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_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全(讲课)

1_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全(讲课)

专名号(__),亦称私名号,用于标明人名、地 名、朝代名、种族名、国名、机构名等专名所 使用的符号。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 用专名号标示。
需重点掌握的标点符号
• 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 号、叹号、问号
• 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 书名号
点号之顿号
•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和短语之 间的停顿。
•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 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点号之冒号
• 1 表示提示性话语后面的停顿。 • 2 表示总括性话语前面的停顿。
点号之冒号使用说明
• (一)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 用冒号。
•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 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 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标号之括号
•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话。 •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标号之括号使用说明
• (一) 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 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 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 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 注意: •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 (2)括号内句末不用点号,问号、感叹号可保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 1.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
• 2.破折号与省略号的区别: • 破折号表声音延长,省略号表说话
断断续续。 • “我……不行……了,请……
你……” • 3.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点号。
• 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 小,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
点号之分号使用说明
• (一)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 有一个逗号。
•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 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 雄峻。
• (二)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 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分界处也用分号。
• 1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概数)
• 2今天做值日的是一、二组。(确数)
• (九)并列词语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 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就可递 升为逗号。
•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 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 新不水平。
• (十)太短的并列成份 (尤其是约定俗成 的词语)间,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 可不用顿号。
• (四)并列的联合词组比较长,停顿大的, 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 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 (五)并列结构作补语、状语时,并列成 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 暑来寒去,风霜雨雪,一天天,一年年, 路灯总是在黑夜中闪亮着。
• (六)并列结构作谓语时,并列成分之间 用逗号,不用顿号。
留。 • (3)如果要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
点号放在括号后。
• (二)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 容的括号。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 注意:
• (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 子未尾的点号后。
• (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 有点号。
三个要素
一、顿号只用于句子内部,不用于句子 之间。 二、顿号只连接词和短语,不连接句子。 三、顿号只连接并列关系的词和短语, 其他一)用在并列的词、并列的短语之间。 • 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
任务,作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 (二)顿号相当于“和”、“或”、“以及” 之类连词。所以这些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 (七)并列短语作复指成分(即两个以上的词
或词组用作一个句子的同一成分时,同指一种事物。)
时,联合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 丹麦前驻华大使的夫人,研究汉阙的专 家燕妮·帕尔感慨地说:“我在北京看了 许多图片、文字资料,没想到这块汉阙 竟是这样精美。”
• (八)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 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点号之叹号
• 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完了以 后的停顿。
点号之叹号使用说明
• (一)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 句末
•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 (二)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
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 啊,啊!又到春天了。
• (三)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 感叹号。
•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 《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 市放映。
• (五)对话中的标点
• 1、老师说:“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 服。”
• 2、“今天很冷,”老师说,“大家多穿些 衣服。”
• 3、“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老师 说。
• 4、老师抬起头,看了看大家,(:)“今 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 号应在引号后。
•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 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 解的。
• (三)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 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四)表说话的中断和延长
•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 哭起来。(表示说话延长)
•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 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标号之书名号
•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 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 规文件等题名。
• 书名号容易忽视。 • 资本论不是很长吗?你不也要读吗?
标号之破折号
•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 句
• 或表示语意的转换、跃进, • 或表示语言的中断,“折”把意思转到
另一个方面。
• (一)解释:说明前文
•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世画——名叫 自然。
• (二)话题转换、转折
•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 上海?”
• (三)表意思递进(紧承)
• 团结——批评——团结
• 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 城乡交流
• 工农兵 调查研究
• (十一)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 也不能用逗号。
• 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 县(市)。
• (十二)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 分间使用逗号。
•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 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 (十三)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 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 (三)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 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 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 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 (四)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 语后用逗号。
•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 (五)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 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标号之引号
• 引号主要是标明行文中 直接引用的话。
标号之引号使用说明
• (一)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 • 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
向上。” • (二)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
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 任何点号。
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分类
• 一是点号 • 一是标号
点号有七种: 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 冒号。 标号有九种: 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 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连接号的三种形式为:
(1)短横线"-",半个字的长度。
(2)一字线"-",占一个字的位置。
(3)波纹线"~",一个字的长度。 在字或词语下面画的实心圆点就叫着重号
(一)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 定条件。
(1)主语较长的
• 这世上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 把他击倒了。
(2)强调主语
•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 (3)主语后有语气词
• 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
• 怎么啦,你?
• (5)谓语是主谓短语
• 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 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 (三)在几个并列书名之间或已用引号的 并列词语之间一般不使用顿号。
•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 创作的。
• 如果紧靠在书名号的后面有注释性的括号, 那么书名号之间要用顿号。
• 那时几个熟人都在编文学杂志,在《作 家》(孟十还主编) 、《译文》(黄源主 编) 、《文学月刊》(靳以主编) 之后,烈 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也创刊了。
•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 (四)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 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 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
点号之问号
• 问号用在疑问句句尾,表示疑 问句末尾的停顿。
点号之问号使用说明
• (一)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
• 除了他能去,谁能?你吗?你能去吗?
• (二)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 (二)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 • 主谓短语作宾语,前边可有逗号。
• 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 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 (三)用在句首状语后
• 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 (四)用在独立语后
•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 (注意:据说后面不能用冒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