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九年级下册
第17课《公输》
1、吾义固不杀人。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3、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4、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5、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第18课《孟子》两章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19课《鱼我所欲也》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而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此之谓失其本心。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
1、非醴泉不饮。

2、请循其本。

第21课《曹刿论战》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1、王之蔽甚矣。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第23课《愚公移山》
1、投诸渤海之谓。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甚矣,汝之不惠!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九年级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
1、辍耕之陇上。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等死,死国可乎。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5、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将军身被坚执锐。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3、夫专诸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4、怀怒未发,休祲将于天。

第23课《隆中对》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凡三往。

4、挟天子而令诸侯。

5、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

6、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第24课《出师表》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3、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九年级(上)
《陈涉世家》重点句子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隆中对》重点句子:
1、挟天子而令诸侯。

2、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出师表》重点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词四首》重点诗句:
长烟落日孤城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桃花源记》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6、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语出处)
《核舟记》
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大道之行》
1、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三峡》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短文两篇》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观潮》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4、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5、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6、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湖心亭看雪》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八年级(下)
《与朱元思书》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返。

《五柳先生传》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马说》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第10课《论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交友态度)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处世哲学)
3、温故而知新。

(学习方法)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与方法: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性情品质修炼:实事求是的求知
态度)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性情品质修炼)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态度
与方法)
8、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

(性情品质修炼)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性情品质修炼:一个人应经得起环境的考
验)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接人待物,处世之道)
第20课《山市》
1、高原睥睨,连亘六七里。

2、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3、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
1、尊君在否?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七年级(下)
第5课《伤仲永》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稍稍宾客其父。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泯然众人矣。

第15课《孙权劝学》: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第25课《短文两篇》
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第30课《狼》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