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屈原的文化意义

屈原的文化意义

屈原的文化意义屈原以其不朽的人格魅力,当之无愧地获得世界文化名人的殊荣。

有人说:屈原的精神是由汨罗江的江水缔造的,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他以自己的瘦弱之躯溅起了微弱的浪花,同时也激起了后人心中永久不息的波澜,我们无时不感受到一种水的精神在洗涤着我们的思想,冲刷着我们的灵魂。

屈原那拒绝污染,拒绝诱惑的精神让后人仰止,站在两千多年前的屈原,真真切切成了统领了世世代代民族精神的灵魂,成了丰碑式的符号。

构建了士大夫的精神人格李白这样评价屈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包含着对屈原人格的美学向往;淡泊极致的陶渊明也“于世事未能忘情”,无不是被屈子精神冲洗的结果。

屈原是中国的第一诗人,他的出现,唤起了文人清醒的自我意识;屈原也是中国士大夫第一人,他用自己辅助楚怀王的经历、政治举措、清高的操守为后世的士大夫构建了完美的精神人格体系。

确立价值标准。

屈原一生刚正不阿,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身为贵族的他,极力排斥外在权势、物质的诱惑,具有抗污染的持久耐力;屈原的眼光超越时代,具有宇宙意识,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为“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即用时间的刻度来度量人的价值,对后世的士大夫影响极大,宋人王安石锐意改革,推行变法,表现出的九死而不悔的精神就是屈原所传下的衣钵。

构建道德体系。

屈原身体力行儒家的道德伦理,“竭诚以事君兮”(屈原《惜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一颗诚心来待君,为后来的士大夫创立了行为标准,构建了道德自律的体系;“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屈原《怀沙》),树起士大夫仁义之操守;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立忠正清高之典范。

孔子从人性的角度,为士大夫的忠君观念确立了理论依据;屈原身体力行,忠心为楚王,为楚国,为士大夫的忠君观念演绎了实践的可能,开启忠君意识之风。

从此君王以君临天下的姿态,傲视天下,脚下匍伏着忠心耿耿的臣民。

成为历史隧道中的“路标”。

屈原是一个典型的殉道者,屈原心中的“道”是辅佐楚王,捍卫楚国的荣誉。

当“道”不立时,屈原经过心灵的抉择之后,以身殉道。

屈原的为中国失意文人的价值取向制造了永久的尴尬:沿着屈原的足迹而前行;或改路异道,寻找新的出口,屈原自杀的行为成为中国历史隧道中的“路标”。

开启“绿色”通道。

在汨罗江水文化的滋润下,中国的传统文学从此有了明确的载体,而屈原的自杀,也为中国文人开创了自毁的先河。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有着与屈原相同或相似的无法向人诉说的哀伤,从屈原那里继承了洁身自好的品质,继承了屈原以死来成全自己的政治理想、保全清高人格的方式。

当自己的完美人格遭受破坏与侵犯时,采取自戕的方式,毁掉自己的肉身。

国学大师王国维,出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不仅主动地选择,而且平静地走向死神,把自己的生命毫不留恋地交给了颐和园的湖水,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

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只有一个对自己的精神意义世界寻觅无着的人,才会如此安详地从容走向地界。

王国维的临水情结,为自己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划上红色警戒线。

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毕竟不是人生最好的出路,汨罗江里浸泡的灵魂,让封建士大夫们不得不对生命的终极目标进行思考,屈子之死成了他们眼中触目惊心的“红色警戒线”,他们从屈子身上看到了人生的别一种意义之所在。

在政治理想不能实施之时,在仕途遭遇坎坷之时,他们调转头来走渔父“路线”。

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不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

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

因此,渔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儒、道两条道路上的踟躇的最终产物,内化为一种文化标志——能入且出的人格精神。

它是文人在与社会交战千疮百孔之后开辟的一条精神蹊径,沿着它,我们能够看到文人追求高洁精神的曲折脉络,感受到文人由儒入道的超然情怀。

屈原以自己的纵身一跃,证明了自己的人格和诗格,他顽强地维护自己的人格从而使他的诗格更高标;而他的诗格又成为人格的写照,为他的人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百年来,汨罗江溅起的波纹正在逐渐扩大,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言:“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屈原以一个伟大诗人之名流芳千古,他是“楚辞”这一诗体的代表人物,开创了中国诗歌从集体歌吟到个人创造的新时代。

