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衬砌钢筋网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衬砌钢筋网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衬砌钢筋网支护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目的 (1)
三、工程概况 (2)
四、人员及设备配置 (3)
五、施工工艺 (3)
六、质量控制指标、检查频率和方法 (6)
七、质量保证措施 (8)
八、安全保护措施 (10)
九、环境保护措施 (12)
一、编制依据
(1)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有关设计文件、图纸;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8)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纪要及有关文件、通知;
(9)施工招标图纸隧道通用图;
(10)国家和公路工程现行的标准、规范、规程、指南等;
(1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
(1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二、编制目的
进一步加强隧道工程的质量管理,落实分部的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消除质量通病,杜绝质量隐患,确保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特制订本专项方案。

三、工程概况
**************
分离式隧道主洞复合式衬砌支护设计参数表
四、人员及设备配置
五、施工工艺
5.1施工流程图
5.2
(1)
作成网片需要的长度。

(2
×250mm,长1.5m,宽1-1.5m的钢筋网片,整体运到洞内牢固焊接在锚杆、钢拱架上。

钢筋焊接前要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加工完毕后的钢筋网片应平整,钢筋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3)、制作成型的钢筋网片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

钢筋网片成品应远离加工场地,堆放在指定的成品堆放场地上。

存放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潮湿的环境,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5.3施工方法
(1)、初喷掌子面:先将拱部初喷5cm厚C25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2)、安装钢拱架或钢格栅。

(3)、φ22药卷锚杆,锚杆呈梅花型布设,环向间距为120cm;
纵向间距及锚杆长度根据围岩衬砌类别确定
(4)、挂设钢筋网:钢筋网在工地现场加工成型,现场人工安装,安装时紧贴岩面,钢筋片随初喷面的起伏铺设,绑扎固定于先期施工的系统锚杆之上,再把钢筋片焊接成网,用电焊固定在钢架及锚杆外露头上及钢拱架外侧,以防喷射混凝土时晃动。

网片间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每次立的最后一榀工字钢,钢筋网片必须露出拱架20cm,以便下次网片的连接。

六、质量控制指标、检查频率和方法
6.1、检查项目:钢筋网支护实测项目
6.2、钢筋网制作基本要求
(1)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2)钢筋网钢筋在使用前应调直并清除锈蚀和油渍。

(3)钢筋调直采用数控调直切断机,切断长度根据设计要求制作。

钢筋除锈、除油采用除锈剂,钢丝刷打磨和人工除锈相结合。

(4)钢筋网铺设原则上应在施工现场进行,受开挖进尺影响,可采用模具加工钢筋网。

6.3、钢筋网片施工控制
(1)、按设计要求钢筋网钢筋在使用前进行调至、清除锈蚀和油渍。

网格按照设计间距在加工厂采用网片机进行提前加工,钢筋网片应在初喷一层混凝土后再进行铺设。

(2)、钢筋网片安置在喷射混凝土中,起到增加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作用,使围岩局部应力变化时喷射混凝土不出现开裂掉快。

(3)、钢筋网片必须在洞外定型加工,最好采用钢筋交叉点全部电焊机电焊加工,保证网片几何尺寸准确和钢筋不易损伤,钢筋网片加工面积不宜小于2m²。

(4)、钢筋网片在系统锚杆及初喷混凝土后安设,钢筋网片应随受喷岩面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最大间隙不宜大于30mm。

(5)、钢筋网应与锚杆头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保证网片搭接长度,确保喷射混凝土时网片不晃动。

(6)、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d(d为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一个网格长边尺寸。

钢筋网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七、质量保证措施
7.1、组织保证措施
⑴人员保障
成立项目经理部、施工区、专业作业队三级管理机构,在全单位范围内选拔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参与到本工程施工,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⑵财务保障
健全财务体制,配齐财务人员,完善财务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全力保障资金用于工程和职工、劳工的工资发放上。

⑶物资保障
成立设备物资部,依据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材料按时到达,经检验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后使用,杜绝劣质材料进场。

