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钻具分级使用技术规定

19钻具分级使用技术规定

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钻具分级使用技术规定文件编号:CNPC-GWDC-ZJ/WD19-2013版本/修改状态:B/0编校:审核:批准:发放编号:2013-04-30 发布2013-04-30 实施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具公司发布目录方钻杆技术规定———————————————————————————2 钻杆分级技术规定——————————————————————————3 加重钻杆分级技术规定————————————————————————6 钻铤、无磁钻铤、螺旋钻铤分级技术规定————————————————7 钻具各级别适用井深—————————————————————————9 钻具的选择—————————————————————————————10 检验方法及步骤———————————————————————————12 附录:钻具各种常用数据表——————————————————————13钻具分级使用技术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钻井用钻杆、对焊钻杆、加重钻杆、钻铤的分级与使用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钻具公司企业内部现有各种规格钻具的分级。

2 引用标准SY/T 5369-94 石油钻具的使用与维护方钻杆、钻杆、钻铤SY/T 5956-2004 钻具报废技术条件SY/T 5824-93 钻杆分级检验方法SY/T 5146-2006 整体加重钻杆SY/T 5144-2007 钻铤SY/T 6288-2007 钻杆和钻铤的选用做法3 方钻杆技术规定3.1 方钻杆表面不应有裂纹、结疤、剥层,不允许在表面焊补缺陷或焊标尺。

3.2 5-1/4″方钻杆对边宽不得大于136mm。

3.3 管体方部和圆角要平整。

3.4 表面磨损后,大于或等于5-1/4″(133.4mm)的方钻杆其对边宽减少量不得大于12mm;小于或等于4-1/4″(108mm)的方钻杆其对边宽减少量不得大于8mm。

3.5 方钻杆螺纹、台肩使用标准与钻铤相同。

3.6 方钻杆扭曲后应用套筒量规检查。

见以下套筒量规尺寸表:表1 方钻杆套筒量规尺寸(单位:mm)3.7 方钻杆直线度不得超过下表规定范围。

表2 方钻杆允许直线度 (单位:mm )3.8 方钻杆本体折断或弯曲无法校直、有刺穿、水眼堵塞无法通开、经无损探伤有裂纹的应予报废。

3.9 方钻杆应对加厚部位、驱动过渡段和螺纹进行无损探伤,探伤周期1000±100小时。

3.10 方钻杆公接头长不得少于160mm ,母接头长不得少于180mm 。

3.11 方钻杆公接头外径限定尺寸。

表3 方钻杆公接头外径限定尺寸4 钻杆分级技术规定钻杆探伤检验分级参照SY/T5824-93标准,结合钻具公司现有钻杆状况执行企业内部标准,287英寸及以下钻杆参考SY/T5824-93标准按钢级分类。

4.1 钻杆分级技术规定表4 5英寸(127mm )钻杆分级数据表表5 521英寸(139.7mm )钻杆分级数据表表6 321英寸(88.9mm )钻杆分级数据表4.2 小钻杆检验技术规定表7 321英寸E75及以下钻杆磨损后的最小尺寸数据表4.3 对焊钻杆分级技术规定表8 对焊钻杆分级数据表4.4 钻杆接头体长度最小值技术规定表9 钻杆接头体长度最小值标准4.5 管体外伤及内外腐蚀坑4.5.1 一级:管体外部凹伤、压痕、缩颈、变粗、卡瓦损伤及其直径减小不得超过公称外径的3%;刻痕、铲凿其深度不超过平均临界壁厚的10%,内外腐蚀坑其剩余壁厚不小于同尺寸的最小壁厚值。

4.5.2 二级:管体外部凹伤、压痕、缩颈、变粗、卡瓦损伤及其直径减小不得超过公称外径的4%;刻痕、铲凿其深度不超过平均临界壁厚的20%,内外腐蚀坑其剩余壁厚不小于同尺寸的最小壁厚值。

