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旅游资源的整合

河南省旅游资源的整合

区域经济学论文学院:新联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1015274057姓名:申卫云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近几年来,河南省十分重视旅游业在实现中原崛起中的地位和作用,精心打造了一批旅游品牌,使旅游业逐步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

但是,河南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最主要的就是缺少系统化的协调开发,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难以发挥,更难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

(Tourism resources are fundamental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type is complete, create a good resource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in achieving the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rise of Central Plains, has carefully crafted a number of tourism brand,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a fast-trac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coordination of development, strong advantages in tourist resources difficult to play, even more difficult to conver t it into the corresponding economic advantage. )关键词:河南省旅游资源资源整合目录1.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 (3)2.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分布 (4)3.河南省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4)4.河南省旅游资源的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5.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和思路 (5)6.结论 (6)7.参考文献 (6)一.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河南省发展旅游业具有综合的优势,其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交相辉映,具有南北之长、东西之特的双向效应。

河南省的自然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为其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然资源及其丰富程度和分布状况,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首先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其优势基础上实现的。

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除了取决于当时所处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外,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的状况,如土地的多少和肥瘠,矿产、水利和森林等资源的蕴藏量,以及气候的好坏等。

显然,自然资源的优劣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

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1.多样性。

多样性,是河南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地貌景观上,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的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在气候和旅游资源上,河南兼有纬向性的南北地带变化和因地形起伏造成的垂直立体气候效应。

在生物景观上,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旅游资源都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点。

在风景水体方面,河南也具有除海滨风景以外的多种类型,江河、湖泊、涌泉、溪流、瀑布等,各种水景可谓应有尽有。

2.过渡性。

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的过渡性特点与其所处的过渡性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在地貌方面,河南省正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之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与此相对立,我国地貌风景的构成由西至东分别是山地、丘陵和平原,其过渡性不言而喻。

在气候方面,河南正处于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从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带,气候的温度适中。

从旅游的角度看,河南是一个不太冷也不太热、不太干也不太湿的地区,非常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1。

从自然旅游景观形成的角度看,无论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雨景、云雾景,或是北方地区的冰雪景,河南都兼而有之,兼具南北景观综合之美。

并且,由于地形和气候的过渡性,河南生物景观的过渡性也就自然而然了,即生物的“边缘效应”非常明显。

3.古老性。

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的古老性特点,一方面体现在资源的形成时间较早,另一方面体现在资源的开发历史悠久。

河南的地质地貌风景是距今约30多亿年以来地壳多次运动、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人们非常渴求“重返和回归大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也很盼望回溯历史,置身于历史文化长河之中,从中吸取教益,增长知识,获得启迪,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河南曾是华夏传统文明的中心,也是世界上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人们对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历史自然也很久远。

4.区域差异性由于受气候的南北地带差异、海拔垂直差异和地形的东西差异的影响,河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也表现出了相应的南北、东西差异和垂直差异。

河南省不仅自然资源丰富,文化景观资源同样五彩纷呈,丰富的历史文化色彩点燃了旅游胜地的气息。

这成为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的助堆力量。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古文化旅游资源品位高。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华夏六千年文明史上,先后有二十多个王朝在河南建都。

中国七大古都中我省有洛阳、开封、安阳三座。

全省拥有七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十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达130 万件,约占全国八分之一,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

其中,河南博物院,荟萃了中原文物精品,是我国鲜有的几个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名扬四海;佛教释源白马寺,佛学文化博大精深;佛教造像龙门石窟,规模宏大,为世之艺术瑰宝;宋都开封,文“包”武“杨”,令人敬仰。

中国武术的两大源流——少林、太极都发源于河南○2。

其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具有起源的古老性,遗存的多元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2.“根”文化旅游独具优势。

河南是中华民族之根。

人文始祖,三黄五帝基本上都在河南。

炎黄子孙的祖先——黄帝就出生在新郑。

中华始祖伏羲建都地周口淮阳,被朱镕基总理誉为“羲皇故都”。

中原文化是东方文化的渊源,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其发源地就在黄河与洛河之间。

从出土文物看,河南有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庙底沟文化等;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博大精深的《易经》、充满哲理的《道德经》源于河南。

现代常用的100 个大姓中,有73 个姓氏源于河南。

在寻根谒祖,开展特色旅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3.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朝代更迭,文昌武兴,中华几千年文明史在中原大地上演了一幕幕历史剧。

河南是古代天文学、医学、地震学、文字学、老庄哲学、程朱理学等文化的发祥地。

武王伐纣、春秋战国、陈胜起兵、刘秀中兴、三国争霸、七贤啸聚、武后亲政、水浒英雄、岳飞抗金、捻军起义等神奇辉煌的历史,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使河南的每一寸土地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被称为文学祖典的《诗经》、许慎的《说文解字》、曹氏父子创立的建安文学,以韩愈为首的唐宋散文,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大诗人的传世之作,都已成为中华文化之重要的基石。

二.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分布河南旅游资源的分布在河南省众多的旅游资源分布中,以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为中心,主要分布在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济源等省辖市。

从空间分布看,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资源密集区主要在西部、北部和南部的山地;而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河两岸及其流域范围内的洛阳、郑州、焦作和新乡四地区的结合部。

这9 座城市地处我国腹地、河南省域中部,区域内有14 个县级市、33 个县、340 个建制镇。

区域土地面积为5.87 万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35.1%,总人口4012. 5 万人,占全省的41%。

三.河南省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河南省地处中原,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其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下做简单陈述。

1.入境游人数少,比例低。

2.旅游市场主体弱小。

河南省景区虽然较多,但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品牌较少。

特别是缺乏大型旅游集团,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3.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宣传促销经费不足,宣传促销手段落后,针对性不强,震撼力不够。

4.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有待完善。

目前,省旅游服务中心已经奠基,但还未形成省、市、县和区域节点四级旅游服务中心联动网络,难以有效实施全省范围内旅游统一服务、咨询、调节和指挥。

综合上述,出现这些问题的最终原因是旅游资源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大的旅游主体。

所以,导致其在投资、承担风险、实现产业升级创新、提高服务等多方面难以实质性的进步的变革。

因此,要想实现旅游产业的变革,必须从旅游资源整合着手。

四.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河南省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南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率较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也逐步加快,已初步形成了以“古、河、根、拳、花”五大特色为主导的旅游产品系列。

但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1)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产品规模小、等级低;(2)协作开发意识淡薄,忽视地域组合,低层次竞争激烈;(3)人文与自然资源脱节,资源整合力度小。

由此引发了该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资源的低水平重复配置,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整合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景点、景区档次,打响品牌,增强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2.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能性河南省城市在空间上相互临近,市域之间有铁路、公路等组成的紧密相连,内外联系非常便捷,而且9市拥有相对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与地域文化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都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推动区域的腾飞。

“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与分割,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建立资源互用、信息互传、客源互送、产品互补、效益互享的旅游网络,是实现区域旅游产业横向联合发展,提高其总体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