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欧洲文明的起源导学案 岳麓版

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欧洲文明的起源导学案 岳麓版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一、学习目标:1、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文明的源头是(),先后以()和()为中心,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历时约800年。

(补充材料:古希腊文明堪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和西方文化的渊源所在。

希腊作为欧洲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对以后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城邦或称城市国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原始公社演化而来的一种公民集体。

一般情况下,一个城邦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

这里所说的城市,是指易于防守、往往筑有城墙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2、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时间是(),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补充材料:雅典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状况有利于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但雅典民主不是天上掉的,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200多年不断斗争、创新的产物。

通过设立公民大会,赋予公民参与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注意: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雅典城邦繁荣的表现: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文化昌盛;全体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世纪末,()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掌握实权的是()。

罗马共和国加建立后,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为了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________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__________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公元前 _______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公元前()年,()建立元首制,还被授予()称号,罗马从共和国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补充材料:罗马共和国为什么被罗马帝国取代?原因:社会矛盾激化,以斯巴达克为代表的奴隶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制社会,罗马统治者力图实行军事独裁政权,以求巩固自己的统治。

需要理解:古代罗马无论是共和国还是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变了,但国家性质没有丝毫改变。

知识链接:古罗马同中国的友好交往由来已久,我国历史上称古罗马为大秦。

)4、知识拓展:罗马帝国大事记:公元前27年成立;繁荣了约200年。

后在外族入侵、人民起义、统治阶级内讧等内忧外患下帝国于359年分为东罗马(359—1453年)定都君斯坦丁堡,和西罗马(359---476年)都城仍在罗马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的灭亡标志西欧的奴隶社会随之终结。

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尔其所灭。

5、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1)希腊文明:欧洲文明起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文明分为两个阶段,即爱琴文明阶段和城邦文明阶段。

古代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先后出现了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两个中心;城邦文明阶段希腊文明的中心是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2)欧洲文明起源于古代希腊,这主要是从时间范畴上的界定;而从历史地位上看,古代罗马文明则与古代希腊文明旗鼓相当。

因此才有对欧洲文明的研究,言必称“希腊罗马”。

(3)罗马文明:分为两个阶段,即共和国阶段和帝国阶段。

共和国阶段掌握元老院和布匿战争;帝国阶段则重点掌握帝国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7年)和建立者(屋大维)。

三、拓展阅读1、古罗马的世界影响:近现代西方世界有两个重要的源头。

一是古希腊,另一个就是古罗马。

可以说,没有古希腊罗马,也就没有近现代的西方世界。

古罗马,或者说,罗马帝国在世界历史的上地位,怎么说也都不过分。

近现代的开端,西方的文艺复兴,打的就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旗号。

文艺复兴的先驱,被马克思誉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近代第一位诗人的但丁就把罗马帝国看作是未来世界的典范。

他认为,奥古斯都时代,世界统一在罗马政权之下,人间秩序井然,举世和平昌盛,是人类最幸福的时代。

但丁的这种观点,现在当然没人赞同。

它是但丁那个时代的产物。

文艺复兴时的人物都从古希腊、古罗马那里寻求精神支柱的,他们大都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赞誉备至。

但丁的观点反映了这样一事实:近现代西方是深受古罗马影响的。

但丁甚至要求按罗马帝国的模式建立他理想的世界帝国。

当然,这只是但丁这位诗人的梦想。

古罗马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完美,罗马帝国只是一去不复返的历史。

尽管令人神往、令人遐想,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今天的西方世界里,到处都有无法消除的古罗马影响的痕迹。

拿破仑就是古罗马的崇拜者,他曾仿效罗马人,任执政官。

他也曾想步罗马帝国的后尘,建立世界帝国。

其实,西方有不少人,一直在做但丁式的梦,按罗马帝国模式,建立世界帝国。

有人认为,英国人这样想过,美国也是按罗马帝国的发展模式发展起来的。

这是不无道理的。

我们甚至在一些美国人的观念中发现古罗马人观念的痕迹。

古罗马对今天西方世界影响之大,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不了解古罗马,我们就无法深刻了解今天的西方世界。

沿西面坡路攀上山丘就会看见圣·路易大教堂。

它雄踞在丘顶北部,是1890年为纪念远征北非而死在此地的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而建造的。

大教堂的东侧毗邻着一座宏伟建筑,是迦太基文明博物馆,专门展出迦太基考古区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资料。

石上的字迹至今清晰可辨,传说就是这古老的字母后来成为希腊和阿拉伯采用字母的根源,从而流传到世界各地。

站在山顶,地上零星地洒落着一些古迹残痕。

厚大的石块砌成的墙基、粗大断折的花岗石圆柱,显示了当年巨型建筑的规模和辉煌;原殿堂廊厦中雕有花篮形、卷叶形、铃形、荷花形、棕榈叶形、兽形、扇形等各式形状的花岗石柱头,雕刻精细,逼真生动。

