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中的给排水设施思考
[ 摘要] 本文就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一些等问
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看法。
[ 关键词]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与安装
、建筑给水排水概述
建筑给水的种类可概括分为生产、生活和消防等三类
建筑给水工程就是为确保这三类给水的实现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即把室外给水工程提供的水量、水压按照建筑物的需要分配到用水地点,从而为生活和生产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和
便利的用水条件。
建筑排水工程的任务是把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水按照室外排水系统体制和建筑物内部是否要求再生回用的,有组织、分系统的排放,确定其排放方
式、处理方法和综合利用。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基本的给水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直
接给水方式。
适用于废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内都能够满足建筑物内部需要时采用。
二是水泵和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中压力低于或周期性低于建筑物内部给水管网所需压力,且建筑物内部用水又很不均
匀;三是水泵给水方式。
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中压力在一天中
大部分时间满足不了室内需要,且建筑物内部用水量又大又
很不均匀;四是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适用层数较多的建筑物
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室外管网的水压。
将建筑物分成上下两个供水区,下区直接在城市管网压力下工作,上区则由水泵水
箱联合供水。
、高层给排水设施的设计
(一)给水系统设计。
一是厨房、卫生间的布置。
厨
房、
卫生间的布置从专业分工来说是建筑专业必须考虑的事情但一到矛盾出来的时候,似乎又变成了给排水专业必须承担
的责任。
所以笔者认为,从厨、卫的功能上看应该把厨、卫的
布置看成各专业共同的事情,这样便于设计人员转变观念。
那种认为建筑专业怎么布置,给排水专业就怎么配管的做法是
错误的,必须做到提前介入,变被动为主动。
从给排水专业设
计角度来讲,小康住宅厨、卫布置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是应特别强调以人为中心,在设备选择与空间布置上应满
足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要求。
二是给排水主管位置是否合适支
管走向设计是否简捷、顺畅、合理,要注意协调好给排水主
管位置与卫生器具布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住宅消防设计。
正确处理住宅设计中的消防问题
,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年版)第4.1条中规定: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
宅、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
,经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室内消防给水。
但在实际工程设计
中
常会遇到七层的单元式住宅附设有地下室、半地下室、阁楼的问题。
是按七层还是超过七层考虑,关系到室内消防给水是
否设置问题。
根据实际设计经验,建议采取以下做法:一是七
层单元式住宅附设地下室,按八层考虑,必须设置室内消防给
水;附设半地下室,可不设室内消防给水;二是七层单元式住宅
附设有阁楼,进入阁楼方式若为公共楼梯间,按八层考虑,必须
设置室内消防给水。
进入阁楼方式若为套内楼梯,则可不设室
内消防给水。
当然,各地区还需要征得当地有关消防支队建审
人员的意见综合考虑。
(三)给排水管道的敷设设计。
给排水管道明敷设时,常沿
墙、梁、柱敷设,并满足施工、维护、检修的间距要求即可
在设计中最常见。
给排水管道暗敷设时,给水管相对排水管而
言,由于是压力管,且管径较细,故其暗敷有一定的优越性。
室
内给水管常见的暗敷方式分直埋式和非直埋式。
直埋式又分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埋地或在地坪面层内敷设。
给水管埋地敷设时,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或受振动而损坏处。
是嵌墙敷设。
给水支管若暗装于砖墙内,则在砖墙内开管槽。
住宅排水管明敷或暗设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使用要求和建筑平面布局确定。
一般宜地下埋设或在地面上、楼板下
明设,如建筑或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在管槽、管道井、管沟
或吊顶内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检修。
在气温较高、全年不结冻的地区,可沿建筑物外墙敷设。
三、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是一定要配合土建专业,及时预留孔洞,防止事后出
现
凿墙及挖洞等返工现象。
是高层住宅因高度大,层数多,沉降量大,因此,安
装给
排水管道,内雨水管道等要特别注意,避免管道受剪力切断,造
成倒坡。
一般要求结构封顶并经初沉后施工为宜,如果为了赶
工期,室内管道不等结构封顶即安装,则宜采用暂不出外墙,等
结构封顶且初沉后,再穿外墙做出户管。
是排水管宜采用斜三通或斜四通。
如果将正三通或正
四通装入立管与横支管连接处,造成连接处形成水舌流,横支
管水流不畅,排水系统气压波动大,卫生器具的水封容易被破
坏,排水管道的有毒有害气体将会侵入室内。
四是洗脸盆和洗涤盆下的存水弯不能安装在楼板下,正
确的做法是将型存水弯安装在楼板的上方,这样住户在自家
内随时可以方便清通。
五是在大便器下用90°弯头与横支管连接是不妥的,水
力条件没有45°弯头好,若用90°弯头安装,则最好采用带检
查口的。
六是在一些建筑排水中,出户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均采用个90°弯头,这种做法堵塞率较高, 合理的安装方法是应采
用两个45°弯组成的大转弯。
若采用两个45°大转弯困难
时,也可将原管管径到底部扩大一倍管径,水平管也相应扩大倍管径。
七是由于安装不慎常出现立管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垂直
度,影响美观;横支管弯曲度过大,甚至出现倒坡,导致水流不
畅,接头渗水,影响正常使用。
八是管道穿过楼板后,应采用土建支模,浇筑不低于楼板
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封堵孔洞,必要时可添加防水剂,或在土建
施工时预埋套管,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九是给水工程在隐蔽管道前,一定要先进行检查及试
验。
首先应按照设计图纸,检查管道吊支架的设置是否结实,间距
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管道连接处是否严密。
之后,再进行水
压的严密性及强度试验。
水压试验的压力值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要求去做,直到水压试验合格后,并经建
设
单位及现场监理认可后,方能将管道隐蔽起来。
是高层建筑管道排列间距及避让原则如下:气体管路
排列在上,液体管路排列在下;热介质管路排列在上,冷介质管
路排列在下;保温管路排列在上,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金属管
路排列在上,非金属管路排列在下。
管线间距的确定:管线的
间距以利于对管子,阀门及保温层进行安装和检修为原则。
由于室内空间较小,其间距不宜过大,对于管子的外壁,法兰边缘
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不应小于。
对于并排管路上的并列阀门的手轮,其净距约。
管路相遇的避让原则:分支管路让主干管路:小口径管路让大口径
管路;有压管路让无压管路;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