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1.1 工程概况(1)阿洛一回线路:110KV洛迭二回83#-142#线路长25.234km,阿洛一回新建0.649km,阿夏开关站至洛迭二回83#(即新建阿夏线路3#),最终形成阿洛一回线路长25.883km。
导线采用LGJ-400/35型,面向330KV洛大变为大号,右侧挂线,双分裂架设;右侧地线为1*19-9.0-1270-B与JLB40-100良导体(86#-129#为1*19-9.0-1270-B,其余为JLB40-100良导体)。
(进两侧门型架详见相序图)。
(2)阿洛二回线路:阿夏线路新建段长0.649km(阿夏开关站门架-G3),利用段洛迭二回83#-142#同塔架设,最终形成阿洛二回线路约长25.883km,面向330KV洛大变为大号,左侧挂线,双分裂架设;左侧地线架设OGPW 一根。
(进两侧门型架详见相序图)。
1.1.2 导地线型号及技术特性见表1-2表1-2:导地线型号及主要技术特性1.2 架线施工工序1.2.1 张力放线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1.2.2 本工程采用的张力放线方式展放施工顺序为:展放导线时先人力展放φ15牵引绳,最后一牵二展放导线。
遇有线路重要特殊跨越,施工措施另出。
1.2.3 放线的准备工作张力放线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内容:a).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备,人员组织计划;b). 放线计算(包括:布线、观测驰度、牵张力及上扬验算等);c). 线路通道内的障碍物清除处理;d). 交叉跨越方案确定及搭设越线架;e). 选择牵张场地及平场、修路,埋设各类地锚;f). 悬挂放线滑车;g). 展放、紧挂地线,展放牵引绳。
(施工准备阶段)图1-1:张力放线工艺流程图1.3 线路方向及子导线排序规定1.3.1线路方向:线路方向以330KV洛大变线路前进方向为大号。
图1-2:线路方向规定示意图1.3.2 双分裂线路子导线排序规定见下图(面向330KV洛大变方向)。
图1-3:双分裂线路子导线排序示意图2. 牵张场的选择及布置2.1 牵张场选择2.1.1 选场原则2.1.1.1 场地应能满足牵张机械直接到位,且面积应不小于:张力场55m×25m;牵引场30m×25m。
线路方向2#1#下相上相2.1.1.2优先选用地势平坦、交通运输方便的直线档,或有上扬情况的线档。
尽量避开有耐张杆塔的档和交叉跨越较多的线档。
2.1.1.3凡设计要求导地线不允许接头的档内,和有重要交叉跨越物的档内不应选做牵张场。
2.1.1.4因受地形限制,牵、张场选场困难时,可通过转向滑车转向布置。
2.1.2 牵张场地应平整,并满足牵张设备二次展放导线不受影响及运输车辆有回转余地。
2.1.3 牵张场的道路,在设备进场前一定要检查是否需要拓宽修整,道路的坡度和转弯半径是否满足车辆行驶的要求,桥梁的宽度及承载能力不够时,应予以修筑、加固。
2.1.4 牵张场地二次展放导线时,应保证牵张机械的进出线对第一基塔边线的水平夹角不超过5°,超过时应设转向滑车。
2.1.5 相邻直线塔锚线绳对地夹角不得超过20°;牵张机出口对临塔悬挂点的高差角不应大于15°。
2.2 牵、张场布置2.2.1 牵、张机应布置在线路中心线上,一次就位后应满足放线要求。
2.2.2 牵张设备对相邻塔的距离,应满足如下要求:2.2.2.1牵张机进出口对邻塔悬点高差角不大于15°;2.2.2.2设备对邻塔边相挂点的水平夹角不大于5°;2.2.2.3 牵引绳进入高速导向轮的进出线接近水平。
