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第一章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发展历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及对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要求,认识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难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讲授2课时,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1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第一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三、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第二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一、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二、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三、数学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四、数学教育测量运动的蓬勃开展五、美国的“八年研究”是教育评价的催生剂六、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第三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二、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教育改革呼唤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四、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3]在学科专业分类中,“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放在哪一个类别中比较合适?[4]试分析一下,狭义、中义与广义的教育评价概念有何区别?[5]怎样使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这个概念?[6]为什么说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7]为什么说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提出哪些要求?第二章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不同标准的分类,了解形成性、诊断性和总结性测验(评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初步了解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的意义与区别,认识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特点、最佳行为评价和典型行为评价的意义及其区别,初步领会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理念,能够分别阐述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实现教育判断、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行使等教育管理方面的功能。

[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和主要功能。

难点: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教学时数]讲授2课时,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1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一、按测量与评价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二、按解释测量结果或评价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三、按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四、按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分类五、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其他分类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第二节.一、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二、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三、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四、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有什么功能?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什么是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3]什么是形成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和终结性测量与评价?它们的使用有何重要意义?[4]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有哪些?[5]有人认为,用相对位置或相对分数来描述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

这样,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方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还要存在的价值吗?你怎么看待这些问题?[6]通过对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功能及类型的了解,反思所在学校教学考试起到什么作用。

第三章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的含义,依据不同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计算测验的信度和对测验的效度进行评价,领会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一般测验信度的区别、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计算项目的难度、区分度,反思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案的可用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的含义;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计算。

难点: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计算。

[教学时数]讲授4课时,课堂讨论2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一、信度的意义二、信度的统计定义.三、信度的估计方法四、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分析五、测量标准误与测验信度的关系六、评分者信度第二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一、效度的意义二、效度的统计定义三、效度与信度的关系四、内容效度及其分析方法五、结构效度及其验证方法六、效标关联效度及其估计方法第三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一、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二、难度的等距变换三、测验题目的恰当难度和恰当难度分布第四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区分度一、区分度的意义二、区分度的计算三、区分度伪相关的校正四、标准参照测验题目区分度的其他研究方法第五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案的可用性一、科学性、公平性和可行性二、针对性、区分性和简洁性[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什么是测验信度?说明何种类型的测验适用于何种信度系数。

[2]什么是测验效度?为什么说它是非常重要的测量质量指标?[3]为什么说对于任何一种测量来说,效度都比信度更为重要,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尤其如此?[4]6名体操运动员由两位评分者评定的等级如下表,试估计两位评分者的信度。

学12345662甲评判4535512乙评判436[5]某测验中,16名被试者的某题题分与测验总分情况如下,试完成以下计算:(1)该题的难度P。

(2)用相关法求该题的区分度。

被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题分 1111111160总分98 90 81 79 75 93 88 68 71 71 95 66 21 23 0[6]某测验,10名被试得分情况如下表:被试 12 3 4 5 6 7 8 9 10 题目0 0 2 2 0 2 0 1 2 2 02 0 0 2 2 0 2 0 0 0 22 03 2 2 2 0 0 2 2 00 0 2 0 2 2 2 4 0 0 03 2 6 54567 4 4 54 6 1 6 65 7 2 5 5 410 5 9 16 7 12 11 13 10 14 898151015161211886根据上表,完成:①计算第2题的难度与区分度;②用高低分组法计算第7题的难度与区分度;③计算该测验的分半信度系数;④如果该测验是一个标准参照测验,请估计其信度系数。

第四章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测验题目的类型,了解各类测验题目的功能、教育目标分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和测验蓝图设计掌握各类测验题目的编制要求、类的内容,的要领。

[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类测验题目的编制要求;测验蓝图设计与测验编制要领。

难点: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测验蓝图设计的要领。

[教学时数]讲授2课时,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1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测验题目类型与测量功能一、客观性试题的类型及其编写技巧二、主观性试题的类型及其编写要领第二节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一、教育目标与测验目标的联系二、教育目标分类学三、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测验蓝图设计与测验编制要领一、设计测验的基本考虑二、设计测验蓝图三、测验的编制与组织[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测验试题主要有哪些类型?试分析各类试题的测量功能与命题要求。

[2]试述布卢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的内容。

[3]试述设计测验蓝图的主要步骤。

[4]如何理解教育目标与测验目标的关系?[5]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必须对现行的高考试题进行改革,逐步加大主观性试题的分量,以鼓励考生的创新思维。

但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评分误差较大。

你对此项改革如何评价?你认为高考试题应如何改革?第五章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和评定量表的不同类型,了解常用的教育评价表及应用范围,掌握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确定教育评价指标和指具有完整地建构一个教育评价表的技制定教育评价标准的方法,标权重的方法、.能。

[重点与难点]重点: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确定教育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方法、制定教育评价标准的方法。

难点:确定教育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方法。

[教学时数]讲授2课时,课堂讨论1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一、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二、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第二节教育评价表的构成及编制一、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二、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方法[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教育评价表有何特点?编制教育评价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2]请结合实际,谈一谈教育评价表有何应用?[3]常用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有哪几种?[4]有人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难以定量处理,因而不需要制定教育评价表,更无法赋予指标权重。

我们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第六章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测验常模的含义,关注多种类型的测验常模,理解年级常模、年龄常模的意义与应用,理解标准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够建立百分等级常模、标准分数常模,了解高考标准分数制度的基本原理。

[重点与难点]重点:教育测验常模、百分等级常模及建立方法、标准分数常模及建立方法。

难点:百分等级常模及建立方法、标准分数常模及建立方法。

[教学时数]讲授2课时,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1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主要内容]教育测验常模的意义与类型第一节.一、测验常模的意义二、测验常模的主要类型第二节百分等级常模及建立方法一、百分等级常模的意义与应用二、百分等级常模的建立方法第三节标准分数常模及建立方法一、标准分数的基本定义二、标准分数常模的建立方法三、正确理解与使用标准分数第四节标准分数在高考中的应用一、建立标准分数制度是高考标准化的重要环节二、在高考中使用原始分数的局限性三、高考标准分数制度的内容四、高考标准分数转换方法[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百分等级常模反映了测验原始分数与百分等级位置之间的关系,试问:百分等级量尺是否具有相等的单位?换句话说,每一个等级差异是否意味着成就与能力的相等差异呢?[2]比较年级常模与年龄常模的异同点。

[3]在高考中为什么不用线性标准分转换方案?[4]假如物理和化学测验分数的总体呈正态分布,试用Z分数和CEEB分数比较下列A、B两生两门学科的平均分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