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性;关心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能为保护空气积极行动。
教学难点
知道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性;关心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能为保护空气积极行动。。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有关科学素材、记录表。
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




一、入境生趣
你知道在海伦娜岬角,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
二、自学质疑:
1、臭氧层的作用
2.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
3.如何保护臭氧层
三、学习释疑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充分运用查找的资料
3.全班交流
4.各组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
(1)保护作用
2)加热作用
(3)温室气体作用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
平流层(17-50千米)
中间层(50-80千米)
暖层(80-500千米)
外层(500千米以上)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
四、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
(四)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作业 以“地球的保护伞―――臭氧”为题制作一张手抄报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保护作用
加热作用
文凤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册次
9
教学内容
酸雨
课时
第一课时




酸雨是指降水中含有一定数量酸性物质的自由降水现象,是目前人类遇到的全球性区域灾难之一。
本课通过对酸雨的成因、危害等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懂得预防酸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寻找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文凤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册次
9
教学内容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课时
第一课时




1.了解臭氧层的作用Fra bibliotek2.了解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
3.了解如何保护臭氧层
教学重点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1.教师: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2.学生:(1)调查、了解自己周围环境污染的现状。(2)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环保相关知识。
居室环保问题
1
第19周
温室效应
1
第20周
地球变暖与人类未来
1
文凤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册次
9
教学内容
地球的外衣—大气
课时
一课时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4、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教学重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教学难点
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建筑物受腐蚀
危害人类健康等
(五)、酸雨的防治
酸雨控制的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型的煤,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
《酸雨》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课前社会实践:关于重庆市区酸雨情况的调查。通过这个社会实践,我们的学生充分体验了探究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和社会,从而领悟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我觉得让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科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气作用: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二)大气的温度
[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特点: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三)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0-17千米)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1.教师: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2.学生:(1)调查、了解自己周围环境污染的现状。(2)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环保相关知识。
教学程序




(一)大气的重要性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学期教学计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第1-2周
地球的外衣——大气
1
第3-4周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1
第5-6周
酸雨
1
第7-8周
汽车的尾气与空气污染
1
第9-10周
吸烟与环境问题
1
第11-12周
看不见的污染——电磁辐射
1
第13-14周
让我们呼吸清洁的空气
1
第15-16周
阅读:让重庆的天更蓝
1
第17-18周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五、课后反思
通过讲解学生理解很困难,通过实验来了解对流层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补充大气的作用,使学生对大气与生活的关系更了解。能使学生提高保护大气的意识。




让我们呼吸清洁的空气
空气生命之源电池污染
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二)对生态影响
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2.破坏森林。
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辐射增多还会造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湖泊酸化土壤酸化森林衰退建筑物受腐蚀危害人类健
文凤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册次
9
教学内容
汽车尾气与空气污染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2篇报道。
小结:黑雨就是强酸性雨;也可以说是酸雨发展到某种极端情况。
(二)、什么是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
(三)、酸雨的形成:酸雨成分以硫酸和硝酸为主,这些硫酸和硝酸主要是由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
(四)、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湖泊酸化
土壤酸化
森林衰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