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红楼梦》中的经济

浅谈《红楼梦》中的经济

浅谈《红楼梦》的经济环境艺术设计戴安琪20120902070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同时伴随着文化娱乐业的迅速发展,文学创作似乎亦无法停留在原本那片纯净、静谧的空间中“安贫乐道”了。

更随着经济发展的一步步前进,对于文学创作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也愈演愈烈,由“文学是否能商业化”开始演变成,“如何在商业化中更好地保持文学性”的争论。

这也就从一些方面反映出,文学作品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同时文学作品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也愈来愈明显。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最高峰,问世以来,倾倒众人,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社会上就流行着“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时至今日,《红楼梦》历久弥香,仍然受到无数人的喜爱,并且在民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情结。

各种围绕《红楼梦》的“红学”研究、展演出版、影视旅游等产业也随之应运而生。

这种情结使得任何关于《红楼梦》的“风吹草动”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能得到全民范围内的关注。

市场经济激烈的今天,能引起人们关注的《红楼梦》本身已远远超出了一部小说的概念,已然成为一个极具商业价值的文化品牌。

本文主要是从红楼梦的商业价值入手,通过阐述《红楼梦》品牌价值,以及社会市场经济给《红楼梦》带来的影响,来论证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学作品对经济效益是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的。

以期能通过这种论述,在经济利益与文学创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性的立场,说明二者还是可以彼此联系、达成妥协的。

关键词:《红楼梦》品牌经济文学作品影响正文一、《红楼梦》的产业《红楼梦》究竟相关多少产业?围绕着《红楼梦》阅读、“红学”研究、影视剧等文化产品的消费,在中国的学术生产和大众消费中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经济链:从各种文化活动、学术会议、出版,到影视、旅游甚至餐饮,涉及到了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本书、一个文化品牌产生了一条十分巨大的产业链条并获得了十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红楼梦研究“红学”是一门独特的学问。

古今中外,围绕文学作品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很多,但是,单单通过研究一部作品就能开创一门大学问、形成一项大产业、吸引无数研究者,并且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的,绝对只有《红楼梦》。

爱好者们对《红楼梦》存有诸多疑惑,红学家们倾数载之所学为之“传道,授业,解惑”,既满足了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此作为职业也是理所应当。

从《红楼梦》中受益的还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红学研究机构群。

1979年成立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是红学研究的权威机构,1980年成立的中国红楼梦学会是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举办过多次国际性的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该学会成立以后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分会,一些高校也纷纷成立分会,定期举行活动并印行交流刊物,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红学研究网络。

近年来,《红楼梦》能够得到广泛普及和受到热切关注,与学会开展的各种活动不无关系。

可见,围绕着红楼研究,已经逐步形成了从各种研究方向及流派、大批的职业化研究者到体系化的专门研究机构,再到各种文化活动和学术会议的庞大“红学产业”,这之间牵涉的学术利益和经济利益难以计数。

(二)红楼梦出版物并且,红学的兴盛直接促成了大批研究成果的问世,这又给出版商们带来了无限商机。

作为一部古典的文学作品,《红楼梦》这本小说本身在出版发行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事实证明,老旧的文学思想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需求。

事实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进入90年代之后,中国文学表现为一种无序、无主潮的时期”。

而在当时发篇稿子的稿酬只有2至8元人民币,作品的发表因为当时的报纸大多版面不多而变得愈加困难。

本已有限的版面中,副刊的文学版就更稀缺了。

1《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文学,就站在了经济与文学冲突的风口浪尖。

据一位出版界专业人士估计,各个出版社出版的不下几百种版本的《红楼梦》至今全球发行应该有上亿册之多,产值至少有几十亿元。

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古1宋慧敏:《当文学创作遭遇市场经济》载于《钱经》杂志2008年第8期典读本自1982年到现在已经卖出370万册,中学生读本的《红楼梦》自2000年到现在已经卖出了45万册。

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红学著作在近几年更是全线“飘红”,光一位周汝昌,他的《红楼夺目红》自2003年出版后就印了10次、卖了10多万册,而他本人近几年来推出的红楼著述也有近10种之多.其他新、老红学家,专业的和业余研究者的红学著作说是铺天盖地而来也不为过,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有些研究成果已从古典文学的云端降落到畅销书架、甚至混迹于盗版书摊之中。

很多作家看到这一文学现象时,就简明扼要地指出说:我想和享乐比起来还是贫穷对我们的伤害更大一些。

2“一切产品、活动、关系可以同第三者,同物的东西相交换,而这第三者又可以无差别地同一切相交换3。

”获取经济利益已成为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人们致富的欲望本身。

而当人们有了欲望,这种欲望便足以再发展演变成一种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

换言之,经济利益就成为了一种激励的人追求财富的动力。

在文学创作上,经济利益的激励作用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近年来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网络付费阅读的兴起与经营模式的成熟。

在2003年CCTV百家讲坛上,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的讲座不仅为央视赢来收视率,也在互联网上赚足了点击率,而且讲座被制作成6盘DVD,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

