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电影场景构图

第九章 电影场景构图


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
简洁、突出、连贯
画面构图的元素:
确定主体:着重表现什么?然后通过光 线、色彩、运动、角度、景别等突出此 主体。
瑞士电视制片人弗雷制作的纪录片《战争摄影师》 200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这是以摄影师为题材的电影第一次问鼎奥斯卡
罗斯·考夫曼、泽娜·布里斯克执导纪录片《生于妓院》 获得奥斯卡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这是以摄影师为题材的电影第一次问鼎奥斯卡
画面构图地平线位置
天地间的分界线有清晰和不清晰,视觉上是分割画面的,也是摄影画面的 明显标志,全景使用。
增加画面构图深度、深远感十分风格化和形式化
增加画面横向空间,有宽广感,天高地远,有仰
。 拍的效果,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具有意味
画面构图的透视感
透视是画面空间的明显暗示,透视也是画面构图的魅力所在,用构图形式 体现空间透视关系是结构画面时的主要任务。
来源于绘画的构图,完整和均衡
开放式构图:来源于新浪潮电影,电影银幕是窗户的理 论。追求画外空间表现、要打破画内空间的限制。
□开放式构图的特点:
以不完整、不均衡的画面结构,重视画外空间表现;常以这 种结构形式出现;主体处理在边角位置、有时在人物背后故 意流出大片空间、以画外音作为结构的依据;使画面出现均 衡与否反复的变化;借助于活动的前景;极具客观和主观性, 常表现人物视线或心理活动。
机位和被摄体的距离是决定画面透视感的根本所在
B.几何中心
产生对称、均衡、庄重、形式感
从景别分析: 全景,把主体水平垂直线处理在中心点上,会使画面多 几分呆板和分割,少几分活泼和统一。 近景,把主体处理在中心点靠上一点,会使得多几分庄 重和形式感,或者表现一种宗教仪式感,视觉上有强调 和集中感。
A. 视觉 中心
B. 视觉 中心
两法中四个点具有不定向性,方向性,也有活泼性,暗 示性,不对称性,不均衡性,视觉中心点的利用在全景 景别构图中明显,可以产生位置上空间感和对比感。
电影场景构图
构图的意义
对摄影意味着两个过程: 构思和构成
摄影构图的学习和创作两个过程: 理性和感性
构图是将现实变为视觉形象时采用的 基本画面形式
构图的目的
在无限空间里寻找具有视觉价值的美点,构图是选择的 过程,无序到有序,使得全片画面有形象性、形式感、 风格、美感、具有视觉重点。
影视画面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有画面视觉的观赏时 限性,基于此特征所以简洁、突出,一眼看清主体。
综合构图:
在一个镜头内表现较复杂的情节时或是信息量大时; 表现人物连续的行为动作; 表现人物内心情绪复杂变化; 表现情节的相对复杂变化;
封闭式构图这是最主要的构图形式,追求的是完 整构图、画面均衡。
□封闭式构图的特点: 对主体处理习惯放在几何中心或趣味中心点, 形成完整感;画面中不会出现半截身子; 注重均衡;讲究画面完整性;人物视线前方留 有适当位置。
画面构图的基本形态
静态构图 动态构图 综合构图 封闭和开放式构图
静态构图
最大的不同在于时间过程的展现, 是观看者视点、视线处于固定时注意看清楚对象的心理体现。
静态构图的作用: 展示对象的性质 体积 规模 空间位置; 具有象征作用,停滞不前; 展示空间距离感,从距离改变体现情感关系变化;体现静止的主观视线;
推荐电影《拯救大兵瑞恩》 摄影指导:卡明斯基 Kaminski
画面构图的基本规律
均衡=平衡
画面构图的各个部分
画面边界、画面中央位置、两侧边缘地带、画面的顶与底、画面的 左和右、画面之外、人物头顶的空间
画面构图的视觉元素分析
画面构图是一种形式,主要的视觉元素组合成画面构图形式
A.几何中心
动态构图:这是区别图片的重要构图形式
动态构图的三种形态: 机器在动,被摄体不动 机器不动,被摄体动 机器在动,被的展示对象的运动过程,以及动态人物 的表现;只要一动画面的所有造型都在运动之中; 同一画面的动态中主体和陪体,主体和环境关系 都在变化中;运动的速度可以表现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