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届新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全国通用第一单元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
2021届新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全国通用第一单元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等高距为100米,A山峰外圈的等高线数值 为900,A的高度范围是900—1 000米。陡崖由4条等高线重合,依陡崖相对 高度计算公式(n-1)×h<H<(n+1)×h可得:(4-1)×100<H<(4+1)×100,陡崖 的相对高度范围是300—500米。第4题,从图中指向标可以看出河流的流 向为先西南再向西;陡崖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没有瀑布;河流在山区可见 “V”形峡谷,C地为出山口,应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3.局部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范围 介于两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内部数值“大于大的,小于小 的”,即如果闭合等高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小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的海拔 低于较小数值,如果闭合等高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大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 的海拔高于较大数值。如下图(单位:米)中A处海拔为300—400米,B处海拔 为100—200米。
凸高为谷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 山谷
(3)基本地形部位。
字母 地形部位
A 山峰或山地
B 山谷
C 山脊
D 陡崖
E
鞍部
— 盆地或洼地
等高线特点 闭合,数值由四周向中间变大 凸向高处 凸向低处 重合 两个山峰和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闭合,数值由四周向中间变小
3.地形剖面图
(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做的 垂直 剖面图,它是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节 等高线地形图
地理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图上 海拔 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 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水平 比例尺往
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 地势起伏
和
坡度陡缓 状况。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考向一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
规律•深化整合
1.相对高度计算 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方法:①读出两点各自的海拔;②用大数值减去小数值, 即得两点的相对高度。如某点海拔为200—250米,另一点海拔为50—100 米,计算可知两点相对高度为100—200米。
【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主要考查等高线数值 的判读、相对高度的计算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地理 实践力素养的考查。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导引】
相等
200—300
352—380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D (2)C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题组•训练突破
D.1 580米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图示地区最高海拔位于山顶4 950米处,最低海拔位于河谷,根 据等高线分布,河谷海拔在3 400米到3 600米之间,所以最大高差可能为1 350米到1 550米。故选C。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河流补给主要靠 高山冰川融水,所以流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A正确;当地农作物主要 以青稞为主,B错误;聚落多分布在较为温暖的山谷中,C错误;从等高线分析, 图中河流支流流向大致是由南向北,北部干流是东西流向,D错误。故选A。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计算陡崖高度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陡崖的相对高度为ΔH,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 的等高线的海拔,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小的等高线的海拔。
【典例1】 (2012全国卷,10~11)下图示意某小区。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
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基本特征。
特征
含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 相等
同图同距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同一幅地图上等高 距一致
闭合, 等高线是 闭合 的曲线(由于图幅限制,在图上不一定全
不相交 部闭合);等高线一般不相交(陡崖处除外)
密陡疏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 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 缓
凸低为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 山脊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角度2 陡崖高度的计算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完成第3~4题。 3.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C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55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 B地可见“V”形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角度1 相对高度的计算 (2021山东临朐中学开学考试)下图是西藏雅砻河谷地(29°N,91°E)的等高 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1~2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图示地区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1 280米 B.1 340米 C.1 450米 2.图示区域中( ) A.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 B.农作物主要以冬小麦为主 C.聚落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流流向大致是由北向南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4.计算两地的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米)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相)/100米。若两地相对 高度为350米<H相<450米,则其最大温差为2.1—2.7 ℃。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典题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