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设备操作规程

钻井设备操作规程

1.起钻和下钻的全部过程都必须挂合冷却水泵,保证摆布刹车鼓和滚筒温度和水柜冷却水的温度一致,以延长刹车鼓的使用寿命。

2.绞车、转盘和电磁刹车单向离合器挂档时,必须停总离合器,严禁在运转中强行挂档,打坏细牙齿套。

绞车和转盘换档时,应摘开档位,再由空档挂一档或者二档,不得由一档直接换二档或者由二档直接换一档。

3.关于刹带的调节,严禁在重负荷下进行。

(1)用空游动滑车并用气刹刹住刹把再调刹带。

摆布刹带的间隙为 2-5 毫米,摆布后面的托轮与刹带的间隙为 1.5-3 毫米。

(2)活动刹把调节反正螺母,保持刹把高度为 700-1100 毫米。

双支点平衡梁摆布端肖子均在肖孔中间位置,若肖子靠死上下任何一边,刹车将彻底失灵。

由于是双支点平衡梁,更换刹带片时必须摆布同时进行,不得更换其中一边,否则失去平衡,刹车失灵。

(3)换好新刹车片后,先下钻 10 余立柱将刹带片棱角磨去,待24 片全部包紧刹车鼓后,停下来再复调刹带各尺寸,然后使用。

( 4 )盘式刹车的工作钳单边制动正压力不小于 75KN ,安全钳单边制动正压力不小于 90KN ,刹车块工作间隙不大于 1 毫米,工作厚度不小于 12 毫米,液压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 9MPa。

(5)水龙头冲管,其中冲管盘根注黄油时,必须住手循环泥浆,否则根本注不进黄油,导致冲管早期磨坏。

开泵前
1.第一次开泵必须将上水凡尔加满清水或者泥浆,排出空气,以保证上水正常。

2.应检查拉杆箱内是否有工具、脏物。

3.挂泵离合器时,必须采用二次开动法,即先合离合器,即将摘掉,观察泵运转情况,并确定无问题后,再正式挂上离合器。

开泵后
4.注意观察泵压表,在泵压未稳定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离合器开关。

5.及时检查各油路润滑情况,润滑油压力不得低于 1Kg/cm2 ,否则停泵检查。

6.随时检查液力端、动力端、机油泵、滤清器、管线接头密封情况,不允许漏油、漏泥浆现象存在。

7.泥浆泵空气包,必须冲氮气,要保持一定的压力,充气压力约在泵压的 30%。

1、检查油底壳油量、冷却液量、高压油泵油量及调速器油量。

2、检查高压油泵齿条是否灵便,油水管线是否渗漏,风扇皮带张紧度是否合适。

3、机身上是否有工具、杂物。

启动
4、盘车 2-3 圈,预供油泵压到 1.5Kg/cm2 后启动车,启动后柴油机在 3 秒内无机油压力,必须即将停车检查。

5、气启动马达:检查气源压力保持在 0.7-0.9 兆帕。

6、电启动马达:电瓶电压必须达到 12v 。

7.转速在 600-800 转/分,机油温度达到 45 度以上,然后才干带负荷运转。

8.运转过程中,检查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柴油机有无异常响声,排烟是否正常。

9.先摘掉负荷,低速运转至油水温度低于 75 度,才干停车。

10.停车后盘车 2 圈以上。

1.检查油箱、水箱、油底、高压油泵、调速器液面。

2.检查高压油泵操作杆是否失灵。

3.检查油水管线是否漏。

4.检查风扇皮带张紧度是否合适。

5.检查发机电主开关是否在住手位置。

6.气启动马达:检查气源压力保持在 0.7-0.9 兆帕。

7.电启动马达:电瓶电压必须达到 12v 。

8、气启动马达:检查气源压力保持在 0.7-0.9 兆帕。

9.用手压泵压机油达到 1Kg/cm2。

10.把紧急停车手柄放到工作位置上。

11.把调速手柄放到“R”位置上。

12.柴油机启动后,应即将松开启动按钮,每次不得超过 10 秒
钟,二次启动间隙时间不少于 30 秒,启动三次失败,应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13.柴油机转数开到 600-800 转/分,跑温 10 分钟。

注意机油压力,启动后油压均上升到额定值。

14.调整柴油机转速,使频率达到额定值。

15.调电位器开关,使三相电压达到额定值(右边增压,左边降压)。

16.合上断路器开始送电。

若并车使用时,要即将调整好无功平衡。

17.时常观察水温表,在额定载荷时水温应为 75-80 度,当超过90 度时,水温警报灯亮,应即将检查排除。

18.每小时至少检查水箱水量一次,防止烧开锅。

19.每小时至少检查机油、柴油液面一次。

20. 经常观察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应 3-4Kg/cm2 ,低于3Kg/cm3 ,要检查原因。

