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评课记录5篇
评课记录
教者
年级
六年二班
课题
索溪峪的野
时间
2010、10、28
评课意见
今天听了王伟东老师的语文课,我感觉到了他的成长与进步。整节课教学节奏把握的很好,教学方法选择非常合理。这堂课通过激趣引入=〉明确目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交流评价学习所得。整体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阅读、探索学习、师生评价众多新课程理念自然融入其中,整体教学行云流水,自然顺畅。
评析人:
评课记录
教者
年级
五年二班
课题
珍珠鸟
时间
2010、11、10
评课意见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体现的很充分。知识与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标准,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人文色彩。方法与过程:应用媒体时操作熟练,视听效果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了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材处理准确科学,在课堂中,对各个环节、各知识点占用的时间分配较合理,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抓住关键,突破了难点。
直观教学相得益彰,我觉得姜老师这节课这一点做得比较成功。比如,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再比如,教师在教学“同圆内每条直径都相等”时,屏幕上的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重合,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也不再一一列举。整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效果非常好。
评析人:
教学程序得当,思路清晰,操作顺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回答的准确相当高,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教师只需点拨,根本用不着纠错,看来学生们在课下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教学效果较为突出。
评析人:
评课记录
教者
年级
六年一班
课题
少见
赵芳老师在教学《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时,能注意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深入研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体会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外,还注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围绕这些目标,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当家作主”。这节课的几大亮点是: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法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这是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整合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在常规手段下很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由于多种学习方法的选择使该课没有因为信息技术的引入而变成一节科教课,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回归课程本位。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完成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同时完成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
1、、重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2、重启发点拨,引领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3、重情境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重课外拓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致。
评析人:
评课记录
教者
年级
六年三班
课题
圆的认识
时间
2010、11、11
评课意见
本节课姜老师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
评析人:
评课记录
教者
年级
五年一班
课题
分数的大小
时间
2010、11、12
评课意见
这节课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式在获得问题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学生们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反思等方式获得了对通分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水平,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方法给予不同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初步总结通分的含义并板书:将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就是通分。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发现并归纳出通分的含义及方法。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的整个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效果比较好
美中不足的是:课堂上如果老师能多角度的指导朗读,学生通过反复的读体会索溪峪山的自然美,野性的美,不拘一格的美,学生就会真正的入情入境就更好了。
评析人:
评课记录
教者
年级
四年一班
课题
画角
时间
2010、10、28
评课意见
这节课项老师注重操作,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画角”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项老师设计了找角,画角,做角等活动,让学生活泼愉快、兴致高昂地参加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掌握了画角的方法,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生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在画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