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评价原则和方法概述
1-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评价原则和方法概述
7
(4)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 • 国家进行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活动,除了经济上 国家进行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活动, 的目的外,往往也有政治、军事、 的目的外,往往也有政治、军事、环保等社会目 评价中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的。评价中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 例如:…… 例如:
20
(4)总值和年值 ) • 总值是指整个计算期或寿命期内的总经济量;年 总值是指整个计算期或寿命期内的总经济量; 值是指整个计算期或寿命期内每年平均的经济量。 值是指整个计算期或寿命期内每年平均的经济量。 • 算总值和算年值在宏观和微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中都是一样有用的。 中都是一样有用的。 • 对于寿命期不等的多方案经济比较计算,以采用 对于寿命期不等的多方案经济比较计算, 年值计算形式为好。 年值计算形式为好。 • 如果用总值计算形式,则要采用相同的计算期或 如果用总值计算形式, 寿命期。 寿命期。
11
(4)时间上的可比性 ) • 不同方案的比较以相同计算期作为比较的基础。 不同方案的比较以相同计算期作为比较的基础。 • 当对比不同经济寿命期的方案时,可采用最小公 当对比不同经济寿命期的方案时, 倍数方法折算成相同的计算寿命, 倍数方法折算成相同的计算寿命,并按这一相同 的时期计算费用和效益。 的时期计算费用和效益。 • 不能对甲方案计算其 年期的经济效果,而对乙方 不能对甲方案计算其5年期的经济效果, 年期的经济效果 案计算其10年的经济效果 年的经济效果。 案计算其 年的经济效果。
2
• 评价原则三条 • 评价原则 :服从于社会发展要求——基本原则 评价原则1:服从于社会发展要求 基本原则 • 评价原则 :效益最佳原则。 评价原则2:效益最佳原则。 • 评价原则 :方案可比原则。 评价原则3:方案可比原则。
3
1.1 效益最佳原则 • 对于技术经济效益,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 对于技术经济效益, 同的类型,例如: 同的类型,例如: • 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 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 • 现时效益和长远效益、 现时效益和长远效益、 •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 等等 • 基于效益的不同角度,追求效益最佳需要遵循以 基于效益的不同角度, 下几个原则: 下几个原则:
17
(4)计算范围不同 ) • 微观技术经济评价只考虑局部利益主体企业本身 的直接经济效益; 的直接经济效益; • 宏观还要考虑由它引起的间接经济效益。 宏观还要考虑由它引起的间接经济效益。 5) (5)采用指标不同 • 微观技术经济评价采用现行价格、现行税率、现 微观技术经济评价采用现行价格、现行税率、 行利率、现行汇率和实际寿命期; 行利率、现行汇率和实际寿命期; • 宏观则要采用合理价格、各种经济效果系数、影 宏观则要采用合理价格、各种经济效果系数、 子价格、合理汇率和计算寿命期。 子价格、合理汇率和计算寿命期。
23
• 纯收入系列 种基本方法 纯收入系列4种基本方法 (1)超额利税法(经济净现值法); )超额利税法(经济净现值法); (2)超额投入产出率法(利税); )超额投入产出率法(利税); (3)超额利税率法; )超额利税率法; (4)超额附加投入产出率法(利税)。 )超额附加投入产出率法(利税)。 • 派生方法有资金利税率法(经济内部收益率法)、 派生方法有资金利税率法(经济内部收益率法)、 投资回收期法等16种 投资回收期法等 种。
21
(5)多快好省综合优化 ) • 在宏观和微观技术经济评价中,都考虑了多快好 在宏观和微观技术经济评价中, 省四方面的要求, 省四方面的要求,以达到多快好省综合优化配置 资源的目的。 资源的目的。
22
2.3 微观经济评价与宏观经济评价在方法 (1)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 • 评价技术方案宏观经济效果好坏最重要的两个指 标是纯收入 利税) 国民收入(净产值) 纯收入( 标是纯收入(利税)和国民收入(净产值)。 • 因此,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两个系列:纯收 因此,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两个系列: 入系列方法;国民收入系列方法。 入系列方法;国民收入系列方法。 • 每个系列都有 种基本方法,16种由这 种基本方 每个系列都有4种基本方法, 种由这 种由这4种基本方 种基本方法 法派生出来的方法, 种方法。 法派生出来的方法,共20种方法。 种方法
16
(2)评价目的不同 ) • 宏观技术经济评价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技术经济评价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微观技术经济评价只有在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微观技术经济评价只有在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般只能为调节国家和 局部利益关系提供依据。 局部利益关系提供依据。 (3)经济含义不同 ) • 如税收对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来说是收入不是费用, 如税收对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来说是收入不是费用, 而对微观来说是费用。 而对微观来说是费用。
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三个方面
15
