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网络。
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通信子网: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讯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业务。
资源子网:由各种主机、外设、软件与信息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制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分布式系统: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公用数据网:由邮电部门或通信部门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广播网络:网络中的计算机或设备使用一个共享的通信介质进行数据传播,网络中的所有结点都能收到任一结点发出的数据信息。
点—点网络:是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一条物理线路连接的网络。
四、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四个阶段:1)远程联机阶段2)互联网络阶段3)标准化网络阶段4)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远程特点:系统中只有一个计算机处理中心,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主计算机负担过重,终端独占线路,资源利用率低。
互联特点: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通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呈现出的是多台计算机处理中心的特点。
标准化网络阶段: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阶段: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 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和协议的管理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资源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道资源;2)网络通信;3)分布式处理;4)集中管理;5)均衡负载5、计算机网络硬件包括哪些?主计算机、网络工作站、网络终端、通信处理机、通信线路、信息变换设备6、计算机网络软件包括哪些?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网络应用软件7、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等。
它主要包括网络中所有的主计算机、I/O设备和终端,各种网络协议、网络软件和数据库等。
而“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它主要包括通信线路(即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如网络接口设备、通信控制处理机、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网关、调制解调器和卫星地面接收站等)、网络通信协议和通信控制软件等。
在局域网中,资源子网主要由网络的服务器、工作站、共享的打印机和其他设备及相关软件所组成。
通信子网由网卡、线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和相关软件组成。
在广域网中,通信子网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即节点交换机)及其运行的软件、集中器等设备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
资源子网由上网的所有主机及其外部设备组成。
另外,通信子网又可分为“点—点通信线路通信子网”与“广播信道通信子网”两类。
广域网主要采用点到点通信线路,局域网与城域网一般采用广播信道。
由于技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上出现了两个分支:一类基于点—点通信线路,另一类基于广播信道。
基于点—点通信线路的广域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与协议的研究开展比较早,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协议与标准。
而基于广播信道的局域网、城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研究相对比较晚一些。
8、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局域网特征:传输速率高:一般为1Mbps--20Mbps,光纤高速网可达100Mbps,1000MbpS;支持传输介质种类多;通信处理一般由网卡完成;传输质量好,误码率低;有规则的拓扑结构。
城域网特征:传输速率高;用户投入少,接入简单;技术先进、安全。
广域网特征:覆盖的地理区域大,通常在几公里至几千、几万公里,网络可跨越市、地区、省、国家、洲洋乃至全球;广域网连接常借用公用网络;传输速率比较低,一般在64kbps-2Mbps,最高可达到45Mbps,但随着广域网技术的发展,广域网的传输速率正在不断地提高,目前通过光纤介质,采用POS(光纤通过SDH)技术,使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甚至更高;网络拓扑结构复杂。
9、计算机网络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0、全球有哪些重要的标准化组织?国际组织与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美国组织与机构:美国国家标准局、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欧洲组织与机构: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欧洲电信标准机构中国国家标准局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2.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3.电路交换:两台计算机进行通讯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路连接的方法4.数据报: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5.虚电路: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预先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6.单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7.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8.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9.帧中继交换:一种简化了可靠性传输和差错控制机制,从而获得良好性能的快速交换技术10.差错控制技术:把差错控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四简答1.试举例说明信息、数据与信号之间的关系信息指那些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可被感受的声音、文字、图像、符号等所表示的某一特定事物的消息、情报或知识。
数据是传播信息的实体。
信号是数据的具体物理表现形式,他具有特定的物理描述。
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等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双绞线:应用最广泛、使用时间最长、价格最低廉,电磁干扰最小同轴电缆:抗干扰性强,而且支持多点连接,但无力可靠性弱光纤:传输频带宽、线路损耗低、传输率高、抗干扰性强、抗化学腐蚀能力强3.同步传输有哪几种类型?异步传输有何特点?二者有何区别?两种:1)位同步2)字符同步异步传输的特点:每个字符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发送,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因而实现比较容易。
区别:同步传输对线路要求高,传输效率要比异步传输效率高。
4.控制字符SYN的ASII码编码为0010110,请画出SYN、NRZ、曼彻斯特编码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4种编码方法的信号波形。
5.什么是载波?在数据传输中起什么作用?载波:可通过调制来强制它的某些特征量仿随某个信号的特征值或另一个振荡的特征值而变化,通常是周期性的电振荡波。
6.请说明脉冲编码调制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39页7.在广域网中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快速交换)、A TM信元交换8.在数据传输中,为什么采用多路复用?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MultiplexiI1g)。
采用多路复用技术能把多个信号组合起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在远距离传输时可大大节省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费用。
9.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差错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差错?70页数据在信道上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线路本身的电气特性造成的随机噪音、信号衰减、频率和相位的畸变、噪音的干扰、相邻线路间的串扰及外界的干扰等,通信线路上的数据信号与干扰信号叠加在一起,会造成接收端接收到发生差错的数据。
10.某一个数据通信系统采用CRC校验方式,并且生成多项式G(X)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01,目的结点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111001(含CRC校验码),请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差错?为什么?第三章一、名词解释OSI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通信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层次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数据链路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得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的层次网络层: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传输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的层次应用层: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次子网:将网络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逻辑网络子网掩码:实际上是一个与IP地址等长的二进制编码四、简答1.举例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
乘车协议:车进站,请扶好站稳。
请您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请自备零钱,自觉投币。
持IC卡的同志,请主动刷卡。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老年人受到保护,儿童受到爱护,残疾人受到帮助,请您主动让座给需要帮助的乘客。
2 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有什么好处各层次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以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3 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进行层次划分的原则确保功能独立性;确保功能交互性;确保功能灵活性;有利于促进标准化;便于改变层次结构4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传输过程A.当系统A要与系统B通信时,需要将系统A中的应用进程pa送达应用层。
在将应用进程p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构成应用层的PDU,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再传输到表示层。
B.表示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组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形成本层的PDU向下层传送。
依次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
C, 传输层接收到数据单元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组成传输层的服务数据单元,也被称为“报文”D.传输层的报文传送到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传输层的长报文将被分为多个较短的数据字段,加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就构成了网络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它被称为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