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新建公路的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可按式(B.1.5.1)计算确定。
式中:
E t——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MPa);
E0——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MPa);
E x——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MPa),按式(B.1.5-2)计算;
E1、E2——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MPa);
h x——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m),按式(B.1.5-3)计算;
D x——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弯曲刚度(MN-m),按式(B.1.5-4)计算;
h1、h2——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厚度(m);
a、b——与E x/E0有关的回归系数,分别按式(B.1.5-5)和式(B.1.5-6)计算。
底基层和垫层同时存在时,可先按式(B.1.5-2)~式(B.1.5-4)将底基层和垫层换算成具有当量回弹模量和当量厚度的单层,然后再与基层一起按上述各式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无底基层和垫层时,相应层的厚度和回弹模量分别以零值代入上述各式进行计算。
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按表3.O.6,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1GPa。
查附录F.1,路基回弹模量取30MPa。
查附录F.2,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取600MPa,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300MPa。
按式(B.1.5)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按式(B.1.3.2)计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