2.1 微观经济评价与宏观经济评价在方法上有五个方 面的区别 (1)评价立场不同 ) • 微观技术经济评价是站在局部利益主体(如企业、 微观技术经济评价是站在局部利益主体(如企业、 行业、地区)的立场上, 行业、地区)的立场上,对技术方案本身所发生 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分析计算; 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分析计算; • 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是站在全社会和国家的立场上, 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是站在全社会和国家的立场上, 对技术方案所发生的内外部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分 析计算。 析计算。
19
(3)静态和动态 ) • 在宏观和微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中,这两种计算 在宏观和微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中, 形式都被采用。 形式都被采用。 • 考虑时间因素的动态计算形式采用较多。 考虑时间因素的动态计算形式采用较多。 • 动态计算有"现值法"和"时值法"两种时间因素折 动态计算有"现值法"和"时值法 时值法"两种时间因素折 现值法 算方法。 算方法。
18
2.2 微观经济评价与宏观经济评价有五个共同特性 (1)除法和减法 ) • 不论哪种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不外乎两种计算形 不论哪种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一种是用除法形式,另一种是用减法形式。 式,一种是用除法形式,另一种是用减法形式。 (2)总量和增量 ) • 采用总量计算的是绝对经济效果,采用增量计算 采用总量计算的是绝对经济效果, 的是相对经济效果。 的是相对经济效果。 • 总量和增量这两种计算形式无论在宏观和微观技 术经济评价方法中都是有用的。 术经济评价方法中都是有用的。
24
• 国民收入系列 种基本方法 国民收入系列4种基本方法 (1)超额国民收入法; )超额国民收入法; (2)超额投入产出率法(净产值); )超额投入产出率法(净产值); (3)超额国民收入率法; )超额国民收入率法; (4)超额附加投入产出率法(净产值)。 )超额附加投入产出率法(净产值)。 • 派生方法有资金净产值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16 派生方法有资金净产值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 种。
12
(5)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原则。 )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原则。 (6)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 )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 (7)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的原则。 的原则。 (8)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的原则。 的原则。 请各举例。 请各举例。
4
(1)企业微观经济效益与国民经济宏观效益相 ) 结合 • 评价方案经济效果时,既要考虑各单位、各部 评价方案经济效果时,既要考虑各单位、 门的经济效益, 门的经济效益,又要注意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 效果。 效果。 • 好的项目既有较好的企业效果,也应有好的国 好的项目既有较好的企业效果, 民经济效果。 民经济效果。 不同时期技术方案的比较,应采用统一的不变价 不同时期技术方案的比较, 格或用价格指数进行计算, 格或用价格指数进行计算,并应根据技术方案计 算期的长短确定相应时期的价格指标。 算期的长短确定相应时期的价格指标。 • 例如:对近期方案比较时,应采用近期价格指标, 例如:对近期方案比较时,应采用近期价格指标, 而对远期的方案比较,应采用远期的测算价格。 而对远期的方案比较,应采用远期的测算价格。
9
(2)满足消耗费用上的可比性 ) • 不同的方案在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上是不同的。 不同的方案在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上是不同的。 为了使各方案能正确的比较, 为了使各方案能正确的比较,必须采用同一的费 用计算原则、方法和范围,使用统一的口径。 用计算原则、方法和范围,使用统一的口径。 • 例如:…… 例如:
5
(2)现时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相结合 ) • 技术经济评价,必须处理现实经济效益与长远经 技术经济评价,必须处理现实经济效益与长远经 济效益的关系,不能只追求眼前经济利益。 济效益的关系,不能只追求眼前经济利益。 • 例如,我国核电站的投产和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推 例如, 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现时利益和长远利益; 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现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相 反,一些企业只追求短期利益,拼设备、人力, 一些企业只追求短期利益,拼设备、人力, 只抓生产指标, 只抓生产指标,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和企业技术 进步,忽视企业职工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进步,忽视企业职工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导致企业发展没有后劲。 导致企业发展没有后劲。
8
1.2方案可比原则(包括“有无对比”原则) 方案可比原则(包括“有无对比”原则) 方案可比原则 比较/鉴别,选优 去劣 去劣。 比较 鉴别,选优/去劣。 鉴别 (1)满足需要上的可比性 ) • 各种方案要能够共同满足社会某种需要的相同的 各种方案要能够共同满足社会某种需要的相同的 质和量。 质和量。 • 水利发电和火力发电都能满足同样的需求; 水利发电和火力发电都能满足同样的需求; • 解决运输紧张问题,有修铁路、修公路和开辟水 解决运输紧张问题,有修铁路、 运三种解决方案。 运三种解决方案。 • 但如:……不具有可比性。 但如: 不具有可比性。 不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