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收入差距现状

我国收入差距现状


发现四:家庭收入差距明显
2015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 年)》,报告指出,我国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明显,城市最高20%的家庭 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的19倍,农村家庭间的收入不均程度大于城镇 家庭。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 显示,中国目前的收入和财产不平等状况正在日趋严重。顶端1%的家庭 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 右。更为严峻的是,低收入家庭用于进行子女投资的资源较少,低收入 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在教育机会、劳动力市场中的机会等方面并不 平等,劳动力市场中出现基于家庭收入背景的回报差异现象。有研究表 明,家庭收入差距存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现象,子女收入水平和父母收入 水平存在正向关系。
结论
总体而言, 我国收入差距仍 处在非常不均等 的状态,并且尚 未进入逐步缩小 的通道。
应 对 对 策
1.加强战略发展布局的均衡,注重产业转移和地区协同发展
2.加强农村民生保障工作,推进城乡一体 化发展
3.规范行业竞争,净化市场环境
4.强化个税在社会成员收入方面的调节作用
3
我国1980年的基尼系数为0.34,表明当时我国个人 之间收入差距较小,此后30年的发展,这一数值不 断攀升,近十年一直高于国际警戒线。2010-2015 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481下降到0.462, 但以基尼系数的国际标准来衡量,我国收入差距已 经非常明显,贫富差距严重。
4
发现一: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1
测量方法
在众多测量收入 差距的标准与指数中, 基尼系数由于其直观 与简单性,被最广泛 地用来说明收入差距 状况。近几年来,我 国基尼系数连续下降, 但仍处于高位,此外, 东西部居民、城乡居 民,不同行业间、家 庭之间,收入差距均 十分明显。
2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状况 基尼系数连续下降,但仍处于警戒线以上。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1 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 是基尼系数自2009年来连续第7年下降,但仍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这一 贫富差距警戒线。2008年中国基尼系数曾一度上升至0.491,此后开始逐 年回落,分别为: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 2013年0.473,2014年0.469。
发现三: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
2014年我国城镇单位人员平均工资为56360元,其中,采矿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 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 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金融业就业人员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 平均工资均突破10万元,分别为108273元和100845元,农、林、牧、 渔业最低,平均工资为28356元。最高平均工资与最低平均工资比例 为3.56:1。而且不同行业员工、不同岗位员工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 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多种分配制度并存,使得个人在市场中占有 的生产要素有多寡之别,加之我国过于倚重资源投入模式促进经济 增长,投资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较高,而劳动报酬则在GDP 中的分配比例相对较低,造成了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差距。 而垄断行业的存在,政府监管的不到位,偷税漏税、非法收入等现 象,则加剧了行业间收入的不平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东部地区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54元,中部地区为16868元,西部地 区则为15376元。东部地区由于自身区位优势以及国家政策 的倾斜,成为先富起来的地区,相比之下,中西部居民收 入虽有提升,但跟东部相比差距明显。地理人文环境的差 异条件、区域发展的政策性变化等均是导致不同地区收入 差距的原因。
发现二: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相对差 距依然很大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0年起波浪式上升,2009 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达到3.33倍,此后逐年下降,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年缩 小为2.73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 经济结构、户籍制度的差别、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以及政 策的倾斜等诸多原因,都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十二五”时期收入分配调整初见成效,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然 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多大?这种收入分配 差距又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才能缩小收入差距?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 对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收入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这 一问题的观点建议,以此为进一步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提供借鉴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