2.2.3 牵引机卷扬轮、张力机导线轮、导线线轴、牵引绳卷筒的受力方向均须与其轴线垂直,以防施工时窜槽、磨擦以及因产生轴向分力而损坏机件。
2.2.4 导线盘轴架车应交错呈扇形布置,并保证导线盘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轮的夹角不大于5°。
2.2.5 放线机械设备均必须按机械说明书要求进行锚固,并要装可靠的接地装置。
应在牵、张机机体前方的牵引绳和导线上分别安装接地滑车、接地引线。
2.2.6 场地有坡度时,要注意防止物件下滚,并注意防火、防盗。
2.2.7 张力场一般布置,见图2-1所示。
图2-1:张力场平面布置示意图2.2.8 牵引场一般布置,见图2-2所示。
图2-2:牵引场平面布置示意图2.2.9 牵引场转向布置,见图2-3所示图2-3:牵引场平面转向布置示意图2.3 牵张场地锚埋设2.3.1 地锚埋设应由专人负责,必须按要求深度开挖和埋设。
马道必须按锚线时对地夹角的要求开挖,较松软的地质埋设地锚时应切实加固后才可使用。
2.3.2 导线轴架车和钢绳轴架车锚固采用∠90×10 钢桩,若遇地质情况不良时采用30kN钢地锚(埋深1.2米)。
2.3.3 锚线地锚对牵引机的距离应不小于15米,距张力机的距离应不小于20米,并使锚线地锚尽可能接近档中或弛度最低点。
2.3.4 尽量避免在水田地埋设地锚,若需要埋设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固。
2.3.5牵、张场地锚布置见下表。
表2-1中地锚规格及埋深仅适用于常见的普通砂质粘土和黄土等地质,遇其它特殊地质情况时,应按实际地抗力计算确定地锚规格及埋深(参考表2-2)。
表2-1:牵张场地锚埋设情况表2-2:架线施工常规地锚布设参考表3. 张力放线施工工艺3.1 放线滑车的悬挂3.1.1 本工程共有5条线路,导线规格、分裂数不一致。
根据导线规格和分裂数使用放线滑车。
具体为:导线使用三轮尼龙轮滑车,普通地线使用单轮钢质滑车。
为保证导线紧线弧垂,应尽量使整基所用滑轮规格一致。
使用前必须对滑车进行外观检查。
凡零部件变形,滑轮转动不自如、活门开启和关闭困难的滑车,均应经维修后再使用,不能修复时不得使用。
滑轮挂胶破损可能脱落时,应重新挂胶后使用。
3.1.2 悬垂绝缘子串的滑车连接及吊装方式见图3-1。
挂滑车时应先将悬垂线夹卸下,直接在碗头挂扳的眼孔上挂一马蹬,将滑车挂在其上。
为防止因吊装而使球头弯曲,在绝缘子串自上向下第4片至第5片之间垫上麻袋片,做为吊点,保证绝缘子在悬挂时不受损。
3.1.3合成绝缘子不能用作放紧线的的辅助工具,施工时,放线滑车不得悬挂于合成绝缘子串上,应另挂在相应长度的钢丝套上,避免放线时冲击合成绝缘子。
施工中上下合成绝缘子串时应使用铝合金梯子,严禁踩碰合成绝缘子的裙边,以免损坏合成绝缘子。
图3-1:悬垂绝缘子串的滑车连接及吊装方式3.1.4 绝缘子应尽量在悬挂点垂直下方组装,地面组装时下方应有衬垫防护物。
双绝缘子串之间应加设刚性支撑或在其中一串上加防止双串碰撞隔离保护物(如瓷瓶筐等),待附件时拆除。
吊装前应将瓷瓶擦净,大口转至规定方向,同时在连接瓷瓶时应检查是否有球头弯曲的绝缘子,以便及时更换。
吊装前还应仔细检查绝缘子弹簧销是否齐全,并要穿出绝缘子帽方孔外面,以防安装过程中绝缘子脱落,开口销子应开口60°以上。
吊装时应防止瓷瓶串弯折过度,造成弹簧销子挤扁失效。
为使滑轮良好受力,防止压接管弯曲和导线的包络角超过30°而造成导线损伤,在与两侧铁塔高差较大的直线塔和耐张塔挂双放线滑车。
双滑车之间用不小于∠90的角钢连接支撑。
角钢长度一般为0.8米左右。
3.1.5 耐张塔滑车悬挂应按其转角度数验算包络角,选择滑车、挂具强度,决定是否采用双滑车及其悬挂钢绳的规格。
上扬严重时应采用压线滑车。
一般转角超过25°(见表3-1)时均悬挂双滑车放线。
耐张放线滑车设置示意见图3-2。
