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方案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方案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方案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新加坡星悦汇
星悦汇是由Andrew Bromberg of Aedas设计的新加坡纬壹星宇项目的商业零售部分,是新加坡首个于公共空间采用自然通风的购物中心。

(如有商业综合体设计需求,请搜索:万维设计)从设计之初,项目便计划实施自然通风方案。

建筑师纳入了不同的策略,以优化购物中心的舒适度。

建筑外形有助向北和向南的微风均穿梭其中,并在各个公共空间使其得以加强。

建筑物的东面和西面减少曝光,以降低整体太阳热能;所有外墙将日光引进室内。

簷篷能遮挡太阳和雨水,并进一步把微风带进建筑物,同时平衡内部和外部的视觉对比。

项目以建筑造型技术来推进设计过程,分别对日光、太阳热能和眩光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以模拟气流。

在自然通风不能被实现的空间,设计改用混合式通风策略。

一个机械辅助蒸发冷却系统设置在底层的公共广场,采用高容量、低转速风扇,即使在没有空调的室内空间,也能使空气流动。

Aedas表示,自然通风能节省大量运营成本,事实上,用后评估显示能源使用量下降30%,实际用量比估计的还要低。

2、重庆中建耐德山花商业综合体
该项目建筑面积232582平方米,占地面积53896平方米,“最初的设计目标,是要做一个拥有公园空间的商业综合体项目,说白了其实是要做商业,但它的载体是公园。

捏橡皮泥”推演法
“先把橡皮泥都堆起来,看看有多少体量,再把橡皮泥塑形、放到沙盘中去。

”听起来很好玩,这就是三益设计团队在这个项目里所采用的“捏橡皮泥”推演法——三块地,要实现互动,就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对待,于是,一个“环”的概念首当其冲出现了。

捏橡皮泥的第二步:根据覆盖率的要求,把每块用地能挤压出来的空间把控准确,设计团队发现这个项目更适合用“围合”的方式来打造互动交流的空间。

经过一系列的变形、深化立体设计、连廊处理,一个大致的整体空间关系被清晰的整理出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