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课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明白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二、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授。

1、教师讲解什么是生态系统。

2、根据组成的成分和特点的不同,进行分类。

想一想:你周围有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3、说说:你能不能说出一条食物链?4、食物网又是怎样形成的?5、如果缺少一种动物或植物,那将意味着什么?6、教师讲述失去生态平衡的事例。

7、生态金字塔是怎样构成的?8、思考:我们该如何维护生态平衡,制止生态平衡?9、想一想:哪种生态环境最容易被破坏?为什么?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搜集维持生态平衡的方法。

教学反思第二课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生物的多样性体现在物种、基因、遗传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2、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生物的多样性体现在物种、基因、遗传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教学难点: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生活着千万种的千姿百态、生龙活虎的生物。

二、新授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在学校、在郊外,都有哪些小动物?都有哪些植物?进一步理解物种的多样性。

3、出示不同人种的图片,观察他们头发、肤色、眼睛的差异,进而知道基因和遗传多样性。

学生相互观察,你能发现你的相貌和同学的有什么不同?4、教师出示麦田、草原、河流、沼泽等多种自然景色。

学生想象:失去了生态系统多样性,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5、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学生自读课本,交流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提供物质财富;维持生态平衡。

6、学生讨论:保护重庆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我们能做些什么?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第三课热带雨林与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认识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

2、了解热带雨林的作用以及受到的威胁。

3、掌握保护热带雨林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认识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

2、了解热带雨林的作用以及受到的威胁。

教学难点:掌握保护热带雨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热带雨林的图片,感受这里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二、新授1、想一想: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热带雨林)2、认识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

学生读后交流:(1)植物种类多,具有多层结构。

(2)附生自我和寄生植物丰富。

(3)盛产木材、水果、药材。

(4)动物种类丰富多样、千姿百态。

3、学生思考:热带雨林中还有哪些动植物?4、热带雨林对人类有什么作用?5、出示资料,介绍热带雨林受到的威胁。

6、学生讨论:我们该如何保护热带雨林中的生物?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搜集保护热带雨林的方法。

教学反思第四课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2、了解重庆地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3、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教学难点:了解重庆地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资料,让学生阅读后知道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多,保护野生动物迫在眉睫。

二、新授。

1、教师出示大熊猫的图片。

学生思考:大熊猫属于哪一种动物?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2、课文还重点介绍了哪些濒危的野生动物?学生汇报:虎、云豹、野马、野骆驼、熊狸、高鼻羚羊等。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它们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有哪些生活习性?3、学生讨论:重庆地区有多少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查找资料:重庆地区有多少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它们都叫什么名字?栖息环境又如何?教学反思第五课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2、知道环境的破坏对植物的威胁,并掌握保护野生植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教学难点:知道环境的破坏对植物的威胁,并掌握保护野生植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44页的材料-----中国野生植物。

我国的野生植物这么多,是不是就已经高枕无忧了?二、新授。

1、了解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学生阅读教材45页的内容,交流:中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哪些?珍稀濒危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哪几种植物是“活化石”?2、出示图片,学生辨认这几片属于分别是哪种“活化石”的叶子?3、学生讨论:我们在保护野生植物中能够做些什么?(设立自然保护区;大力宣传,提高人们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意识;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等。

)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向自己的亲人、邻居宣传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教学反思第六课活动课:本地珍稀濒危生物调查教学目标:1、更加全面地了解重庆地区珍稀濒危动植物。

2、明白动植物面临的危险,提高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更加全面地了解重庆地区珍稀濒危动植物。

教学难点:明白动植物面临的危险,提高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动物和植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可有好些物种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认识它们,就已经在地球中消失了。

二、新授。

1、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以前有哪些生物已经在重庆地区消失了?还有哪些生物面临灭绝?(学生自由回答。

)2、学生分组查阅书籍、上网搜索、外出调查重庆地区受保护的动植物,拓展知识面。

3、学生全班汇报:(1)查阅资料组:学生边汇报,边用展示台出示相关的图片。

(2)外出调查组:学生汇报搜集到的动植物种类、特点和数量。

4、说一说:重庆地区还有什么名贵药材?它们生活的地点和作用呢?5、学生自己阅读书上的材料,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生物。

想一想:重庆地区有哪些濒危生物?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复习本地区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物名单,提高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第七课野生生物与生存环境教学目标:1、了解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危机。

2、掌握保护野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危机。

教学难点:掌握保护野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生物多样性是一切生命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可事情却事与愿违。

二、新授。

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看图片,了解野生生物生存的环境。

想一想:你见过真的野生动植物吗?它们生活在哪里?2、野生生物生存的环境遭到了怎样的破坏?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3、野生生物栖息环境还面临着哪些危机?4、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和新物种诞生的速度谁快谁慢?5、做一做:人类造成野生生物濒危和灭绝的行为都有哪些?6、说一说:保护野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你有哪些建议和办法?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搜集其他保护野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办法。

教学反思第八课自然保护区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

2、知道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

教学难点:知道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建设自己家园的同时,是否该考虑为野生生物营建本来属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呢?二、新授。

1、教师用课件出示自然保护区的图片,学生加深了对自然保护区的理解。

2、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了解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想一想:自然保护区有哪些作用?4、说一说:重庆市有多少个自然保护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级别?重点保护哪些珍稀动植物?5、我们可以为自然保护区做些什么呢?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搜集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第九课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明白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难点:明白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未来有关系吗?二、新授。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2、说一说: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有哪些?(提供食物、纤维、药材、建筑材料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有哪些?(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保持水土、降低噪音等。

)3、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

4、学生讲述环保故事。

说一说:野生稻的消失意味着什么?如果现在发生水稻黄矮病,我们又到哪儿去寻找救命草呢?5、阅读书上的内容,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

6、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怎样做?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搜集能够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事例。

教学反思第十课善待自然、减轻灾害教学目标:1、了解哪些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系密切。

3、掌握预防和减少灾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哪些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系密切。

教学难点:1、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系密切。

2、掌握预防和减少灾害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发生灾害时的图片。

二、新授。

1、你们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地震、火灾、泥石流等)2、学生介绍搜集到的灾害故事。

3、教师随时提点,激发学生的情感。

4、教师补充故事。

5、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才能减少人为的灾害呢?三、教师小结。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四、家庭作业。

回家向家长讲述相关内容,提高家长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反思第十一课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面临的危机。

2、认识到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面临的危机。

2、认识到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把想法落实到行动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荒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1、想一想:面对这种情况,人类该何去何从?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学生自读教材,了解什么是绿色行动。

3、教师出示环境保护的标志,让学生说说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4、做调查:我们该如何购买绿色食品?5、学生把调查结果在班上交流。

6、说一说:(1)可循环利用----报废后可回收再利用的产品有哪些?(2)无毒无害----在生产和使用中不排放有害物质的产品有哪些?(3)可自然降解----废弃后在短时间内分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产品有哪些?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怎样做才是绿色生活方式?教学反思第十二课阅读: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教学目标:1、认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2、了解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1、认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2、了解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