⑷设备保障
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精良的设备投入到本工程的施工中来,并储备一定数量的设备配件满足正常保养和维修的需要,以保证本工程保质按期完成。

7.2、工作保证措施
⑴质量检测措施
成立技术质量部和中心试验室,建立项目部、施工区、专业施工队三级自检体系,分部分项工程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仪器设备,采用新版本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与监理工程师一道严把质量监测关。

⑵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测量基线和坐标,利用全站仪进行定位和施工放样,利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控制,坚持测量三级复核制度,不经换手复核的测量结果无效。

⑶试验检验
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日期,并进行抽检;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进行碱骨料反应试验,选择合格且无碱骨料反应的水泥和骨料。

砂浆:根据设计标号,用砂筛天平和烘箱测出砂的级配和含水量、干容重来确定砂浆配比,制作试件,利用压力试验机检验其抗压强度。

石料:取样做试件,用压力试验机检验其抗压强度。

砂、碎石:按规定频率取样,以砂筛和石筛做筛分试验,以确定其级配。

用烘干机、天平测其含水量、干容重等。

7.3、技术保障措施
⑴、钢筋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铺设钢筋网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①钢筋网在初喷混凝土4cm以后铺挂,且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cm。

②砂层地段应先加铺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射混凝土。

③钢筋网应随初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大于3cm,与锚杆(锚杆安装3d后)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④开始喷射时,应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⑤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后再喷射混凝土。

八、安全保护措施
⑴、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后方上岗。

⑵、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工作服,佩带安全帽;各工种必须按要求佩戴相关的防护用品,尤其是电焊工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套鞋、工作服,站在绝缘垫板上,防止出现触电伤害。

⑶、在焊接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配有护面罩,清除焊渣时应小心焊渣入眼。

⑷、运输钢筋时,要注意周围的人员、电线及一切障碍物,以防止触碰伤人。

⑸、在绑扎钢筋时高度大于2米时为高空作业,必须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临边部位应当搭设防护栏杆。

架子或操作平台外侧设1.5米以上两道防护栏杆,外挂安全网,与侧墙钢筋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

没有可靠防护的区域,必须佩戴安全带,高挂低用。

⑹、向作业面吊运材料时,严禁长料和短料捆绑在一起吊运,材料吊运应当堆放在指定的地点,码放整齐,严禁违章指挥作业。

⑺、施工人员严禁沿侧墙钢筋上下攀爬,架子应当搭设爬梯。

⑻、施工现场必须保持干净,禁止乱扔废弃钢筋头和绑丝,以防止出现扎脚等现象。

⑼、施工场地内禁止追逐打闹,以防止绊倒伤人现象出现。

⑽、高空作业时,不得将钢筋集中堆放在模板和脚手板上,也不要把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暂停施工或离开时,应检查支架上有无易滑落物品,以免滑下伤人。

⑾、暂停绑扎时,应检查所绑扎的钢筋成骨架,确认连接牢固后方可离开现场。

⑿、洞内钢筋网支护焊接作业时,应远离可燃物,注意防火,并要在作业面配备消防器材。

⒀、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作和听从技术人员的指挥,不得盲目作业和野蛮施工。

遇到险情,应及时撤离现场,不得盲目抢险施工。

九、环境保护措施
⑴、编写详细的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施工现场所必须的排泄系统、照明灯光、护板、围墙、栅栏、警示信号标志和环保措施等,并使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满意。

⑵、加强学习环保知识、法律法规,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素质。

⑶、以墙报、简报、宣传标语的宣传形式开展环保宣传工作。

⑷、根据本合同各单位工程的施工特点,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具体规定。

⑸、在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工程范围以外的工地及植被注意保护,并严禁乱倒污泥、垃圾等。

⑹、在施工期间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洒材料。

为此使施工场地砂石化或保持经常洒水,使得施工场地旁的农田作物无扬尘污染。

⑺、作业完成后,及时清除钢筋头、废料、焊渣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