尽管刘心武的“红学”研究遭到了众多红学专家的口诛笔伐,但是凭借新奇有趣、怪诞迷离、生动通俗的故事讲解,还是博得了众多读者的拥戴。

当刘心武走下荧屏,推出了根据同名电视讲座内容整理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二)红楼梦的影视创作自上世纪20年代梅兰芳的经典戏曲影片《黛玉葬花》拍摄以来,围绕《红楼梦》的影视创作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自然是由于《红楼梦》本身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但商家更为看重的恐怕是其广受关注的品牌影响力和潜藏的巨大商业价值。

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制片商开始关注《红楼梦》这座掘之不尽的“大金矿”。

前几年,北京电视台重拍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消息一经传出,便成为全2张浩、梁晓声、汪兆骞《读书与文学创作――梁晓声讲座实录》2003年7月13日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9页。

国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文化事件。

而重拍的启动工作又以全球海选“红楼梦中人”的形式拉开帷幕,据“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透露,自2006年8月21日网站开通至2007年4月1日上午9点,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的累计访问量已突破2.8亿,日访问量103.3万。

进入全国总决赛的69位选手截止到2007年3月30日中午12点共获得293万票,日投票量最高达144万,其火爆程度比05年的“超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文化的名义、《红楼梦》的知名度、“超女”的形式进行的此次选拔“红楼梦中人”的活动,的确在形态上集合了我国当下电视节目前沿形态之大成。

与1987年拍摄红楼梦海选不同的是,新版红楼梦海选借助互联网、广告等优势将触角伸向全球,大大提高了此番活动的人气指数,整体节目采用由商家冠名、电视直播、短信投票等商业化运作方式,使《红楼梦》未拍先火。

(三)《红楼梦》旅游产业伴随着红楼研究的热闹、红楼出版的兴盛和红楼影视的火爆,在红楼旅游方面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拍摄87版电视剧《红楼梦》而兴建的北京“大观园”和河北正定的“荣国府”,早就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类似主题公园的地方;北京、南京、辽阳等地纷纷以曹雪芹故居的名义相继建立曹雪芹纪念馆,李奉佐的红学专著《曹雪芹祖籍铁岭考》一出,铁岭县腰包镇政府即大力招商引资,欲开发曹雪芹故里旅游项目。

上海也建有大观园,可与北京之大观园相媲美,就连长白山也与《红楼梦》里的大荒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凡此种种不可尽述。

可见,作为地方的旅游资源,曹雪芹及其《红楼梦》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仅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作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遗留下来的“产物”,大观园当初是由红楼梦剧组投资75万元兴建的。

1987年9月30日开园之后,大观园便以门票为支撑,用市场的形式滚动开发,门票虽从最初的1元逐渐涨到现在的40元,但仍能吸引众多的游客。

特别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海选的消息传出以来大观园的门票收人更是暴涨,据统计,2005年7月至8月票价共销售72万元,2006年7月至8月票价销售竟达182万元,比2005年同期净增110万元。

按照世界园林史的发展,主题公园的“寿命”一般都是5到7年,大观园能正常运转到现在,除了靠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红楼梦》名声在外的品牌影响力。

在红楼旅游方面,虽然很多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做了一些开发,但是资源仍然缺乏有效整合。

早在几年前,就有台湾商人要到大陆来开发“红楼之旅”路线,想把国内与《红楼梦》有关的旅游景点全部“一网打尽’,但是至今没有落实,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在其他方面,诸如有人提出的举办红楼饮食文化节、红楼十二金钗模仿秀、红楼年度绘画比赛等活动,开办红楼梦礼品店、红楼梦书店等创意都有可取之处。

(三)游戏动漫产业《红楼梦》在网络游戏、动漫、旅游线路等方面仍有无穷的开发潜力。

在红楼游戏方面,目前,关于《红楼梦》及其十二金钗的单机版或网络版游戏,都已经有了一些,但是大都做工粗糙、情节简单,甚至有些还是色情游戏,严重损害了《红楼梦》的艺术形象。

《红楼梦》作为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里面不仅有众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新奇有趣的故事情节,还有涉及到诗词、饮食、园艺、建筑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如果能以《红楼梦》人物和情节为游戏背景,强调个性化和生活化,把一般游戏的打斗场面换成益智类游戏,只要能够得到合理开发,《红楼梦》游戏还是很有市场前景的。

据悉,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三部一一《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已遭日本游戏企业抢注,仅《红楼梦》幸免,中国的游戏企业也应该从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角度做一些考虑了。

在红楼动漫方面,近年来,电视剧版、电影版、戏曲版、歌舞版等各种版本《红楼梦》频繁推出,却独独不见动漫版的《红楼梦》,让不少动漫爱好者感到遗憾。

在当前国内动画片生产总最严重不足、新的动漫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出台的形势下,如果能够创作出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精品动漫版《红楼梦》,并充分利用《红楼梦》的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将大有作为。

(四)红楼梦产业开发趋势总之,只要有好的创意,红楼“梦”就能一直做下去。

斗胆盗用鲁迅的一句话:《红楼梦》里的创意,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总还是有的。

红橄“梦”未完尽管几十年来围绕《红楼梦》品牌的产业开发已几近创意之能事,但是,商家们的红楼金“梦”还远远没有做完,《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但是近几年针对其品牌进行的产业开发却透着浓郁的商业气息,有的已经脱离了其作为文化品牌的本来意义,在商业利益的诱使下,单纯的离奇搞怪、哗众取宠,沿着庸俗的道路越走越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