但屈原的意义不仅于此,他是一种精神源流的开创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人格范式。

屈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精神丰碑:毫无疑问,屈原是不朽的。

千百年来,他都活在自己的诗篇中,世人的诗篇中,被吟哦咏叹了千次万次。

屈原“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其执着的性格、高贵的人格,震撼了向来崇尚“中庸”的中国人。

人们把他看作英雄,看作偶像,看作精神的丰碑,不可逾越的巨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李青莲赞叹屈原:“屈平词赋悬日月”,苏东坡也感叹道:“吾生平所学而不能企及万一者,屈平一人而已”。

当代美学大家李泽厚也认为屈原作品的艺术价值两千年来只有《红楼梦》一书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倘若只有流光溢彩的文字,屈原便不足以成为丰碑;倘若只有忧国忠君的心意,屈原也不足以成为文化巨人。

他把“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美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李泽厚:《美的历程》)。

屈原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另一种精神楷模:他是一切善良、正直的爱国志士、清廉官史、学子寒儒及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圣人,忠诚爱国文人的代表形象。

那一幅《泽畔行吟图》不知被后人临摹了多少遍,被后人追思了多少遍,屈原,也成为了中华魂的主心骨。

屈原有强烈的追求意识、英雄意识与悲剧意识;有着一种义无反顾的斗争精神;更是一位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者,甘愿为理想而牺牲一切。

他的精神绵延了千百年,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发展: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刘勰:《文心雕龙》)。

屈原的作品开创了一种“根柢深沉的文化体系”(李泽厚:《美的历程》),形成了“骚体文化”和“楚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香草美人从屈原开始,香草就不仅仅是香草,美人也不仅仅是美人。

“《离骚》之文依《诗经》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妄;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汉·王逸:《楚辞章句》)香草美人的世界是一个理想化的缤纷世界,又实在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百亩芝兰,芬芳扑鼻;芰荷芙蓉,茂盛鲜艳;芳泽衣裳,忘舒飞廉……以香草美人比喻理想、贤人、君王,以思美人而不得比喻自己的不得志,从《楚辞》始便蔚然成风。

可以信手拈来几条:“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香草美人岂止是香草美人?她们是文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之葩,飘然出尘,朦胧美好,可望而不可及。

二、瑰丽想象:“《楚辞》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真正光辉的起点,那是一个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象和情感的光辉世界啊。

”(李泽厚:《美的历程》)《楚辞》的创作是没有受到礼教的约束的,没有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种种条框,只是率意而为之,想象瑰丽奇诡,情感炽热奔放,“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王夫之),富有原始的活力和狂放的生命力。

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充满了奇诡的动植物、神秘的符号、唯美的“天堂”、凄厉的“地狱”:“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楚辞离骚》“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兮!不可以托些。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归来兮!不可久淫些。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

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

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归来兮!恐自遗贼些。

……”(《楚辞招魂》)这是一个人神杂处、寥廓荒忽、童话般、梦幻般的怪诞奇异的世界。

“想象混沌而丰富,情感热烈而粗豪”(李泽厚:《美的历程》),后世没有任何一个文学作品能用如此恣意的笔法描绘一个缤纷如斯的世界。

但他的想象力,还是打开了人们思想的禁锢,把奇诡的神的世界带到了人间。

三、汉赋之祖《楚辞》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

汉赋的铺陈排比、铺张描述与《楚辞》一般无二,同样是力图展现一个栩栩如生,令人有如身临其境的世界图景。

“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壮丽山川、巍峨宫殿、辽阔土地、万千生灵,都可置于笔下。

”(李泽厚:《美的历程》)其景物刻画的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场景描绘的细腻仿佛工笔,表现范围的广阔又有如写意,可谓“心胸开阔,气派雄沉”。

总结屈原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论是精神还是文学。

这种深远的影响不是一时能说得尽的,但我们能做的,是更大化地发掘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的内涵,给它在新时期以新的解读。

我们不会忘记屈原,屈原不会死去——只要这世上还有人记着他,他就可以永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