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七年级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教学重点
了解花鸟画的绘画形式,表现方法,以及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
理解花鸟画家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花鸟画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
导入
1、首先展示一幅老师自己的一幅花鸟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近距离观看。(挂在黑板上)
(1)、谁愿意到前面来仔细观看?(找几个举手的学生到讲台前欣赏。)
3、画面构图
4、作品意境
教学
反思
本课是美术欣赏课,有着传授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任务。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并不重视,欣赏美术作品不知从何入手。一般认为:美术欣赏就是看看一些美术作品而已。要解决美术欣赏课面临的现状,我们还需要细细研读课标,把握课标重点,以课标为依据,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把学生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真正使学生达到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目标。
6、(1)、细致欣赏了《写生珍禽图》再说一说你的感受,你的想法。
(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也试着描绘你所喜欢的小鸟和昆虫吧。
7、(1)、文字展示:知识点“黄家富国”、“徐熙野逸”。
五代时期就已经有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五代时期的西蜀、南唐等地,花鸟画发展较快,并出现了黄筌和徐熙两种不同风格的代表性画家。黄筌在达官贵人中名声显赫,世称“黄家富贵”。而出身江南名族的徐熙,一生以高压自任,不愿为官,以水墨淡彩摹写汀花野竹、水鸟渊鱼,表现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被称为“徐熙野逸”。徐黄二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花鸟画的成熟。
(3)、赵佶画《芙蓉锦鸡图》的寓意是什么呢?大家思考,鸡有哪些特点?
*(宋徽宗赵佶描绘五彩斑斓的锦鸡,目的是借鸡的5种自然天性颂扬5种品德。
鸡有五德:
头戴冠者,文也;
足搏距者,武也;
敌在前,敢斗者,勇也;
见食相呼者,仁也;
守夜不失者,信也。
(3)、你了解宋朝皇帝赵佶吗?
3、找学生试着回答问题。(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大多回答。)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提高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是欣赏课成功的关键。所以,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多查找与本课相关的信息。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要根据作品的特点来决定讲解的切入点。如有的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但是,无论教材怎样变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找出一件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美点。
色彩的晕染的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着端庄典雅的气质。)
3、学生欣赏《芙蓉锦鸡图》介绍短片。
4、思考赵佶画《芙蓉锦鸡图》的寓意是什么呢?大家思考,鸡有哪些特点?
5、试着回答鸡的特点。
(锦鸡色彩艳丽富丽堂皇、早起打鸣、头上有冠等)
6、了解赵佶的同学介绍赵佶。
7、学生回答“瘦金体”和赵佶的签名“天下一人”
(2)、小组讨论:崔白在没有前人的画稿可临摹或参考,更没有现代人的照相机可协助,他是怎样将自然界的生态景象,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的?
3、投影展示:兔子的局部放大图,让学生观察欣赏。
(1)、仔细观察这只兔子,说一说兔子的形态、神情。
(2)、这样逼真形象、形神兼备的兔子画家是怎样画出来的?
(3)、教师讲解:兔子的皮毛是用毛笔尖簇点层层积染而成的,但是墨色有浓淡的变化。毛茸茸的质感跃然纸上。
(赵佶独创书体“瘦金体”。爱搞文字游戏签名像“天”、“开”而实际是“天下一人”的连写。)
1、学生欣赏图片。回答老师的提问。(知了、麻雀、天牛、乌龟。)
2、学生欣赏《写生珍禽图》。
(画家画的逼真、细致。)
(长期认真练习画。)
3、欣赏的同时读一读图片中展示的文字。
“《写生珍禽图》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在尺幅不大的绢布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
1、欣赏老师的画作,近距离观察画作。
2、思考并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中国画、花鸟画、工笔画。)
3、欣赏图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举手回答。
(花、草、木、鸟、虫、鱼、走兽……)
4、读一读老师展示的文字,听老师总结讲解花鸟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花鸟画,初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从观察开始。
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仔细的观察、欣赏,自己发现生动有趣的画面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喜爱中国花鸟画的情感。
10分钟
让学生自己动手临摹鸟、虫。锻炼学生的绘画基础。训练学生眼、手、脑协同和作的临摹能力。
5分钟
板书设计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一)
一、什么是花鸟画二、作品赏析要点三、作业
1、画家身世背景
2、所画内容临摹喜欢的鸟类或昆虫
我认为“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2、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3、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2)、找学生读知识点。(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探究活动三
瞬间的气息
1、图片展示:《双喜图》宋代崔白
145×124CM
(1)、我们先认真欣赏图片,然后找同学用语言描述一下《双喜图》描绘了怎样的事物,听一听谁描述的最好。看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2)、小组讨论,注意几个问题:
A、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时节?