21.由于短路或者超载,空气负载开关自动跳闸时,必须找出原因并排除。

重新合闸之前,要把开关拉到切断位置,并摘去全部负载,合闸后,要逐渐加之负载。

22.切断空气负载开关(送电主开关)。

23.柴油机在 800 转/分下空载运转,等水温降至 60 度再停车。

24.调速手柄拉到最小油门位置。

25、严禁在底特律发机电组上进行电焊作业,以免损坏电脑组件。

1、开机前,检查振动筛上有无杂物。

2、各部注足黄油。

3、合开关后,检查电动机转向,正确转向应向振动筛下方转(或者按标定转向)。

4、检查各部紧固情况。

5、停机后应即将清洗筛面,保持筛孔畅通。

1、开泵前,除砂泵和除砂器附近应无人,才干开泵,以防伤人。

2、除砂器工作压力控制在 2-3.5 公斤/cm2 ,不能低于 1.5 公斤/cm2 ,泵转向与指示牌相符。

3、检查各部件连接处,不能漏气、漏泥浆,再看施流器喷流的喷射情况,如不喷流,及时处理。

4、检查除砂器及筛架振动情况,如有异常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5、停机后,及时冲冼干净,保持筛架清洁和筛孔畅通。

1、开泵前,除泥泵和除泥器附近应无人,才干开机,以防伤人。

2、除泥器工作压力控制在 0.3-3 公斤/cm2。

泵转向与指示牌相符。

3、检查各部连接处,不能漏气、漏泥浆,再看施流器底流口的喷流情况,以呈喷射伞状为最佳状态,否则,计节底流口径,若遇堵塞可卸下喷流咀进行清理,切勿用尖状物捅。

4、检查除泥器筛架振动情况,如异常,找出原因处时处理。

5、停机后,及时冲洗干净筛面,保持清洁及筛孔畅通。

1、开机前,用手转动转鼓,应转动灵便,无任何碰擦声。

2、三角皮带绷紧度合适规定要求。

3、各部连接可靠。

4、外部路线正确无误,转鼓转向与指示牌相符。

5、检查各部润滑情况,有无过热。

6、停机后应清洗鼓内沙泥,保持干净,以备再用。

1、启动机电前,必须先将进液阀关闭,让机电空负荷运转1-3 分钟后,方可打开进液阀,否则造成重负荷运转,烧断保险丝。

2、检查机电、电器、开关、路线等有无漏电现象。

3、检查各部联接是否坚固可靠。

4、找开混合漏斗下挡板阀,当钻井液喷射正常后,方可加入各种药品配制。

5、停机前,先住手加料,关闭混合漏斗挡板阀,关闭所有阀门,停机后,清洗混合漏斗。

1、开机前,子细检查紧固件有无松动,电源接线头是否坚固,电器绝缘是否良好。

润滑油是否充足。

2、电源开关合闸时,看搅拌机叶轮的旋转方向是否同减速箱上的旋向标记相符,如不符应将三相电源中任二根导线交换接线位置。

1、变频器使用前,对内部设备进行清洁处理,检查各部件电线是否
坚固。

2、启动时要按程序执行,发现异常即将住手操作,切断电源,查明原因方可再次启动。

3、大机电启动应满足变频器对其的要求,防止大电流冲击,损坏变频器。

变频输出功率应不大于其额定功率的 80% ,保持其输出电流基本平衡。

4、各路功率均匀分配,防止单路过高损坏变频器。

6、变频器启动负载应小于 50KW,运行平衡逐渐将其负载加起。

7、变频房温度控制在25℃之内。

使用前应严格检查:
1、司钻操作手柄是否灵便好用;
2、整流箱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3、牙齿离合器应挂好,并锁紧搬动手臂;
4、冷却水循环是否正常。

使用中应严格遵守:
1、在下钻期间配电房停电,应先通知司钻;
2、下钻时应控制下放速度,每一个立柱应采用多点刹车,以指示灯为准;
3、整流箱有问题要及时处理,不得带故障使用;
4、正常钻进时不允许使用电磁刹车,以免上部线圈过热使其老化加快,造成绝缘损坏。

使用后必须做到:
1、定期对电磁刹车电源箱、控制手柄、路线、线圈进行检查测试,并作好记录进行对照,浮现异常要查出原因。

2、按时保养齿式离合器、轴承、线圈呼吸器等,定时检查固定螺栓。

〈十三〉顶驱操作规程
1、熟读服务手册,按其规定操作步骤进行使用。

2、熟知控制箱(VDC)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按钮,指示灯的功能及用途后方可操作。

3、在起钻、下钻、接立柱、对扣、卸扣、备钳作业中,须按规定的程序步骤及技术要求正确操作。

4、对面板的指示及参数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正确设定上扣、卸扣、扭矩及钻进扭矩。

5、发现异常须住手当前操作,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处理。

6、顶驱日常保养及检查严格执行Varco 标准要求(见润滑保养指南挂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