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医学]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

[基础医学]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

EGF:表皮生长因子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特性
内源性 配体 结构
跨膜区 段数目
功能 细胞 应答
离子通 道受体 神经递质
寡聚体形 成的孔道
4个
离子通道 去极化与
超极化
三种膜受体的特点
G-蛋白偶联受体
单次跨膜受体
神经递质、激素、趋化因子、 外源刺激(味,光)
③PIP3的靶分子是蛋白激酶B
3.气体第二信使 (1)NO
H2N
+
NH2
NH
NO合酶
+
H2N COO-
精氨酸
H2N O NH
+ NO
+
H2N COO-
胍氨酸
NO作用
受NO激活和抑制的酶和蛋白质 酶和蛋白质
激活
ADP-核糖转移酶,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环氧化酶
抑制 细胞色素,顺乌头酸酶,质子ATP酶,运铁
激活或抑制
蛋白,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脂加氧酶
氨基的亚硝基化,巯基的亚硝基化
(2)CO
HO1:也称之为热休克蛋白32(HSP32 ) 作用:
催化CO生成 催化产物(铁蛋白、CO、胆红素)在氧化应 激中起着保护组织细胞的作用 。 上调内质网Fe2+通道,促进胞内Fe2+泵出 。 抑制卡波西肉瘤的生长
4.蛋白质分子
径 cytC、caspase







节 (2)FasL途径指标
不 完
和方法均单一
用 靶 点




(3)survivin无 设
上下游分子设计 计
BCL-2,Bax bclx

不足之处:
SH结构域:Src同源结构域”(Src homology domain)的缩写
能够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残基紧紧结 合,形成多蛋白的复合物进行信号转导。
SH2结构域含有约100个氨基酸残基,中间一段为反 平行β-片层,两端各一个α-螺旋 SH2结构域特异性地识别配基上磷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酪氨酸残 基及其c端的3~5个氨基酸残基。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单体
具有或不具有催化活 性的单体
7个
1个
激活G蛋白
激活蛋白酪氨酸激酶
去极化与超极化调节蛋白质功 调节蛋白质的功能和
能和表达水平
表达水平,调节细胞
分化和增殖
(二) 胞内受体
1.基本结构
3. 2.
1.


组 化
(1)方法单一



(2)表达定位描述 ,
途 (1)线粒体途径 未
★(二)衔接蛋白分子的基本特征
(1)无酶活性、亦无转录活性;
(2)含有保守结构域;如SH2,SH3等 (3)与其他蛋白形成信号转导复合物
(signaling complex)发挥作用。
(三)衔接蛋白分子的分类
1.胞浆内衔接蛋白(cytoplasmic adapters) 肉瘤衔接蛋白、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 Grb2相关衔接蛋白(Gads)等;
如,第三信使:是涉及胞浆的信 息分子在细胞核内的信息及其调 控。

配体+膜受体 第二信使
特定激酶激活
第 三 信 使
5.Ca2+
特定核蛋白磷酸化 靶基因转录
五、衔接蛋白与信号转导复合物
(一)定义 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 adaptin )
连接上游信号转导分子与下游信号转导 分子的接头,参与信号转导分子的联动和 协同的含有组件结构域的蛋白质分子 。
• 含有SH2结构域的蛋白也常常含有SH3结构 域。
• SH3能够识别富含脯氨酸和疏水残基的特 异序列的蛋白质并与之结合,从而介导蛋白 与蛋白相互作用。
• 富含脯氨酸的残基(共约10个氨基酸), 核心部分为PXXP(X为除半胱氨酸之外的 任一氨基酸)。
SH2结构域
SH3结构域
• SH2结构域: 配基序列 • I类: 酪氨酸-亲水-亲水-疏水; • II类:酪氨酸-疏水--X--疏水。
diphosphate,PIP2) • 肌醇-1,4,5-三磷酸(Inositol-1,4,5-triphosphate,IP3)
(2)产生与降解
磷脂酶C
(3)作用
① IP3调控钙离子通道
IP3 + IP3受体 钙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内钙释放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增加
② DAG和钙离子激活蛋白激酶C
AC
GC
鸟苷酸环化酶
(2)作用
①激活蛋白激酶A或G ②别构调节离子通道活性; 如:•视杆细胞膜上富含cGMP-门控阳离子通道
•嗅觉细胞核苷酸-门控钙通道
2.脂类第二信使
• (1)种类
• 二脂酰甘油(diacylglycerol,DAG) •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 • 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 •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 • 4-磷酸磷脂酰肌醇(PI-4-phosphate,PIP) •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4,5-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及其作用
四、第二信使
(一)第二信使具备的特征 1.浓度或分布在细胞外信号的作用下发生迅速改变; 2.其类似物可模拟细胞外信号的作用; 3.阻断该分子的变化可阻断细胞对外源信号的反应。 4.作为别位效应剂在细胞内有特定的靶蛋白分子。
(二)种类 1.环核苷酸第二信使 (1)产生与降解
2.跨膜衔接蛋白(transmembrane adapters) 存在膜上胆固醇/鞘脂类构成的独特的脂筏
微结构域中。
六、 细胞受体
(一)膜受体
1.环状受体 (配体依赖性离子通道受体)
2.G蛋白偶联受体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GPCRs)
3.单个跨膜α螺旋受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