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河南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里。
劲攀书山有锋秀丽,奥游学海无涯乐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襄阳城外青山逶迤(),城中湖泊点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B、我市多名参赛者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作文大赛一得奖。
C、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篇文章,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D、精美的画面与震撼的音响惟妙惟肖,使这部影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C、拒绝为救护车加油的行为不可原谅,应该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D、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②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③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
④如牵牛花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
⑤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A.④①②③⑤B.②①④⑤③C.③⑤②①④D.④③⑤②①6、名著阅读。
(2分)7、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8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川,逶迤万里。
生生不息的长江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典文化。
渡荆门,有诗仙吟诵:山随平野尽,①□□□□□。
过洞庭湖,范仲淹把酒临风:先天下之忧而忧,②□□□□□□□。
扬州酬酢,刘禹锡慨然自勉:沉舟侧畔千帆过,③□□□□□□□。
京口怀古,辛弃疾思接千载: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④□□□□□□□。
江流奔涌,你究竟能承载多少不一样的人世悲歌?逝者如斯,唯一不变的是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8、你的同桌万向善以说话尖酸粗俗而闻名校内,在学校发出“争当文明小使者”的倡议时,他得意洋洋地对你说“我早已是闻名小使者了!”此时,你应这样善意地劝他:“”(2分)9、悠悠中华五千年、风流人物灿若繁星。
他们曾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永留我们心中。
让我们一起来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吧!(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
(2分)(2)此次综合性学习,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2分)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
④。
(3)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涉仰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范仲淹登楼“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
小明就此拟写了一幅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修改下联,或新创出下联。
(2分)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下联:狱中书志留取丹心文天祥新创或修改为:(4)闻听三国事,起点在襄阳。
襄阳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三国风物画卷随处可见。
请你仿照示例简要写一个三国人物在襄阳留下的传颂千古的故事(必须包括人物和事件)。
(2分)示例: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
仿写: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阅读唐诗《使至塞上》,完成10—11题。
(4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的塞外风光。
(2分)11、请你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说说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的理解。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10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吾谁与归归:(2)尤厚于族人于: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至今奉公之法B、以养群从之贫者不以物喜C、或异二者之为为义庄D、主其出纳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乙文中的“既贵…为义庄”之举,集中体现了甲文中“”的思想;而其结果“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则更是受范仲淹“,”精神品质的影响。
(2分)16、在我国古代,不乏像范仲淹这样的有识之士,你还知道哪些?试举两例。
(2分)(三)阅读记叙文《冰湖》,完成17—20题。
(13分)冰湖陈彦斌(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
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
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
“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
”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
“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
”“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
他忙招呼儿子起网。
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
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
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
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
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
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
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
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
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
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
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
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
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
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
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
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
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
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
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
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
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
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
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
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
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
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
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17、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2分)父子俩遛网打鱼——(1)——砸冰行船——(2)——看到希望18、试分析第(7)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4分)19、笫(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4分)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20、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3分)(四)阅读议论文《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完成21—25题。
(13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⑴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
父亲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
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⑷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
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
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
原因很简单,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⑸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
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
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步。
只要我们把“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