耐张塔处上扬时,一般采取:滑车预倾斜、加长挂具或增设压线滑车等方法处理,并设专人监护。
表3-1转角度数内角侧外角侧≤25°连接于内侧U型螺丝连接于外侧U型螺丝≥25°连接于外侧U型螺丝连接于内侧U型螺丝连接方式U型螺丝→50kN U型环→φ15.5×2m钢套→50kN U型环→滑车图3-2:耐张滑车悬挂示意图3.1.6 直线杆塔上扬时采用压线滑车。
压线滑车布置见图3-3示。
图3-3:压线滑车布置示意图3.1.7 绝缘子及金具组装质量检查3.1.7.1在悬挂之前应将绝缘子表面逐个擦洗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碰伤破损;钢帽应镀锌良好,瓷质绝缘子要求摇表测试。
3.1.7.2钢帽、球头与瓷件的结合应牢固,表面应无裂纹。
3.1.7.3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头与弹簧销子之间的间隙,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
3.1.7.4钢帽、球头不得有裂纹,其镀锌应完好无剥落,球头不得弯曲。
3.1.7.5金具表面不得有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和漏焊等缺陷。
3.1.7.6金具的镀锌层有局部破损、剥落或缺锌,应除锈后补刷防锈漆。
3.1.7.7 组装必须按金具组装图要求进行,仔细对照明细表,尤其注意需增加瓷瓶的塔号。
对于转角塔挂线板附近设置的U型螺栓必须按要求预先安装好。
3.1.7.8 加强施工人员爱护和保护架线器材的宣传教育,在施工全过程中(小运、吊装、附件)做好对绝缘子的保护工作。
3.2 通讯联络3.2.1 通讯联络能否畅通无阻,直接关系到张力放线能否安全进行。
因此,张力放线必须具有可靠的通讯系统,以保证牵张场之间及与各个监护、通讯点的联络畅通无阻。
牵、张场必须设专人指挥联络,张力放线总指挥设在张力场。
通讯必须迅速、清晰、通畅。
严禁在通讯联络中断或视线不清的情况下放线。
3.2.2 所有对讲机在使用前,均应检查其灵敏度、有无故障、频道是否一致,是否有备用电池,以免到达施工现场后造成混乱,影响放线。
每日收工后应及时充电。
地线架设组和张力放线组同时使用对讲机时,为防止互相干扰,应改变对讲机频道和呼叫代号。
3.2.3 通讯人员和监护人员应设在下列位置或地段:杆塔位置;越线架位置;无越线架的跨越点如房屋、路口、河塘以及人畜较多处;通道内有树木、峭壁陡坎及裸露岩石等障碍物。
所有通讯联络人在牵放过程中应注意力集中,密切监视控制段内的牵放工况,严禁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3.2.4 放线前,工作负责人应明确规定每个通讯人员的通讯编号、工作地点及当天的工作内容,通讯人员在放线过程中,要准确无误地反映牵放动态。
尤其是在走板过滑车和有越线架处,需严密监视。
3.2.5 各通讯人员应随时向总指挥报告:牵引板位置;牵引绳及导线牵放过程中的动态情况;交叉跨越点;压接管过滑车;转角塔监控情况等,保持通讯畅通。
每个通讯联络人员,应熟悉对讲机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按规定进行通讯联络,不得在对讲机中讲与工作无关的话。
各监护通讯人员应随身携带工具及安全带,以便及时处理放线过程中的一般故障。
较大故障,应待故障处理组到后,配合处理。
3.2.6 牵张场采用车载台,并必须设有备用对讲机,防止通讯设备发生故障后,导致通讯中断而发生意外。
牵张机操作员应配有对讲机耳机,以保证指挥联络及时、方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