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小说中的“黑色1家族”简论

鲁迅小说中的“黑色1家族”简论

论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目录引言 (1)一、鲁迅及其作品特征简述 (1)1、鲁迅简介 (1)2、鲁迅作品及其主要特征概述 (1)二、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概述 (2)三、黑色家族外貌及性格特征 (3)四、人物形象与主体精神 (4)五、黑色家族的文化内涵 (5)结语 (5)参考文献 (6)论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摘要:鲁迅作为中国民国时期的文坛巨匠,用其锋利的笔尖创造了一批极其典型且反映当时时代特色的人物。

而以黑色为典型装束的人物作为其中的一支代表性队伍,同样是鲁迅表达自身对时政、世事看法的出口,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黑色家族”。

而他们也正是成就鲁迅犀利写作风格的一部分。

接下来,本文将以对“黑色家族”研究为出发点,解析鲁迅通过描写这些人物所要突出的人物精神和他们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鲁迅;黑色家族;人物;主体形象;文化精神引言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以笔为矛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倾注毕生精力献身于唤醒国民的文字运动当中,给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给中国国民意识也以深刻警醒。

作为不向传统封建势力妥协的人物之一,鲁迅将自身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精神也灌输到了笔端,并塑造了一系列此类人物,这就是他笔下的那些“黑色家族”。

这些人物不仅具有反抗封建观念的意识,而且具有利用自身能力对现实的不合理状况进行改革的精神,而他们的反抗行为也给当前的国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和奋斗标准,为国民反抗意识的萌发和反抗行为的实践注入了强心针。

当然,这些人物本身的思考和表现也深刻展现出鲁迅本身的抗争意识,展现出他在现实情况下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本文将从“黑色家族”成员本身的性格特点、主体意识和所体现的内涵等等方面探讨这些人物本身的表现义和内涵义。

一、鲁迅及其作品特征简述1、鲁迅简介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巨匠、先进的思想领导者、坚决的革命志士,鲁迅一生著作无数,以其锋利的文笔为中国文坛留下了一抹冷峻的色彩。

事实上,鲁迅如此成就与其自身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

其本身生活在没落的旧式封建家族,家道中落加之父亲病重让他过早开始体验人间冷暖。

当然,在家庭影响下受的教育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世界性思想,也让他尽早的认识到国民本身的劣根性。

因此他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拯救国民。

但是现实是,以医救国并不能适应他本身的梦想。

不只因为国民本身的病入膏肓,更因为中国本身缺乏自救和团结的精神,太长时间的压迫统治让人民逐步习惯了被压迫,更因为很多人反抗的意识已经在长久的封建制度下逐渐磨灭。

这也使得鲁迅更深刻的认识到,“东亚病夫”最为重要的病症不在国民本身身体素质上,而在其精神思想上。

因此,他决定以笔为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国民本身的意志和对时政的看法,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当家做主人的想法,鼓励国民去为国家的独立以及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当然,鲁迅在转行成为文学家之后,也经历了多年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国民党政府迫害等的生活,不过这些都没有让他放弃努力,相反的却成为了催生他文学作品不断成熟的力量,并最终成就了他文学大家的身份和成绩。

2、鲁迅作品及其主要特征概述早在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之后,他就开始频繁的参加革命活动,并根据自身多年实际经历和参加活动的经验撰写了一些评论性文章,但是这一时期的文章大都是从当前的时政入手,针对文坛所进行的,文笔锋利的同时内涵不足。

而到其初次开始用“鲁迅”这个笔名之后,尤其在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之后,鲁迅的文学家、革命者等的地位才被正式认定,且其将自身的文学创作彻底的和当前的时政联系了起来,其创作也为中国的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且其在之后陆续创作了一系列的散文、小说等等,这些大都是在他结合自身对时事的理解下做出的一些希望启发民智、促人奋进的文章。

当然,这一时期的他还对中国人抱有希望,且希望自身成为有着拯救世人思想、解放世人的人,这也是本文接下来要涉及到的“黑色家族”人物的主要信念。

不过,从其众多的文章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作者有一种无法被人理解的悲哀感。

总的来说,鲁迅先生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和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作品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冷静而锐利的文笔更能让人思考在当时环境下,一个文人如何与自己所看到的不公平作斗争,如何与自身所受到的桎梏作斗争,如何凭借自身的努力激发国民本身的抵抗意志和反省观念。

就其作品来分析,鲁迅的小说或者散文等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鲁迅的文学作品一直富有鲜明的创新色彩。

在当时环境和当时思想的催生下,鲁迅创作出了很多新的文学形式,不仅观点独特,内容也极其新颖。

从其作品体裁和形式来说,鲁迅的著名著作《呐喊》、《彷徨》等小说集里的每一篇文章,其都力争按照原作内容采取不同的叙述视角和文体格式来进行创作;而从作品内容来说,鲁迅学识渊博,接触的知识范围较广,生活经验丰富,且非常擅长进行故事新编。

这里主要指的是其非常擅长与将中国原有的传说故事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进行再创造,赋予小说主人公以新的个性,当然,也赋予小说新的内涵。

其次,鲁迅的小说具有浓烈的时代感。

其作品大部分都是结合当时时政分析得出的观念,很多创新形式也都是作者在思考当时的时代环境下做出的努力。

一方面其希望通过形式创新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希望以内容创新来更正人们的观念,改变人们当前的想法,从思想上解放世人,帮助他们将自身的认识落实于行为实践,进而改变中国的国民性,改变中国当前受压迫的现状。

可以说,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思想领袖,其作品内容影响了一代人,对当前时代也有重要的思考意义。

