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等级划分与主要技术标准
机车轴重影响机车的功率 车辆轴重影响列车每延米重,且桥梁荷载和
轨道类型等也受轴重控制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机车车辆轴重
我国铁路轴重的现状
普通铁路机车车辆轴重一般为21~23t 25t轴重的大型低动力货车仅在大秦线等煤运专
线投入运营 动车组轴重一般为14~16t 我国铁路除个别重载运煤专线是固定车底外,
铁路等级划分和主要 的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划分方法铁路等级定义
铁路等级是根据铁路线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 远期客货运量,以及最大轴重和列车速度等条件, 对铁路划定的级别
地位
是铁路的基本标准,设计铁路时需先确定铁路等级, 然后选定其他主要技术标准和各种运输装备的类型。
铁路等级划分方法
铁路等级划分的意义
法国按运行车辆的轴重(16t、18t、20t)将 铁路划分为三级
国际铁路联盟按运行车辆的轴重(16t~20t) 将铁路划分为三级
铁路等级划分方法
单指标划分方法
速度划分法 各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运量划分法
美国按货运密度(货运量)(1Mtkm/km~20Mt-km/km)将铁路划分为四级
>250km/h(新建线)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国别
一些国家既有铁路干线客货列车的速度配置
客运 最高速度(km/h)
货运 最高速度(km/h)
特快 快车 慢车 特快 快车
慢车
前苏联 160~200 100~130
120
100
法国
200 140~160 100~140 140~160 100~120 80~90
连接重要城市的铁路一般是指连接省会或经济发达的 地级市的铁路,如果该铁路本身运量就较大,应当按 高等级铁路修建;若年客货运量较小,但考虑到线路 意义及路网作用,也可修建为高等级铁路
铁路等级划分方法
单指标划分法
轴重划分法
德国按最大允许轴重(16t~22.5t)和最大允 许每米车重(5.0~8.0t/m)将铁路划分为10 级
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或区段)的等级,根据 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旅客列车设计 行车速度可分为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两级
中国铁路分类分级方法
客运专线
高速铁路
在客运专线网中起骨干作用,最高设计行车速度为
250km/h及以上的客运专线铁路,称为高速铁路。
铁路网中建于经济特别发达、人口很稠密、客运量很大的地区, 连接国家重要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 意义
体现国家对各级铁路的运营质量和运行安 全等不同要求
有区别地规划不同铁路的运输能力 经济合理地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设备类
型,使国家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
铁路等级划分方法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机车车辆轴重 列车运行最高速度 年客货运量 线路意义及路网作用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机车车辆轴重
轴重对铁路设备的影响
要采用高标准的技术装备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线路意义及路网作用
拉动经济发展
为了发展经济,在部分待开发、但客货运量不很 大的地区修建一定等级的铁路必将带动本地经济 的快速发展,诱发社会客货运量的持续增长,进 而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与交流
联通国家大经济区(包括连接和跨越国家大经济 区),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对于促进经 济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更具有开发的 意义
高速铁路的主要任务是运输旅客,列车最小行车间隔可达3min ,列车密度可达每小时20列,列车定员可达1600余人/列,每小 时最大输运能力可达2×32000余人,能够实现大量、快速和高 密度运输
在绝大多数客货列车共线运行铁路上,机车在 一定的交路内运转,而货车则全路通用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机车车辆轴重
国外铁路轴重的现状
法国16t、18t、20t 德国16t~25t 国际铁路联盟16~20t 英国14t~18t 美国曾提高到30t,后来有所降低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列车运行最高速度
速度对设备标准的影响
客车及货车在途时间 机车功率 机车车辆构造 线路平、纵断面与轨道标准 通信信号设备水平 运输调度 行车组织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列车运行最高速度
速度与铁路类型的关系
普速铁路 100~160km/h 快速铁路 160~200km/h 高速铁路 >200km/h(既有线改造);
前苏联按客货运量(5Mt~20Mt)将铁路分为 四级
铁路等级划分方法
多指标划分方法
行车速度+运量
英国按列车速度(80km/h~200km/h)和运 量(2Mt~12Mt)将铁路划分为16级
日本窄轨铁路按运量(5Mt~20Mt)、行车速度 (85km/h~110km/h)和轴重(14t~18t) 将铁路划分为四级
铁路等级划分方法
多指标划分方法
行车速度+运量+路网意义
中国2000年以前,除广深准高速铁路以外,其 余的铁路大多为客货列车共线运行铁路,《线 规》将铁路按客货运量、路网中的作用和性质 划分为三个等级。
2000年以后,铁路依据客货运量、运输性质和 速度等多项指标划分等级。
中国铁路分类分级方法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线路意义及路网作用
适应经济发展,满足运输需求
联通经济发达地区的铁路是指联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或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如直辖市、大工业城 市等)的铁路,这类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客货 运量往往都很大,故应一次修建双线铁路或至少按一 次修建双线铁路设计
连通、拉动或促进经济发展
分类——根据运输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
客运专线铁路 客货共线铁路 货运专线铁路
分级——根据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主要运输任 务、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和客货运量分为7级
客运专线
高速铁路、快速铁路
客货共线
Ⅰ、Ⅱ、Ⅲ、Ⅳ级
货物专线——不再分级
中国铁路分类分级方法
客运专线
铁路网中专门(或主要)用于旅客运输、列 车在主要区间能以200km/h及以上速度运 行的标准轨距铁路,称之为客运专线铁路。
原联邦德国 160 120~140 120
英国
160
美国
201 130~170
瑞典
200
160
120
100
80
90
140 100~120
89
90
划分铁路等级的依据
年客货运量
客货运量是设计铁路的依据 客货运量是评价铁路经济效益的基础 客货运量是影响铁路线路方案取舍的重要
因素 在保证同样使用寿命的条件下,大运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