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周测试题(含答案)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周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限时检测题9(大洋洲和澳大利亚 2014.1.10)
一、选择题(每题3分,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内)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

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

据此回答1-2题。

1.“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读右图,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达尔文1月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4.澳大利亚7月高压中心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副高北移 C.太阳辐射 D.下垫面
澳大利亚南部(阴影所示区域)气候温和,降水适宜,读图
回答5—6题。

5. 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现代混合农业
C. 水稻种植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6. 关于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耕作业的机械化水平高
B. 精耕细作,技术水平低
C. 大牧场上牧羊与水稻种植混合
D. 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据报道,新西兰从2013年2月至4月上旬发生了北岛70年来最严
重的旱灾。

读新西兰南北二岛简图(图5),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新西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城市大多沿海沿河分布
D.湖泊都是火口湖
8.造成新西兰北岛此次严重干旱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B.受到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C.受到副极地低压带的控制
D.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9、下列自然资源特点与该国所处的板块位置相关的是()
A、地热资源丰富
B、太阳能资源贫乏
C、风能资源丰富
D、原始动植物资源丰富
读某大陆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四图中季节与其他三幅图不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丁
11.丁图中14℃等温线在N 处弯曲的原因是
A.受城市的影响
B.受洋流的影响
C.受河流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读图6,回答12—13题。

12.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幅度比甲地大
B .甲地冬季降水大于乙地夏季降水
C .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D .年平均气温甲地大于乙地 13.关于甲、乙两地降水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多时,与西南季风有关
B .乙地降水多时,与东南信风有关
C .两地降水少时,与副热带高压有关
D .两地降水多时,与风带移动有关 下图为某大陆气候带分布略图,完成14---15题。

14.①②气候带仅分布于沿海的狭长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
因素是
A .地形
B .热量
C .水分
D .洋流 15.对③地和⑤地两地降水情况的叙述,正确是( ) A .两地皆属于全年多雨区 B .两地皆属于全年少雨区 C .两地多雨季节同期 D .两地多雨季节不同期
图a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图a中①、②、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a中①、②、③分别对应图b
中的
A.甲乙丙B.丙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7.关于图a中①、②两地水资源说
法正确的是
A.②地水资源较①地丰富
B.②地地表水较①地丰富
C.两地均有丰富的水资源
D.①地地表水集中在7月
下图中甲、乙分别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甲中,A地的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
①A地东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B地沿岸有暖流流经③A地沿岸有寒流流经④B地多地形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9.关于乙图中“种麦养羊业”的正确叙述是:
①耕作业与畜牧业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②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区
③该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规模很大④每年6、7月份是种麦的忙季、养羊的闲季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
在呼啸的海风中,“从澳洲到北极最让人感动的鸟类迁徙”。

红腹滨鹬每年4月从澳大利亚越冬地起飞,开始他们单程长达10000公里的迁徙,体重仅140克的红腹滨鹬不停歇也不进食,飞行接近全程的2/3的距离,到达中国的渤海湾滩涂湿地!在此停歇补充能量,之后再直接飞往北极繁殖地。

结合以下“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20---21题。

班级:姓名:分数:
20.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A.红腹滨鹬从越冬地起飞时,盛行风与甲图相近
B.红腹滨鹬此时迁徙主要是顺风飞行
C.若只考虑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渤海湾湿地面积可能扩大
D.据推断红腹滨鹬迁徙途中会飞越纽芬兰渔场。

21.为及时了解和分析红腹滨鹬的迁徙路线,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GIS B .GPS RS C.RS计算机网络 D.GIS数字地球
注意:将选择题答案填在规定的方格中,写在方格外的不给分:
二、综合题:
22、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

该国面积28.8万平方千米,人口428万,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
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

我国呼伦贝尔市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高原上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多家奶制品厂的重要奶源基地,但毒奶粉事件后,国内销量也不乐观。

据统计,目前中国市场上进口的该岛国奶粉(包括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占到了中国总进口量的80%,占中国进口婴幼儿食品总量的40%左右。

(1)该岛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 , 该气候的特点
是 ___________ ,与我国呼伦贝尔草原相比,该岛国发
展谷物种植最突出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 。

(9分)
(2) 近些年来,图中岛国奶粉在我国极为畅销。

分析与我国主要奶源地
呼伦贝尔草原相比,该国发展乳畜业的区位优势。

(12分)
(3)结合图中有效信息,描述该区城市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该
岛国城市如此布局的主要原因。

(9分)
(4)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岛迎来最大的移民增长,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该岛的影响。

(4分)
高二地理--限时检测题9(大洋洲和澳大利亚 2014.1.10)
二、综合题:
22、【答案】
(1)温带海洋气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
(2)全年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牛奶品质高; 海运便利。

(3)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原因: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多海港),中部多山地,地形崎岖。

(4)利------ 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弊------ 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易产生环境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