再次,鲁迅十分注重作品的形象性。

就其小说、杂文等而言,其十分善于利用当时的时代特征进行作品中的人物塑造。

从其具体的文章内容来看,其作品当中的很多人物仿佛都是作者信手拈来的,却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性格特征,且具有很大的真实性。

如《药》中的华老栓等等。

当然,鲁迅作品当中的多重人物也是其本身意志以及其对国民希望的表现载体,如“黑色家族”成员的总体色彩构成了鲁迅本身的思想观念和最终选择,给其自身提供一个情感抒发出口的同时也让人们更深刻的了解了鲁迅本身的思想内涵。

最后,鲁迅的作品一般言辞犀利且意义深刻。

鲁迅本身文学造诣颇深,正如其作品中每一个新的创作形式都体现出作者的独特用心一样,其作品当中的每一句话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作者经过周密的思考所得出的内容。

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中的语言大都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所作,因此内容丰富,语言凝练,反映作者深刻思想的同时又能直指当前政策和形势,体现出作者本人体察社会特征、能够深入剖析人民和社会等的特点。

当然,这些特点也成就了鲁迅作品当中人物形象鲜明,时代色彩浓郁等的特性,成就了鲁迅作品本身的极高辨识度,是鲁迅思想特征的集中表现体。

(李霞,2010)二、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概述“黑色家族”成员主要指的鲁迅笔下那些具有一定特色的,具备一定墨家侠客精神的人物。

他们有的可能以一身黑衣出现,有的可能不计自身得失,甚至有的可能在现世环境的影响下备受煎熬,但是他们都尽可能的坚持以生存为标准的奋斗精神,坚持反抗旧势力,具备积极实践革命事业的复仇式精神。

(钱理群,1999)具体的比如宴之敖、夏禹、墨子等等人物。

他们每个人都是鲁迅自身的真实写照,是他在生活和现实的多重打压下所磨砺出的反抗意志和反叛精神的主要表现体。

当然,更是作者本人所希望表现的,最能够激发个人意志的直接人物。

接下来,本文将从对这些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的研究出发,挖掘这一系列人物在具体的作品当中所展现的精神面貌和其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探讨其主要精神和具体的内涵代表义。

三、黑色家族外貌及性格特征一般来说,既然称之为“黑色”家族,这类人物就肯定跟“黑”这一色彩有着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就拿《铸剑》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来说,其平日身着便是一袭黑衣。

而在描写其外貌时,作者也采用了大量深色或者纯黑色来描述。

比如形容其所带的包袱、头发等时都用的是与黑色十分接近的“青色”;而在描写其脸部特征时,也着重突出其胡须和眼睛的颜色。

当然,其给别人的印象也是以“黑色”为主。

事实上,黑色本身代表着一种坚韧,代表着个人对于生活的不屈精神,更代表着作者自身内敛含蓄的性格。

当然,也代表着一种遮掩,可能作者塑造此类人物是为了掩盖其本身被人民现状或社会弊端所伤害的现实,或者掩盖其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努力却始终不被理解的悲哀感。

事实上,就黑色家族的表现来看,其之所以选择如此着装一方面可能是为了突出自身坚强的意志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用“黑色”这一混合色来遮掩自己本身被社会现实所击伤的灵魂,遮掩掉自身不被社会理解的悲哀,期望以坚强的外表塑造自身坚不可摧的形象,让人民信服也让自己信服。

另外,黑还有蓄势待发之意,作者常用黑色本身的沉重感和冷峻色彩给其小说中的人物增添更多的隐忍、复仇的个性。

《非攻》一文中所描述的墨子,《理水》中所描写的禹、《过客》里的主要人物过客等形象大都如此。

他们虽并不是都着黑衣,但是他们都有着与黑色相关的个性。

比如《理水》中的夏禹,作为中国引水第一人,他切实的将人民的利益为己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带动,帮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或者说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实践让人民了解更好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

当然,他也通过自身的实际经验和行动证明了自身想法的正确性。

在这部小说里,夏禹一开始可能是被人接受的,因为他默默无闻的为人民做了很多事且不求回报,这也十分符合当时中国革命者的形象和特征。

可是人民对于夏禹的理解最终被人民自身所曲解,不光将其默默无闻的作为变得更加功利和世俗,也让其成为了专制的又一表现工具,加重了其自身的悲哀色彩;《孤独者》里的魏连殳,整个人都比较瘦弱,但是他的那双黑漆漆的眼睛却成为了人物本身最大的闪光点,这双眼睛便是人物在受尽现实折磨之后,所有精神力的集中表现。

事实上,鲁迅曾表述“孤独者”本身就是鲁迅自己,他可能非常热衷于帮助别人,但是他自身又深刻的感觉的与社会的不相容,其妄求寻得一种平衡,希望从社会和自我的拉扯当中找到生活本身的现实意义。

他明白当前的现实不给他以及他爱的人任何活路,因此他需要不断的复仇,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生命本身的内涵,需要不断的正是自我和他人存在的价值,因此他在生活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社会现实的打磨推翻了自身之前所有的信仰,但是也正是这些被推翻的阻力让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社会与人民本身的劣根性,因此他需要重新找寻生命的定义,重新理解自我和社会的关系,重新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和意义;再如《奔月》里的主要人物后羿,作为中国射日第一人,后羿本身便给人一种憨厚、朴实、与现实不公做斗争的顽强而坚强的典范印象,而在鲁迅的笔下,后羿有着挺拔的身躯、锐利的目光,整个人周遭仿佛燃有黑色火焰,在衬托此人英武不凡、刚直不屈的形象的同时也塑造出了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