4.5.3 钻具管体内外腐蚀的判定,原则上按SY/T5824-93《钻杆分级检测方法》表2执行,对于部分管体腐蚀面积大坑又较深,影响使用的视情况降级使用。

4.5.3.1管体内壁必须逐根检查腐蚀情况,发现内涂层脱落已形成腐蚀坑的,必须设法测量坑深,当坑深大于1.8mm应判为三级,小于或等于1.8mm应判为二级,小于1.0mm判为一级,两端0.8m以内坑深超1.0mm判为三级。

4.5.3.2 外表腐蚀坑深大于 2.3mm判三级,大于 1.4mm判二级,小于或等于1.4mm判一级。

4.5.3.3 大面积腐蚀坑是指互相贯通,呈块状,其宽度大于15mm、深度大于1.5mm,周向长超过圆周1/2判三级,坑深小于1.5mm,周向长小于圆周1/2判二级,坑深小于1.0mm,周向长小于圆周1/2判一级。

4.5.3.4 腐蚀坑较密集,但未相互贯通,也未成块,间接形成轴向长大于300mm,宽大于30mm,坑深大于1.8mm,判三级,小于或等于1.8mm判二级,小于1.0mm判一级。

4.6钻杆允许直线度表10 钻杆允许直线度单位mm4.7 钻杆螺纹台肩技术规定4.7.1接头螺纹密封台肩因粘接或碰撞呈凸凹不平状,用专用工具修磨时,内外螺纹的台肩面最大修磨量应小于0.8mm,修磨后,修磨面应从里向外连续完整,修磨后环形面宽,对于钻杆应大于标准面宽的60%;其余部分允许有不影响密封的个别凹痕、划痕;修磨面与螺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5mm;平面度公差为0.2mm.4.7.2台肩面必须平整无毛刺,如遇有飞边毛刺、金属堆积物等不平者可用平挫将其沿圆周挫平。

4.7.3 台肩面在满足最小宽度要求下,其余部分允许有不贯通的划痕、磨痕或弧形凹痕,但深度不得超过0.5mm,宽度不得超过1.5mm。

4.7.4 螺纹正常磨损后,剩余牙顶宽度小于表18的规定必须修扣。

磨尖牙数不超过4扣。

4.7.5 螺纹粘扣、严重腐蚀或有泥浆刺痕的必须修扣。

4.7.6 外螺纹轻度外伤,可用三角锉刀修复,其缺陷长度不得大于10mm深度不得超过原扣得1/3,连续缺损不得超过2扣。

4.7.7 内螺纹镗孔处因撞击等原因径向变形,镗孔大端直径不得超过±1.5mm,对于2-3/8″、2-7/8″钻杆和3-1/2″钻铤不得超过±1.2mm。

4.7.8 发生外螺纹伸长,当外螺纹螺距伸长量在50.8mm内超过0.15mm必须修扣。

4.8钻杆报废的判定:参照钻具报废标准。

5 加重钻杆分级技术规定5.1 一级加重钻杆(新加重钻杆及接头外径和管体外径符合下列要求)表115.2 二级加重钻杆(接头外径和管体外径符合下列要求)表125.3 三级加重钻杆表135.4 对焊加重钻杆分级技术规定:表14 对焊加重钻杆分级数据表5.5加重钻杆直线度全长不得超过5mm.5.6 加重钻杆公接头长不得低于180mm,母接头长不得低于200mm。

6 钻铤、无磁钻铤、螺旋钻铤分级技术规定6.1钻铤分级数据表表15a 经过多次修复的无磁钻铤长度在8~8.5米之间(单根长度不足应对接,但不得超过9.5米)。

其他钻铤长度不小于8.2米。

b 螺旋钻铤公母扣密封端面距螺旋终止端面不能小于200mm,否则报废。

c 当钻铤外径均匀磨损到小一级别钻铤外径且其内径与小一级别内径相同时,应将螺纹改为小一尺寸螺纹,该钻铤按小一尺寸钻铤使用。

钻铤只允许减小一次尺寸,允许减小尺寸的钻铤见表中带“﹡”者。

6.2钻铤工作参数表16 钻铤尺寸及工作参数(单位:mm)6.3 钻铤允许直线度表17 钻铤允许直线度单位:mm6.4、钻铤螺纹台肩面如因粘接或撞击呈凸凹不平、在靠内沿处应保持完好;其保持完好部分应达到表16数值的75%以上;凡凸出处必须磨平。

