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含答案

练习:
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大米酿酒 B .菜刀生锈 C.湿衣晾干 D .食物腐败
2.下列变化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是(2003年,甘肃省) ( )
A .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变成粉末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
C .露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变质
D .常压下,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3.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2003年,贵阳市) ( )
A.氧气 B .氢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2003年,安徽省) ( )
A.医用消毒酒精 B .生理盐水 C.清新的空气 D.蔗糖
5.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

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2003年.南通市) ( )
A.氮气 B .氧气 C.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6.空气中一般不含的气体是(2001广东省) ( )
A .氮气
B .氢气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7.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

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2003年,辽宁省) ( )
A.煤炭燃烧 B .燃放烟花 C.光合作用 D .汽车尾气
8.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2003年,武汉市) ( )
A.氯化钠 B .冰水 C.高锰酸钾 D .稀硫酸
9.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
A.颜色 B .状态 C.硬度 D .可燃性
10.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
A.木炭 B .硫粉 C.铁丝 D .红磷
1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分离液态空气 B .加热高锰酸钾
C .加热氯酸钾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B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C .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D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13.存放一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 ( )
A.瓶口朝下,盖上玻璃片 B .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
C.瓶口朝上,盖上玻璃片 D .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
1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里,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高温点燃点燃加热
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15.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_____;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____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____。

16.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

白糖会慢慢熔化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会逐渐变黑,并闻到一股焦味,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变化。

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沸腾B.湿衣物凉干 C.食物腐败D.气球充气澎胀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2003广东省)( )
A.啤酒B.鸡汤C.合金D.蒸馏水
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放出大量的热B.看到耀眼的强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 D.镁带消失
4.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5.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中的一种气体。

用一根燃着的
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
6.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不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应选( )
A.木炭B.红磷C.硫 D.铁丝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 A.木条B.硫C.铝D.磷
8.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化铝B.五氧化二磷C.硫磺D.二氧化碳
9.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难溶于水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液化时变为淡蓝色D.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10.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 )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
11.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12.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______;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13.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了一种___色的固体。

14.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

该图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人足量的红磷,相
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
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2002年,天津市)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

15.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请指出图中的四处错误。





(3)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方法:
①由于氧气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收集;
②由于氧气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收集。

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②熄灭酒精灯;③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以上步骤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2003年,兰州市)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