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答案1、()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1、0分)A、五大B、六大C、七大D、八大我的答案:D √答对2、在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我的答案:D √答对3、xx年10月,党的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1、0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我的答案:C √答对4、xx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是()。

(1、0分)A、中国B、美国C、日本D、印度我的答案:A √答对5、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1、0分)A、5000亿吨B、6000亿吨C、7000亿吨D、8000亿吨我的答案:C √答对6、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

(1、0分)A、13℃B、15℃C、17℃D、21℃我的答案:D 答错7、在生态文明社会,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应该是()。

(1、0分)A、敬畏自然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D、顺应自然我的答案:D √答对8、xx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

(1、0分)A、四川成都B、重庆璧山C、新疆喀什D、内蒙古呼和浩特我的答案:B √答对9、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1、0分)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B、涉及面较小C、评价范围较小D、工作较为简单我的答案:A √答对10、xx年,中国北极科考船()穿越了5个北冰洋边缘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

(1、0分)A、“雪龙”号B、“永盛”轮C、“天恩”号D、“白濑”号我的答案:A √答对11、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我的答案:C √答对12、xx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

(1、0分)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我的答案:B √答对13、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1、0分)A、生态科技B、能源类型C、市场D、资本我的答案:A 答错14、xx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我的答案:A √答对15、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1、0分)B、七大C、八大D、九大我的答案:D √答对16、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

(1、0分)A、发展低碳经济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D、发展共享经济我的答案:A √答对17、()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它确定了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

(1、0分)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我的答案:C √答对18、()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

(A、室内空气污染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C、混合型污染D、特殊型污染我的答案:A √答对19、()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1、0分)A、可持续发展B、阶段性发展C、绿色发展D、永续发展我的答案:C √答对20、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

(1、0分)A、成效显著B、成就显著C、成效卓著D、成就卓著我的答案:C 答错21、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开放B、绿色C、美丽D、共享我的答案:C √答对22、()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并以“铁腕”承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建设。

(1、0分)A、xx年8月B、xx年6月C、xx年10月D、xx年6月我的答案:C √答对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表述体现了其关于人与()关系的思想。

(1、0分)A、人B、社会C、自然D、自我我的答案:C √答对24、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

(A、海拔较高的地区B、人迹罕至的地区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D、物种丰富的地区我的答案:C √答对25、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1、0分)A、《巴黎协定》B、《京都议定书》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我的答案:B √答对26、()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A √答对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1、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我的答案:D √答对28、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1、0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的答案:D 答错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的时间是()。

(1、0分)A、xx年1月1日B、xx年1月1日C、xx年1月1日D、xx年1月1日我的答案:D √答对30、()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0分)A、人与自然B、人与人C、人与社会D、人与人工自然我的答案:A √答对多选1、我国对防控环境风险提出了意见的文件包括()。

(2、0分))A、《国家环境保护“二五”规划》B、《“三五”规划纲要》C、《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D、《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的答案:BC 答错2、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包括的目标类别有()。

(2、0分))A、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B、年度评价结果C、公众满意程度D、生态环境事件我的答案:ABCD √答对3、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

(2、0分))A、资源化综合利用B、绿色交通C、环境基础设施D、城镇能源基础设施我的答案:ABCD 答错4、《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2、0分))A、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B、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C、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D、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我的答案:ABCD √答对5、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

(2、0分))A、环境持续发展B、经济绿色发展C、政治民主发展D、文化融合发展E、科技生态发展F、社会和谐发展我的答案:ABCDEF √答对6、关于工业产业园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分))A、一种新型的城镇B、包括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C、主要功能是管理、服务、集聚D、是现代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我的答案:ABCD √答对7、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成效包括()。

(2、0分))A、基本建立起了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全链条”责任追究体系B、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基本达到全覆盖C、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公园的试点工作和制度探索有序推进D、体制机制创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我的答案:ABCD 答错8、贫困与生态环境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我国,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

(2、0分))A、山区B、高原地区C、气候条件恶劣的内陆D、生态过渡带我的答案:ABCD √答对9、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包括()。

(2、0分))A、共生和谐意识、全球意识和发展意识B、人均水平意识、国情意识和人口教育意识C、环境资源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法制意识D、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公众参与意识我的答案:ABCD √答对10、工业文明的产业结构必须转型,工业文明时代的()必须向生态文明转变,必须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引导下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文明对传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运营方式进行深刻的变革。

(2、0分))A、政治B、经济C、金融D、法律我的答案:ABCD √答对11、我国实现依法治理环境和管理资源的有效经济调节手段包括()。

(2、0分))A、环境保护税B、绿色金融C、环境收费D、绿色资本市场我的答案:ABCD √答对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

(2、0分))A、根基B、条件C、其他建设的自然载体D、其他建设的环境基础我的答案:ABCD √答对13、我国在治理环境和管理资源过程中,依据的环境保护法律包括()。

(2、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环境保护单行法C、其他法律中的环境保护条款D、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我的答案:ABCD √答对14、重建经济秩序的措施包括()。

(2、0分))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国际间流动,减少在贫困地区设置污染性工业B、消除贫困C、制止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削减核武器数量,把核力量对全球生态环境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限度D、加强对生物基因的保护,建立全球性的生态保护区,设置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贸易限制,划分生态环境脆弱类型,规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的级差标准我的答案:ACD 答错15、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包括()。

(2、0分))A、影响人类健康,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B、导致粮食减产,使人们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C、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D、高山冰川融化,产生生态难民我的答案:ABCD 答错16、对公民个人和企业来说,环境权就是享有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主要包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