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的( B )法律,适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A、基本B、专门C、特殊D、根本2、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 )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促进经济发展”。
A、控制B、防止和减少C、预防D、降低3、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坚持“( D )”的方针。
A、安全生产重于泰山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C、管生产必须管安全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4、下列不属于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定权利的是( A )。
A、调整岗位权B、拒绝违章作业权C、建议权D、批评权5、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权提出(B )。
A、报告和检举B、检举和控告C、检举和揭发D、揭发和取证6、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一般事故隐患或者潜在危险因素的,应当立即(D )。
A、撤离现场B、停止作业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D、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7、“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宜,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 A )的立法目的。
A、《劳动法》B、《职业病防治法》C、《安全生产法》D、《工伤保险条例》8、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 B )。
A、给予劳动津贴B、定期进行健康检查C、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D、定期休假9、《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A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B、许可C、安全D、培训结业1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C )。
A、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B、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C、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D、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11、( B )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以济发展。
A、《劳动法》B、《职业病防治法》C、《安全生产法》D、《工伤保险条例》12、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提供(A )。
A、防护用品B、物质奖励C、表扬D、岗位津贴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必须依法参加( C )。
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工伤社会保险D、失业保险14、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 A )。
A、在本单位内公示B、在上级主管部门备案C、通知本人及家属D、向社会媒体公开1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C )。
A、安全学习B、职业培训C、职业健康检查D、参观工作场地16、职工发生工伤时,( A )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A、用人单位B、产生车间C、工段班组D、个人负责1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 )承担。
A、政府主管单位B、用人单位C、劳动者个人D、社会福利机构1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D )。
A、110B、上级安监部门C、上级主管部门D、本单位负责人19、国家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和产违法人员的有功人员,给予( D )。
A、宣传B、鼓励C、表扬D、奖励20、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C )。
A、安全检查机构B、安全培训机构C、应急救援组织D、心理咨询组织21、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调查处理必须坚持( C )不放过。
A、二B、三C、四D、五22、特种作业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独立性、二是( B )、三是特殊性。
A、未知性B、危险性C、重要性D、突发性23、特种作业人员(除危险化学品特种专业人员外)上岗的三个基本是( D )。
A、1年龄满16周岁,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身体健康B、1年龄满16周岁,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身体健康C、1年龄满18周岁,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身体健康D、1年龄满18周岁,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身体健康24、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有效期为(B )。
A、6年,每2年得审一次B、6年,每3年得审一次C、9年,每3年得审一次D、10年,每6年得审一次25、接受安全培训的主体人员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察员、生产管理人员、(C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其他从业人员,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
A、人力资源管理人员B、生产经营单位销售人员C、特种作业人员D、企业内机动车驾驶员26、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不少于(A )学时,其中实际操作时间为40学时,三年复审培训1次,复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
A、100B、148C、180D、18427、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三年复审培训1次,复训时间不少于( A )学时。
A、8B、20C、40D、6028、生的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所需经费按照《河北省在职职工教育条例》规定,教育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C )的标准提取,列入成本开支,保证有足够的经费用于安全生产培训。
A、0.5%B、1%C、1.5%D、15%29、特种作业人员考核不合格的学员,由培训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向考核部门申请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的,须(D )。
A、再补考一次B、行政罚款C、批评教育D、重新培训30、特种作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A )。
A、爱岗尽责、文明守则、安全为公、精益求精、好学上进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D、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二、判断题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即拿到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
()3、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4、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可以免于相关专业的培训。
(√)第二章焊接与切割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1、焊接按结合形式的不同分为对接焊缝、(B )、端接焊缝、塞焊缝、槽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焊缝的组合焊缝。
A、I形焊缝B、角焊缝C、封底焊缝2、对接焊缝开坡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焊透,保证良好的焊缝成形和内在(B)。
A、强度B、质量C、塑性3、坡口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板材(A)、焊接方法和工艺过程及经济合理性。
A、厚度B、质量C、力学性能4、坡口的加工(B),如平整度、直线度、尺寸精度等都影响焊缝的质量。
A、方法B、质量C、工时5、大型板件的U形、双面U形、带钝边的U形坡口,可用(B)加工。
A、剪板机B、刨边机C、车床6、表示焊脚尺寸的焊缝尺寸符号,其符号是(C )。
A、AB、BC、K7、表示坡口深度的坡口尺寸符号,以符号(A )表示。
A、HB、YC、Z8、不同厚度钢板对接焊时,对厚板削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避免接头处(C)。
A、产生较大变形B、产生严重焊接缺陷C、造成较大应力集中9、在面心立方晶格中,最密排的晶向是(C )。
A、100B、110C、11110、硫易引起(B)现象。
A、冷脆B、热脆11、强化金属材料有不同的手段,其考虑的出发点都在于(C )。
A、使位错增殖B、制造无缺陷的晶体C、使位错适当的减少12、固常溶体的晶体结构(D)。
A、与溶剂的相同B、与溶质的相同C、与溶剂、溶质的都不相同D、是两组元各自结构的混合13、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A)。
A、越低B、越高C、不变14、金属化合物的特点是(C )。
A、高塑性B、高韧性C、高硬度15、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A )。
A、强度B、硬度C、塑性D、弹性16、优质钢的含硫量应控制在(C )范围内。
A、0.06%—0.05%B、0.05%—0.035%C、0.035%—0.02%D、0.02%—0.015%17、钢的低温回火的温度为(D )。
18、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B )。
A、均匀的基本组织B、均匀的A体组织C、均匀的P体组织D、均匀的M体组织19、钢的高温回火温度为(A)。
A、500℃B、450 ℃C、400℃D、350℃20、钢的中温回火温度为(A )。
A、350℃B、300 ℃C、250℃D、200℃21、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C )。
A、随炉冷却B、在油中冷却C、在空气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二、判断题1、疲劳强度是表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
(X )2、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件,考虑机械性能的指标主要是疲劳强度。
(X )3、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4、钢中的含硫量增加,其钢的热脆性增加。
(√)5、钢中的含磷量增加,其钢的冷脆性增加。
(√)6、完全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一定的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X )第三章焊接、切割安全用电一、单项选择题1、焊接切割设备其空载电压一般都在(C )V。
A、16—25B、24—36C、50—90D、90—1102、按我国颁布的《低压电路接地保护导则》中规定:正常情况下,人体工频安全电压上限值(A )V。
A、50B、36C、25D、2.53、人体浸于水中的安全电压为(D)V。
A、50B、36C、25D、2.54、体显著淋湿状态下的安全电压为(C )V。
A、50B、36C、25D、2.55、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值约为(D)Ω。
A、80B、1000C、1000D、17006、凡高度不足2.5m的照明装置、机床局部照明灯具、移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如手电钻)以及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其安全电压可采用(B)V。
A、50B、36C、24D、127、凡工作地点狭窄、工作人员活动困难、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或金属结构(如在金属容器内),因而存在高度触电危险的环境以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则应采用的安全电压为(D)V。
A、50B、36C、24D、128、一般成人的平均感知工频电流为(A )mA。
A、1B、10C、50D、1009、一般成人的摆脱电流为(B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