B、描绘了哪些事物?
教材分析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是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的一个延伸,本册的欣赏课包括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本课主要针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及其艺术特点作了一个初步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本课将以多媒体展示花鸟画作品,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为主,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科。本课通过花鸟画作品的赏析,学生感悟中国画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2)、重点语:笔墨中的自然来源于真实的自然来源于真实的自然。笔墨中的自然充满着画家的情感和审美理想,体现了画家对艺术美的追求。教师适时点出这种绘画风格是工笔画。
4、播放视频《写生珍禽图》介绍
5、图片展示:
《写生珍禽图》局部细节。(鸟雀、昆虫和蝉的精细图片)《写生珍禽图》各种动物动作各异,生动活泼;昆虫有大有小,小的仅似豆粒,却刻画的十分精细,爪须毕现,双翅透明,鲜活如生。展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令人赞叹。
(1)、谁来说说都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美不美?想不想把它们画下来?
(2)、好咱们来共同看看古代的画家是怎样画的。
2、图片展示:《写生珍禽图》。
(1)、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何感受?
(2)、你能画出来吗?怎样做才能画出来?
3、(1)、《写生珍禽图》介绍:
画家黄筌注重写生,家里养了很多的鸟,长期观察写生。这幅作品是画家黄筌留下的一张写生画稿。画中有各种鸟的不同神态:停止的,飞翔的、低头啄食的,画中还有天牛、蜜蜂、蝗虫、知了等。这么小的昆虫我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留意,但是画家却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它们,用双钩墨线、层层敷染,非常逼真地画下了它们的形象。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古代花鸟画名家的作品,你是不是有一种想自己画一画的想法。
2、在课本第二页和第三页《写生珍禽图》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鸟类或昆虫进行临摹。
1、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2、举手尝试回答问题。
(构图:画幅左侧集中着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想让有度。色彩: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学校名称:枣庄市第十一中学
授课专业:初中美术
课程名称:美术
备课教师:周刚
枣庄市第十一中学
课程名称
七年级美术上册
所在学校
枣庄十一中
授课教师
周刚
所用教材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课时
二课时
课程类型
欣赏.评述
课题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鸟类或昆虫画一画。
学生通过,积极交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欣赏作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适当的时候点拨,学生讨论结束,再适当总结。
15分钟
展示生物照片和画家的作品比较,学生较直观的感受画家作品的特点。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工笔花鸟的魅力,让学生爱上中国工笔花鸟画。
10分钟
通过欣赏精美的名家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工笔花鸟的激情。花鸟画的历史的学习,让学生更全面了解花鸟画。
5分钟
综合
探索
综合
探索
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
综合实践
探究活动一
典雅中的寓意
1、展示图片:
《芙蓉锦鸡图》,让学生欣赏。
《芙蓉锦鸡图》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翩飞舞,相互追逐嘻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眸。
2、问题展示:
(1)、整幅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有何特点?
(2)、视频欣赏《芙蓉锦鸡图》介(季节是秋季,描绘了山坡、树、竹、草、鸟、兔、风等事物。喜鹊扑翅鸣叫,兔子驻足回头张望。现代我们会用照相机拍下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