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上最全桃树综合管理技术

史上最全桃树综合管理技术

史上最全桃树综合管理技术第一节:各种杀菌剂用尽,为什么还是治不了桃树穿孔病?桃穿孔病穿孔病引起桃树大量落叶,严重者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此外,穿孔病还为害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

染病树势情况健康树势情况一.各种杀菌剂用尽,为什么还是治不了桃树穿孔病?1、观念的落后:见病打药,不注意预防2、方法的落后:防治措施落后3、忽视土壤的根本问题:大多数人只关注于地上,忽视土壤管理故而大多数的治疗都是治标不治本。

堵不如疏,治不如防。

桃树穿孔病也是一样的道理。

二、治疗桃树穿孔病,我们先得知道桃树生长需要什么样的土壤1、有机质含量高2、含有丰富的生物菌3、富含桃树生长所需的中微量元素4、深厚的可耕层5、酸碱平衡6、合理轮作7、排灌水设施齐全但是,当前桃园的现状却是这样的:1、有机质的极度贫乏2、生物菌减少3、单一施肥,缺少中微量元素4、板结,耕作层变浅5、土壤酸化,酸碱失衡6、极度索取,重茬障碍7、配套设施不全土壤的现状当前土壤的状况:近年来由于偏施化肥,不注重有机肥的施用使土壤酸化,土壤中的微生物减少,化学肥料年年增加,产量一年不如一年,病害年年增多耕作层变浅在长期不深耕深松和机械耕作碾压、践踏条件下,耕地土壤耕作层由过去的20~30公分变为15公分左右,加之降雨、灌水沉实,“犁底层”位置上移并加厚,成为坚硬深厚的阻隔层,阻碍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运行,阻碍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减少,抗旱性能下降,土壤养分有效性和作物营养状况恶化。

土壤有机质减少一是长期不施或少施农家肥,缺少秸秆还田,不种植绿肥,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二是超量施用化学氮肥,以及超出土壤负荷的高产,频繁的表土耕翻,则加剧了土壤碳的耗竭,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

土壤有机质减少会引发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恶化,土壤酸化和次生盐碱化,土传病害加剧,土壤净化能力减退等。

土壤板结由于耕地土壤有机质缺乏,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和灌溉,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碱化,破坏了土壤团粒结,致使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直接导致土壤-植物系统缺氧、缺水、缺肥,影响到土壤植-物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交换,甚至某些生理活动和生命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或者终止,或者向有害方向转化。

土壤酸化由于长期过量使用生理酸性肥料和化学氮肥,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不断增加并积累,土壤中的钙镁等碱性物质被作物吸收利用或淋洗而减少,缺乏必要的补充调节,使土壤出现酸化现象。

土壤酸化会加速土壤贫瘠化,土壤有害重金属活化,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别是寄生真菌增加,土传病害严重发生。

土壤次生盐碱化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使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积累,尤其是硝酸盐积累更甚。

这些盐分随土壤水分上行聚集到地表,形成土壤表层次生盐碱化,土壤结构破坏,理化生物性质恶化,轻则影响种子发芽出苗,阻碍养分吸收,作物生长不良,重则造成植物生理干旱,营养障碍、盐害、死亡。

甚至失去农业利用价值。

土壤营养失调在日常生产中不按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比例施肥,不搞测土配方施肥,盲目过量施用氮磷化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造成土壤中氮磷富集,土壤中的钾和硅及中微量元素耗竭,导致氮磷钾比例失调,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营养比例失调,有益元素缺失,并导致土壤营养元素拮抗,有肥而无用。

三、如何通过改良土壤防治措施桃树穿孔病?1、多施有机肥、生物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树势,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对粘重土壤尤其要多施马粪或其他有机肥,以改进土壤的通透性。

2、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同时要彻底清除枯枝、病叶和落果,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菌源。

修剪时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温湿度。

3、要严格控制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及时通风换气。

挖好排水沟,在雨季应注意排水。

4、喷药防治:果树发芽前,喷施4-5度石硫合剂。

5-6月间,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50倍液1-2次,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穿孔病均有良好效果。

如果前一年穿孔病发生严重时,在油桃展叶后,可喷布45%代森铵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25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3500倍液或新植霉素35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一般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

另外,喷布1∶4∶240(硫酸锌∶消石灰∶水)的硫酸锌石灰液,对细菌性穿孔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有时易出药害,使用前要先做小区试验。

对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可用70%甲托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5、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

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6、注意防虫:蚜虫、叶螨、卷叶蛾、红颈天牛、介壳虫等第二节:桃园这样施肥好处多!一、桃园土壤管理(1)深翻:在土壤粘重的桃园,为了改良土壤,在行间进行深翻,深60公分左右,结合施有机肥料。

砂石地桃园也进行深翻,掏砂石换土,结合施有机肥料。

深翻对连年丰产起着良好作用。

(2)秋耕:在落叶前后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深20-30公分。

(3)间作:桃园间作物可用豆类、瓜类、草莓、花生等。

也可以种绿肥如毛叶苕子、苜蓿。

无论种何种作物,都要留足树盘,及时施肥灌水及中耕除草等工作。

二、桃树施肥方法(1)施肥宜深不宜浅。

桃的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吸收力强,但根系分布浅,多集中于地表下20-40公分的土层。

如营养不足,就会影响树势、产量、品质和寿命,所以施肥宜施在30-50公分深的土层,不宜浅施;浅施更易引起根系上浮。

(2)对氮肥特别敏感。

桃在幼树期,如施氮过量,常引起徒长,成花不易,花芽质量差,投产迟,落果多,流胶病重。

盛果期又需氮肥多,如氮素不足,易引起树势早衰。

果实生长后期如施氮肥过多,果实味淡,风味差。

在衰老期,氮素不足,会加速衰老;反之,氮素充足,可促进多发新梢,推迟衰老过程。

(3)梢果争夺养分矛盾激烈。

桃的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都在同一时期,因而梢果争夺养分的矛盾特别突出,如健壮树落花后施氮肥过多,枝梢猛长,落果特重;弱树如氮素不足,又会引起枝梢细短,叶黄果小,产量和品质下降。

