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1 方法与程序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1 方法与程序


1.2 工程地质调绘的内容
各类工程调查的侧重点:
工程类别 调绘的侧重点 1)层理、节理、断裂、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倾向路 一般路基 基的情况; 备注 承载力与 稳定性
2)覆盖层厚度、土质类型、密实度、含水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
1)地基的土层结结、厚度、状态、密买度及软弱地层的发育情况 ; 高路堤 2)基岩的埋深和起伏变化情况;
及加固条

滑桩等)
4)地下水条件及其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5)地基承载力和锚固条件。
1.2 工程地质调绘的内容
各类工程调查的侧重点:
工程类别 1)岸坡的稳定情况; 护岸、 改河改沟 2)河岸防护路段的水力特征、水位变化、河流的冲淤变化规律; 调绘的侧重点 备注
3)地层结构、岩土类型、土的粒径组成;
4)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承载力; 5)既有河岸防护工程的设计与使用情况。 1)覆盖层的成因、土质类型、厚度、地层结构;

测与草测,目前商业项目地质测量多属地质草测

勘探:为查明工程地质条件而进行的钻探(钻孔、洛阳铲、 麻花钻) 、物探和挖(坑、槽、井、硐)探等工作的总 称。
1.1 术语与认识 解析工程地质调绘(个人认识):
☆调绘是面上的工作,含地面、全面两层意义;勘探是 对点的工作,是对深部的直接揭示。
☆调绘强调“看”的功夫:看→看清→看懂→描述与编
1.9 观测线与观察点的布置
1.9 观测线与观察点的布置 观察点的布置原则 应布置在地貌单元的边界、地层接触线、断层、地下水出露点、特殊 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体的界线、具有代表性的节理和岩层露头及大桥、特大 桥、长隧道、特长隧道、高填深挖路段等部位。 密度应依据地质复杂程序定,不能平均等距布置,否则不仅将会漏掉一 些有重要地质意义的观察点,还会布置一些无效的观察点。 观察点的标测方法 在地形图上标定观察点的位置必须力求准确,误差范围不能超过规范精 度要求(图面上不超过1mm)。当地形地物标志明确时,可直接目测标定 点位;否则需利用手持式卫星定位仪(GPS)定位或用罗盘交汇定位。对 重要观察点,应于现场作标志,并进行实测上图。
1.8 实测地质剖面
(一)剖面的布设要求
1)剖面垂直 构造线布置。 2)剖面应选 择在交通方便、 露头良好、岩 石出露齐全、 构造简单、岩 石变质较浅、 矿体与围岩关 系清楚的地段。
1.8 实测地质剖面
(二)剖面的测制要求
1、剖面比例尺的选择 1:10000地质填图实测剖面比例尺为1:1000,1:2000地质填图 实测剖面比例尺为1:200。 2、剖面分层精度 凡在剖面图上宽度大于1mm的地质体均应划分和表示,对具重 要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化石层、矿化层、火山岩中的沉积 夹层,厚度达不到图上1mm的,应放大表示。 3、剖面控制要求 每个工区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必要时测1—2条辅助短 剖面,以控制测区地质单元为准。 4、样品采集 每层必须有一套代表性的标本,对野外肉眼难以确定岩性的要 进行薄片鉴定。
稳定性与 施工条件
涵洞、通道
2)基岩的岩性、埋深、风化程度及节理发育程度;
3)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 1.可用土层厚度、土石类别、含水量;
承载力与 施工条件 储量、路 用性能和
取土场
2.土料路用性能及储量;
3.采运条件,含可征性、交通、排水条件、可挖性等。
开采条件
1.2 工程地质调绘的内容
各类工程调查的侧重点:
工程类别 调绘的侧重点 备注
1)地貌条件、岸坡的稳定状况和地震动参数; 2)断裂的活动性,破碎带宽度、物质组成及胶结程度; 桥梁 3)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 4)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的类型、分布及性质; 5)地下水条件及水的腐蚀性; 6)水下地形的起伏形态、冲刷和淤积情况以及河床的稳定性。 持力层、 承载力与 施工条件
1.2 工程地质调绘的内容
各类工程调查的侧重点:
工程类别 调绘的侧重点 1)褶皱发育情况及对隧道的影响; 2)断裂发育情况及对隧道的影响; 3)隧道围岩等级; 4)隧道进出口地质条件; 5)浅埋段覆盖层的厚度、岩体的风化程度、含水状态及稳定性: 隧道 6)水库、河流、煤层、采空区、膨胀性地层、有害矿体及富含放 射性物质的地层的发育情况; 7)地温及地应力; 8)岩溶、断裂、地表水体发育地段产生突水、突泥及塌方冒顶的 可能性; 围岩类别 、地下水 、地应力 备注

地形底图作为野外填图的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图的底图,
公路工程地质调绘一般需要1:2000地形图及1:10000地形 图。
Hale Waihona Puke 1.7 野外调绘准备工作

