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教育评价2. 常模参照解释3. 标准分4. 教育测量5. 集中量数6. 效度7. 区分度8. 绝对评价二、填空题1. 测量的要素有_____, _____和______。
2. 命题蓝图一般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等内容。
3. 近代教育测量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件事是_______ 和_______。
4. 一般把校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分为五种模式,它们是_____、 _____、_____ 、______ 和______。
5. 标准分是以_____为参照点,以_____为度量单位的分数。
6. 我国古代创造的笔试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和_______。
7. 测量的参照点有两种,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
8. 现代教育评价既追求评价的______又追求评价的_______。
9. 近代教育测量运动产生于______世纪的____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
10. 教学评价按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____的评价、_____的评价和_____的评价。
11. 集中量数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
12. 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___,二是____。
三、计算题1. 计算下列数据的标准差:65 70 75 80 85 90 952. 某生在区语文统考中得82分,全区参加统考的有2920人,下表为区语文统考成绩分布表的一部分,求该生的百分等级分数。
组别频数累积频数95-100 10 292090-95 20 291085-90 280 289080-85 510 261075-80 600 210070-75 984 1500………………3. 某题的满分值为5分,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该题上的得分情况如下表,计算该题的区分度。
X f高 f低5 4 04 6 13 2 52 1 41 0 20 0 14. 12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如下,求中位数。
组别频数累积频数85-90 7 12080-85 10 11375-80 14 10370-75 20 8965-70 26 6960-65 18 435. 有300人参加考试,高分组有42人答对第3题(客观题),低分组16人答对该题,请分别计算该题的难度值和区分度指数。
6. 初三(2)班语文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5分,甲同学考试的原始分数为80分,求该生考试的T分数。
7. 某生在县数学统考中得84分,全县参加统考的学生共有3560人,下表为频数分布表的一部分,计算该生的百分等级分数。
组别频数累积频数95-100 5 356090-95 9 355585-90 123 354680-85 248 342375-80 392 317570-75 874 2783………………四、简答题1. 为什么说教育测量是一种间接的测量2. 谈谈你对“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目标的认识3. 简述准备性诊断测验的题目构成4. 简述教育评价功能多样化的特点5. 学生A数学测验的原始分数为80分,要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需要哪些资料6. 学生甲语文测验的原始分数为85分,要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还需要什么资料7. 简述教育测量的相对性特点8. 简析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9. 谈谈你对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目标的认识五、论述题1. 试述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2. 试述近代教育测量运动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3. 诊断、形成和终结性评价的比较《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教育评价: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的全部领域和整个过程进进行价值判断,并以此为据提出相应的改进或调整决策。
2. 常模参照解释:是指将个人的测验成绩与参加同一测验的其他人进行比较,然后根据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对测验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的方法。
3. 标准分:是以平均分为参照点,标准差为度量单位的分数。
它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原始分数与团体平均分数的距离。
4. 教育测量:从量的角度对教育效果进行定量化分析的方法。
5. 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
6. 效度: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
7. 区分度:指试题能否将考生区别开来的量度指数。
8. 绝对评价:是以学生对教育目标的掌握程度为依据进行评分的。
分数的意义就是学生实际掌握的内容占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内容的比率。
二、填空题1. 测量的要素有__参照点___, __单位___和___量具___。
2. 命题蓝图一般包括___测验目标_____、 ____测验内容____ 、___试题类型_____、 ____数量____ 和___分布____等内容。
3. 近代教育测量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件事是___笔试取代口试____ 和___教育测量运动____。
4. 一般把校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分为五种模式,它们是__结果模式___、 __过程模式___、__过程——结果模式___ 、___技能模式__ 和___形成评价模式___。
5. 标准分是以___平均分__为参照点,以___标准差__为度量单位的分数。
6. 我国古代创造的笔试方法有__帖经___、 ___墨义___ 、___诗赋_____ 、___杂文___ 、____经义__和____策论___。
7. 测量的参照点有两种,一是___绝对零点____二是___相对零点_____。
8. 现代教育评价既追求评价的___客观性 ___又追求评价的___教育性____。
9. 近代教育测量运动产生于___20___世纪的__美__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___桑代克____。
10. 教学评价按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__教师__的评价、___校长__的评价和__教育行政部门___的评价。
11. 集中量数主要有__算术平均数__、__中位数__和___众数__。
12. 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__办学水平评价_,二是_专项评价___。
三、计算题1. 102. 78.93. 0.354. 68.35. P=0.36 D=0.326. 607. 94.76四、简答题1. 为什么说教育测量是一种间接的测量答:(1)它测量的是潜在于学生体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些是无法直接获取的;(2)只能用间接的方法通过学生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们的学习能力。
2. 谈谈你对“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目标的认识答:(1)指将已习得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与原来学习情景十分相似的情景中,要求具有水平迁移的能力。
(2)要求将已习得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与原先学习的情景十分不同的新情景中,需要具有不同水平的纵向迁移能力。
3. 简述准备性诊断测验的题目构成答:(1)准备问题:反映学生学习新教学内容之前应具备的前提知识。
(2)过程问题:反映由前提知识向目标过渡所需要的知识。
(3)目标问题:反映新内容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
(4)发展问题:反映在新教材基础上加以拓宽或者深化的问题。
4. 简述教育评价功能多样化的特点答:(1)诊断功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调整改进功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节及时改进(3)导向功能,对教学过程进行定向(4)激励功能,提高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 学生A数学测验的原始分数为80分,要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需要哪些资料答:(1)将80分转换成对学生完成规定任务的描述,称标准参照解释(2)将80分转换成某种类型的导出分数,称常模参照解释6. 学生甲语文测验的原始分数为85分,要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还需要什么资料答:(1)将原始分数转换成对学生完成规定任务的描述(2)将原始分数转换成某种导出分数7. 简述教育测量的相对性特点答:(1)教育测量没有绝对零点,它是以相对零点作参照物的。
(2)作为教育测量结果的考试成绩(原始分数)其本身的意义常常是不确定的;只有与测试集体的平均水平或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比,才能确定分数的真正意义。
8. 简析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答:(1)评价目的由选拔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和改善教学;(2)评价功能的多样化;(3)强调评价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4)由静态的总结性评价向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发展;9. 谈谈你对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目标的认识答:(1)指将已习得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与原来学习情景十分相似的情景中,要求具有水平迁移的能力。
(2)要求将已习得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与原先学习的情景十分不同的新情景中,需要具有不同水平的纵向迁移能力。
五、论述题1. 试述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答:(1)评价目的由选拔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善教学。
(2)评价功能多样化(3)强调评价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4)由静态总结性评价向动态形成性评价发展(5)从领导评价向自我评价发展,强调评价主体性(6)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结合2. 试述近代教育测量运动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答:(1)客观测验法的开发(2)相对评分法的提出(3)科学的试题编制理论和方法的提出(4)标准化考试的出现(5)测量对象和范围狭窄(6)只注重区分,不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7)只限于测量,对改进教学意义不大3. 诊断、形成和终结性评价的比较答:(1)终结性评价象支温度计,通过对输出成果的评定,反映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2)形成性评价象空调器,它通过对教学过程学生状态变化的测定,准确地把握学生现时的状态水平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吻合程度;(3)诊断评价也可起到空调器的作用,不过是针对系统输入进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