这里也是迦太基帝国的政治中心——政府大厦。

安东尼浴室是罗马皇帝安东尼修建的,占地面积约三公顷半,地上建筑只剩下柱石残墙,但从底层结构可以看出两边对称的排列着的更衣室、热水游泳池、按摩室、蒸浴室、温水室、冷水室和健身操室。

供浴室用的水是通过渡槽从60公里外的扎古角引来的。

渡槽全部以石筑成,现仅存数段,三万立方米的贮水池至今仍使用。

古罗马露天剧场也是闻名于世的古迹。

它由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观众席成半圆形,是用石头砌成的,音响效果良好。

剧场四周林木扶疏,芳草萋萋,突尼斯政府每年在这里举办“迦太基国际联欢节”。

虽然迦太基帝国在这儿曾经辉煌过,但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消逝,特别是它在“罗马—迦太基百年大战”中以失败告终,巍峨的皇宫、繁荣的市井、固若金汤的城池……都随着帝国的灭亡而灰飞烟灭。

因此,现在看到的残存遗迹多数是罗马人在其占领时期重建的。

同步达标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爱琴文明发祥于()A.迈锡尼 B.克里特岛 C.斯巴达 D.雅典2.繁雅典荣主要体现在()①商业兴盛②手工业发达③广泛使用奴隶劳动④全体居民都能参加政治生活⑤文化兴旺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3.雅典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伯利克里时期 B.斯巴达克时期 C.屋大维时期 D.凯撒时期4.公元前6世纪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是()A.斯巴达 B.罗马 C.雅典 D.迦太基5.罗马建立共和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8世纪 B.公元前509年 C.公元前27年 D.公元476年6.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是在()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前2世纪 D.公元2世纪7.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罗马展开长期争夺战的是()A.埃及 B.希腊 C.波斯 D.迦太基8.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是()A.屋大维 B.凯撒 C.斯巴达克 D.伯利克里B级能力检测(登高望远)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与古希腊文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自然地理因素是()A.山川 B.河流 C.湖泊 D.海洋2.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A.埃及 B.巴比伦 C.雅典 D.斯巴达3.罗马共和国存在了:()A .近200年 B.近300年 C .近400年 D .近500年4.古罗马城在当时世界上是个规模大的城市,下列哪个是与它同时的城市()A.汉朝长安 B.唐朝长安 C.美国华盛顿 D.日本东京第十三章:干燥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表示湿空气性质的参数,正确应用空气的H–I 图确定空气的状态点及其性质参数;熟练应用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解决干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了解干燥过程的平衡关系和速率特征及干燥时间的计算;了解干燥器的类型及强化干燥操作的基本方法。

二、本章思考题1、工业上常用的去湿方法有哪几种?态参数?11、当湿空气的总压变化时,湿空气H–I图上的各线将如何变化? 在t、H 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压力对干燥操作是否有利? 为什么?12、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为什么要先经预热后再送入干燥器?13、采用一定湿度的热空气干燥湿物料,被除去的水分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为什么?14、干燥过程分哪几种阶段?它们有什么特征?15、什么叫临界含水量和平衡含水量?16、干燥时间包括几个部分?怎样计算?17、干燥哪一类物料用部分废气循环?废气的作用是什么?18、影响干燥操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调节、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例题例题13-1: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N/m2 ,相对湿度为50%,干球温度为20o C。

试用I-H图求解:(a)水蒸汽分压p;(b)湿度H;(c)热焓I;(d)露点t d;(e)湿球温度tw ;(f)如将含500kg/h干空气的湿空气预热至117o C,求所需热量Q。

解:由已知条件:P=101.3kN/m2,Ψ0=50%,t0=20o C在I-H图上定出湿空气的状态点A点。

(a)水蒸汽分压p过预热器气所获得的热量为每小时含500kg干空气的湿空气通过预热所获得的热量为例题13-2: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干燥盐类结晶,每小时处理湿物料为1000kg ,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40%减至5%(均为湿基),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初始湿度H 1为0.009kg 水•kg -1绝干气,离开干燥器时湿度H 2为0.039kg 水•kg -1绝干气,假定干燥过程中无物料损失,试求:(1) 水分蒸发是q m,W (kg 水•h -1);(2) 空气消耗q m,L (kg 绝干气•h -1);原湿空气消耗量q m,L ’(kg 原空气•h -1);(3)干燥产品量q m,G2(kg •h -1)。

解:q mG 1=1000kg/h, w 1=40℃, w 2=5%H 1=0.009, H 2=0.039q mGC =q mG1(1-w 1)=1000(1-0.4)=600kg/hx 1=0.4/0.6=0.67, x 2=5/95=0.053①q mw =q mGC (x 1-x 2)=600(0.67-0.053)=368.6kg/h②q mL (H 2-H 1)=q mw7.12286009.0039.06.368H H q q 12mw mL =-=-= q mL’=q mL (1+H 1)=12286.7(1+0.009)=12397.3kg/h③q mGC =q mG2(1-w 2)∴h /6kg .63105.01600w 1q q 2mGC mG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