(3)航卫片的准备与解译
航卫片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地质构造信息,可以宏观地反 映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区域地层分 布规律及构造格局有重要的帮助,航片比例尺大,能清晰地 反映各类地质体的分布特征。 (4)编制出初步的路线区域地质平面图、综合柱状图及地 质构造纲要图。 (5)进行现场踏勘,组织策划,分析工程地质主要问题及
时,宜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标注其实际数据。
1)准备工作; 1.5 野外工作基本程序
2)实测地质剖面;
3)观察路线方案布置; 4)观察点布置;
5)观察与标绘;
6)资料整理
1.6 野外调绘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①收集有关图区及邻区的地质工作成果,包括1:5~20万 区测报告、1:5~20万水文地质调查报告、邻近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矿产勘查报告、水文地质等专题科研报告,公开 发表或内部交流的学术论文及有关图件、实际资料等;②收 集航片、卫片及解译资料;③收集有关人文、经济、地理及 交通概况。 (2)地形底图的准备
特征、变质岩的组构特征以及变形构造、断裂构造、矿化特征等; 接触关系:性质描述、依据描述; 产状要素及性质:地层层理、各类面理、线理、断层、韧性剪切带等; 素描图及照片:素描图要有图名、线比例尺、方位、图例等,照片要有编号、照相方位、内容或现象描述等; 各类样品:要有系统编号、岩性、采样位置(米距); 产状:地层、接触关系、构造等产状 ② 导1—2: ② ③ ④ 50—100米 岩性名称 L= 100 m 0—30米 岩性名称 α = β = 内容同上„„„„„„„„„„„„„„„„„„„„„„„„„„.
内训资料
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2013年9月
1. 工程地质调绘方法、 程序与要求
1.1 术语与认识

工程地质调绘:通过现场观察、量测和描述对工程建设场 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并将有关的地质要素以 图例、符号表示在地形图上的勘察方法。 ☆地质调绘亦有地质测绘、地质填图之称,按精度分正
稳定与沉 降控制
3)岩层产状、岩石的风化程度和岩体的节理发育程度;
4)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 1)陡坡路段的地形地貌、地面横向坡度及变化情况: 2)覆盖层的厚度、类型、地层结构、密实程度和胶结状况; 陡坡路堤
3)下伏基岩面的横向坡度和起伏形态;
4)陡坡路段的地质构造、层理、节理、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的产状 ; 5)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抗剪强度参数;


对策,编制勘察大纲。
1.7 野外调绘准备工作
(6)进行地质调绘前,作业人员应集中学习相关资料,熟 悉区域地质条件,认识沿线主要地质问题及调查重点、难点, 并统一界定标准,包括地层岩性的界定、风化程度的界定等。 (7)野外专业工具的准备 记录簿、钢笔、铅笔、钢卷尺等
“三大件”、GPS、照相机等
样品袋(瓶)、标签、记号笔等 小刀、比例尺(中心已制定统一的比例尺)等 稀盐酸及其它常用试剂

①调绘要到现场去; ②除了可直接观测的地质信息,也不限于地表(物理深 度不是零),必要是应利用勘探手段揭示相关内容,与勘探 相辅相成,调绘指导勘探,勘探加深调绘深度; ③看懂,需要我们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 ④访问,是调查的重要手段,许多信息,尤其是有时间 属性的信息,需要通过访问才能获取。
1.8 实测地质剖面
(三)剖面的测制方法
人员组成及分工:由5~6人组成,一般要求全体技术人员参加。
地质组长:全面负责剖面测制技术工作,具体负责分层、布样。 记录:野外观察、记录。 表格:负责表格记录和误差校正。 前测手:负责剖面方向、坡度测量、测量分层、采样距离、标注。 后测手:与前测手配合负责导线长度、方向、坡度测量。 绘图:绘制野外剖面图。
采样:各类样品采集。
1.8 实测地质剖面
野外记录的格式和内容
1.8 实测地质剖面
(四)剖面野外记录的格式和内容
剖面名称: 剖面编号: 目的任务: 手图编号: 参加人员: (分层) (作图) 起点坐标:X= Y= (记录) (采样) (表格)
导0—1:

L= 100 m
α =
β =
0—50米 岩性名称 描述内容:岩性(详细)、沉积岩的基本层序、火山岩的岩相特征、侵入岩的组构
内容同上„„„„„„„„„„„„„„„„„„„„„„„„„„ 30—70米 岩性名称 内容同上„„„„„„„„„„„„„„„„„„„„„„„„„„ 70—100米 岩性名称
内容同上„„„„„„„„„„„„„„„„„„„„„„„„„„
1.8 实测地质剖面
(五)剖面表格记录的格式和内容
1.8 实测地质剖面
(六)剖面图的格式和内容
1.9 观测线与观察点的布置 观测线的布置 1)穿越路线:可根据不同的条件,选用直线平行推进法、交叉正弦曲线法 和基点梅花状路线法等。 2)追索路线:一般采用直线追索法、波浪式追索法,采用波浪式追索法时, 其点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3)以穿越路线为主,配合侧向追索。 ★专业特点: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受调绘区的限制,通常不便于完全采用区 调的方法,而多沿路线展布方向行进,平行路线方向布1~2条观测线, 或根据地形、地质特点采用“丰”字形或“之”字形观测线(高速公路 受地物的限制,通常要求走4条纵线),充分利用冲沟、现有公路、小 路等布线,对天然露头及人工边坡、基坑人工露头(断面)等进行观测, 于陡崖、陡坎部位布置剥土工程,以最省的工程量揭露、查明地质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