6.5钻铤螺纹台肩宽度不小于表16的规定。

6.6钻铤管体伤痕不超过表16的规定。

6.7钻铤螺纹磨损后用梳齿规检查,磨损量不得超过表18所列的尺寸。

表18 钻具接头螺纹正常磨损允许量单位: mm6.8 螺旋钻铤两端大钳空间圆柱部分长:公接头端不得低于180mm,母接头端不得低于200mm。

7 钻具各级别适用井深7.1.钻杆分级别适合井深表197.2.对焊钻杆分级别适合井深7.3.加重钻杆分级别适合井深7.4 对焊加重钻杆分级别适合井深7.5、钻铤分级别适用井深7.6特殊工艺井使用高一级别钻具或新钻具。

8 钻具的选择8.1 钻杆的选择8.1.1 钻杆钢级的选择:在选择钻杆时,必须遵循在安全的基础上减低成本的原则。

在低级钢能够满足钻井工程需要时不宜选择高级钢。

8.1.1.1 完井深度在3200m以内时,应选用E级钻杆或对焊钻杆。

8.1.1.2 完井深度在3200m~4500m时,应选用G级钻杆或G级钻杆加S级钻杆的复合钻柱。

8.1.1.3 完井深度超过4500m时,应选用S级钻杆或G级钻杆加S级钻杆的复合钻柱。

8.1.1.4 含HS腐蚀介质环境钻井用钻杆的选择,应在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尽2量选用低级钢,也可选用非API标准系列特殊钢级的抗硫钻杆。

8.1.2 钻杆规格选择8.1.2.1 在选择钻杆规格时,应根据钻井方式、井深结构及管理水平,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钻柱循环水力损失的钻杆。

8.1.2.2 在井眼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直径较大的钻杆,推荐使用上部大规格钻杆、下部小规格钻杆的复合钻柱。

如对于660.4mm,508mm,374.7mm的井眼,应选用139.7(5½")钻杆,甚至可选用更大规格的非标准钻杆。

8.2 钻铤的选用8.2.1钻铤尺寸的确定.表24 钻头直径与对应的钻铤尺寸8.2.2 在190.5mm(721in)以上的井眼中,应采用复合(塔式)钻铤结构,但不同外径相邻两段钻铤外径差一般不应大于25.4mm(1in),其最上一段钻铤外径等于或接近于相连接的钻杆或加重钻杆接头外径,否则应以转换接头进行过渡。

8.3 螺旋钻铤的选用8.3.1 为有效防止软地层钻井时的压差卡钻,提高钻井液上返时携带岩屑的效果,可选用螺旋钻铤。

螺旋钻铤的重量比同规格普通圆柱钻铤的重量减轻约4%。

8.3.2为了保证螺旋钻铤在使用过程中的修复螺纹量的要求,两端不开槽部分长度可适当放宽,并要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9 检验方法及步骤9.1 准备工作9.1.1 将待检钻杆除去护箍,清洁管体内外表面和接头,特别要彻底清洁螺纹和台肩部位。

9.1.2 将钻杆按内螺纹接头在管架上排齐,管架高度是操作方便而定。

9.2 接头检验9.2.1 测定接头外径在距内、外螺纹密封台肩面25mm处,沿圆周方向每隔120°测量一次外径。

所用量具示值精度0.5mm。

9.2.2 测定内螺纹台肩面最小宽度沿圆周方向每隔120°测量一次台肩面最小宽度,取最小值,如有偏磨可直接量取最小值。

所用量具示值精度0.1mm。

9.3 管体检验9.3.1 管体整体探伤,根据用试块设定的分级标准,电脑会自动显示钻杆管体分级,并要在内外表面最大腐蚀和磨损处用测厚仪测量最小壁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