因此应根据树龄树势和结果重,适时施好花后肥和壮果肥,以协调梢果矛盾。

(4)需钾量大。

桃树对钾的需要量大,特别是果实发育期钾的含量为氮的3.2倍,钾对增大果实和提高品质有显著作用。

如钾不足,叶片变小,色变淡,叶缘枯焦,叶身出现黄斑,叶片早落,落果重,果未熟而果顶先烂,所以壮果肥钾的比例应高于氮,并在果实发育期喷嘉美脑白金。

在年生长期中需要的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5:1,果实发育的中后期为1:0.5:1.5。

(5)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

桃最适应的酸碱度为pH值5-6,pH值高于8易发生缺锌症,低于4又易发生缺镁症,吸收氮要在偏酸环境下才能进行,故施肥时必须注意土壤酸碱度的调节,可用土性七号冲施2-3次,对土壤进行酸碱度进行调理。

幼桃树施肥4年生以下的幼桃树,如土壤疏松肥沃,肥水充足,生长非常旺盛,一年生直立枝可长达2米以上,但分枝细长,花芽形成小而弱,不能提早结果。

因此在施肥上,每年2-4月施适量高氮套餐肥,以促进发芽抽梢,第一年每株每月施腐农家肥20公斤或灌水后每株施1-2斤钾肥;5-6月以磷钾、为主,氮少施,以免引起徒长,每株每月施复合肥1斤;7-9月以钾为主,磷次之,控制氮肥施入,每株每次施2-3斤。

从第二年起逐年递增半倍到一倍。

总之,幼树施肥需掌握“勤施少施,量少次多”的原则,即施肥的次数要多,肥量要少,树龄小时少施,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渐次增多。

第三节:图解桃树穿孔病的三种类型桃穿孔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及褐斑穿孔病三种类型。

近几年各地有加重发展的趋势,其中以细菌性穿孔病最重。

穿孔病引起桃树大量落叶,严重者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此外,穿孔病还为害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

1、细菌性穿孔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多发生在靠近叶脉处,初生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毫米,褐色、红褐色的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

枝条染病有春、夏两种病斑,春季溃疡发生在上年夏季生出的枝条上,病菌侵入后,来年春季在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扩大后可造成枯枝。

夏季溃疡多发生在夏末当年生新梢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紫色斑点,扩大后稍凹陷,颜色变深,外缘水渍状。

枝条表现果实受害,从幼果期即可表现症状,随着果实的生长,果面上出现1毫米大小的褐色斑点,后期斑点变成黑褐色。

病斑多时连成一片,果面龟裂。

病斑深褐色,稍凹陷,边缘水渍状,潮湿时,病斑出现菌脓,干燥时发生裂纹。

2、褐斑穿孔病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

叶片受害,两面均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轮纹,外围紫色,后期病斑上生出灰褐色霉层,病斑直径1-4毫米。

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新梢和果实受害,病斑与叶片相似,也产生灰褐色霉层。

花、果实染病,果斑小而圆,紫色,凸起后变粗糙,花梗染病,未开花即干枯脱落。

新梢发病时,呈现暗褐色,具红色边缘的病斑,表面有流胶。

较老的枝条上形成瘤状物。

瘤为球状,约占枝条四周面积1/4~3/4。

较细的枝条,直径约5毫米,较大的枝条直径可达1厘米。

预防桃树病害必知的四个关键时间节点!一、秋冬肥重视秋季过冬的基肥,是全年四个关键管理的时间节点之一,每年于落叶前完成,一般是在11-12月间,各地情况不同,小树苗采用行间开沟深翻的方法。

沟内压草,并施入有机肥复混菌肥。

成年果树,在滴水线位置分二侧各45度开沟施入(下一年换个方向),用量根据树龄情况逐年增加。

一般从小树每棵半斤到大树每棵40斤不等。

以见根适当切掉些再深5公分左右为度,有利于新根系的大量繁殖,及时浇水以尽快发根壮根。

二、早春肥立春前的花前早春肥是相当重要的,属于四个关键管理的时间节点之一,做法和秋冬肥一样,只是在整个滴水线外侧挖一圈浅沟,以见到到根系为度,用量也是根据树的大小,从小树每棵半斤到大树每棵40斤不等。

但见根不要破坏,施肥后盖土搅拌再盖土并及时浇水以尽快发挥肥效。

早春施肥后隔半个月可以追施些尿素,按常规追肥量的三分之一的量追施。

用量如果大可分次施入以免产生的氨气杀伤地下微生物菌。

三、惊蛰时在桃花未开放前采用纳米矿物油320倍液对全树进行喷雾,防杀各类虫、真菌病源很重要。

每15天一次,共三次,一旦花开,则喷施生物硫300--400倍液喷雾。

四、清园时清园工作是防治虫菌病害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四个关键管理的时间节点之一,在桃树采摘后,进行修枝清园(将残败枝条运出果园,集中焚烧或粉碎沤堆可以自制有机肥)。

然后就可以用150倍液纳米矿物油对果园进行全园喷雾,防杀各类虫卵草籽和准备越冬的真菌病害桃树病害最重要的防治手段,就是做好采果后的清园工作(包括刮除病斑、病瘤,清除枯枝、落叶和病僵果等),以及翌年惊蛰期的防杀工作,当然提高植物本身的拮抗能力更是不容小觑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