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律与自由

纪律与自由

纪律与自由
李西明
何谓“纪律”,平时,我们经常说要“遵纪守法”,这里说的“纪”就是指纪律。

《辞海》中是这样诠释纪律的:“纲纪法律,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立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力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


纪律作为社会及其所属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动。

对于组织而言,一支没有纪律的组织,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就像一堆散落零乱的货物;组织严明的组织,才能彰显其强大的势能和威力。

对于一级管理人员而言,遵守纪律,廉洁从政,是一名管理人员必备的思想品格和政治品格。

没有纪律就没有严谨、深入的工作作风,工作就会出现推诿、涣散,自由散漫。

对于医院来说,纪律更是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前提,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本应相互协作的人就会各行其事、各自为政,心不往一处想,力不往一处使,该做的工作不做,该协作的时候不协作,这样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

有些人认为,纪律是约束,是对人自由的限制,要是遵守纪律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不能遵守纪律,人为的将自由与纪律对立起来。

对于两者的关系,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曾有过深刻的论述,自由和纪律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纪律确实意味着对某些行为的限制、约束,从这一点看,也可以说意味着某些不自由,然而,它又反过来给人们带来自由,归根到底,纪律是对自由的保护、扩大,有了纪律,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不遵守纪律,就会失去自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级管理人员,必须时刻做到心中有道德,脑海有纪律,手脚有约束,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三种意识:
一、要树立规则意识。

守规则是一种修养、一种品位、一种文明,医务人员作为高素质的人群,更应该时刻以规则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并且做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加强思想教育,时刻树立规则意识并在实践中体现,同时将规则意识纳入到业绩考核中,很多时候,医院很多事情并不是坏在规则上,而是坏在不执行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执行绝不是真正的执行。

医疗行业作为廉政管理的重点区域,各项规章制度对医疗行业各级人为都有很明确的职业约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除了日常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强化思想理念的学习,来作为自己从医的准则。

二、确立“有所怕”的意识。

有所怕才有怕敬,对纪律怀有敬畏之心也是一种信念、一种修养,作为管理人员,必须模范遵守纪律,坚决维护纪律,带头敬畏纪律,绝不能认为纪律只是用来约束别人的。

在科室管理上,要始终自觉做到对已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要敢于担当,恪尽职守,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坚持原则不走样、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坚决维护纪律
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近几年,医疗领域不正之风治理工作取得的一定成绩,近期,省市两级卫生管理机构正在开展医药购销、医疗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的整治,这也是针对医疗行业弊端的再治理。

只有时时保持警醒,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保证自已的从医之路坦坦荡荡。

三、强化纪律意识。

要自觉的加强纪律修养,严格要求自己,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或报告,不能擅自作主张,各行其是,不能在执行有关政策时对自己不利的,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更不能对医院各级部门强调禁止的规定搞阳奉阴违。

要强化纪律意识,要明确纪律与责任的关系。

我们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纪律的遵守者,也是维护纪律的责任人,要把纪律、法律转变为高度的自律,无论是有人监督还是没人监督,都要始终如一、言行一致的遵守各项纪律。

首先要努力学习法规知识,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做到知纪、懂纪、遵纪,转变观念,真正把强化纪律意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确立起来。

其次要注意日常习惯的养成,把纪律养成渗透于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得到纪律的锻炼。

今年是步入医保管理后的第二年,为了医院的顺利发展,,为了医院的长远利益,也为了个人的未来前程,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做好表率,纪律虽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关键还是靠自律。

如果不遵守它,任意违反它,随便破坏它,就等于没有任何纪律,其结果就必然会从根本上损害医院的利益,损坏个人的利益,我们要率先垂范,谨慎做事,真诚做人,甘愿奉献,塑造一种人人自律,人心思齐,人人上进的医院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