释兵权;设枢密院 ②削实权: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并再其之下设通判 ③制钱谷: ④削弱宰相权力: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2.王安石变法 经济重心南移道江浙地区 景德镇“瓷都” 1.纸币 2.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3.出现夜市、晓市、草市 4.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 5.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6.对外贸易兴盛 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出现“理” 1.程朱理学:朱熹:理是世界的本源,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2.陆九渊:“心即理也” 1.毕昇: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3.宋词流行、话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生活丰富 5.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 一省制:中书省 黄道婆“脚踏三锭纺车,革新棉纺织技术 彩瓷生产:青花和釉里红 纸币广泛流通 1.郭守敬:简仪;《授时历》;回归年 2.出现珠算
3.王祯《农书》
4.元曲
明清 1.明朝:朱元璋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形成内阁制 2.清朝:清初军政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3.康熙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1.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明代:斗彩和五彩瓷 3.清代:粉彩和珐琅彩 1.商业新特点: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商帮出现;长途贩运兴盛 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阻碍其发展的因素: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小农经济占主导;农民购买力低等) 1.明朝:王阳明:致良知(主观唯心) 2.晚明:李贽,主张: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提倡个性自由发展;认为人人都有私心;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3.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 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2.徐光启《农政全书》:引进西学第一人 3.小说创作的兴盛:批判现实主义力作《红楼梦》《儒林外史》等 4.风格奇特的画家:八大山人 5.京剧的形成发展:乾隆年间,南北文化吸收融合形成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政体的更迭(从攻占巴士底狱到七月王朝的建立) 1.新航路的开辟 2.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荷兰和英国) 3.第一次工业革命 1.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和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例如:17世纪牛顿的力学
体系;18世纪瓦
特“万能蒸汽机”
的广泛应用
3.浪漫主义文学
的兴起(雪莱《西
方颂》)
4.欧洲古典主义
音乐向浪漫主义
音乐过度: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