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10`
为什么
(1)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经沧桑, 饱受磨难, ,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2)为什么要发展灿烂的中华文化?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习 过 程
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
学生领悟(知识、方法)
时间
2、选择题全部书面完成。
怎么做
(1)如何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3、 将基础复习中出现疑问和困 国家: 青少年: 惑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 (2)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 神? 面的“我的疑问”出。 b\青少年: 4、 用时 20 分钟, 请独立完成。 a\国家: (3)作为中学生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 【复习达标】 --- 夯实基础 传统美德过程中能做些什么?
步步为赢 【交流质疑】 --关注社会 、 探 究实践
学生做能力培养中的课堂检测
15`
探究点(一)优秀的中华文化 校的魅力。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
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诵读经典、书法进 课堂等。 (1)这样的诵读活动、书法进课堂等活动 对学校和学生有什么好处?(4 分) (2)除书法外,如果你有机会学习一项传 统文化,你会选择什么?(2 分) (3)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 (4 分)
9、校园文化能够提升 学校的品味,彰显学
15`
探究点(二)伟大的民族精神
10、国家把每年的九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月” ,请问: (1)你认为设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月”意义(原因) : (4 分) (2)为学校积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提 几条合理化建议: (4 分) (3)你知道哪些反映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 ( (两条 2 分) (4) 请写两条有关民族精神的宣传标语: (2 分)
【我获我悟】---反思静悟 体验成

复习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 感想?告诉大家好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 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在世界 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 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 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学情分析
板书设计
检测结果分析后反思
备课辅助案
课题 课型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由“灿烂的中华文化”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两框组成。 第一框主要让 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 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 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了解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是随着 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第二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 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 扬者和建设者 初中学生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和信息技 术的发展,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学生盲目跟从外来文化、漠视民族 文化,造成混乱的价值取向,因此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 认同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进而化为实际行动显得非常必要。
学习指导案
课题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月 1

学习目标
1.通过知识要点的回顾,能进一步加深对优秀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等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 2.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同时提 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3.激情参与,快乐学习,增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会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和 弘扬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祖 国的热爱。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民族精神我传承。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 学生领悟(知识、方法) 时间
要点回顾】
--自主学习 对话课本
要求:1、认真阅读课本 第五课和全品 30--32 页 内容,找出重难点,勾画 下列问题并标注,并能熟 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是什么
(1)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的的地位: 中华文化的内容: 中华文化的影响: (2)民族精神 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具体体现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需培养的民族精神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3)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品 质特点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