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念奴娇》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汇编
1.《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出了中秋的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的句子是: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2.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的句子是: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3.“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湖加上与之相连的春草湖,点出地点,题目是《过洞庭》,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

“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秋月对于生活在农业社会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古代文人来说,当是别有意味。

4.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说的是黄云万里改变了风的色彩;而张孝祥的“更无一点风色”说的是洞庭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富有新意,增添了一分诗意。

5、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万顷”极言湖面之广,写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的诗句是“玉鉴琼田三万顷”。

6、在明净光洁广阔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的句子是“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7.“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两句,极状皓月朗照下洞庭湖的广阔可爱,仿佛一个琼玉铺就的空明的神仙世界。

在这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中,个人显得那样的渺小。

8.“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句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广阔无涯、优美而又平静的特点。

9.“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句抒发了作者泛舟湖上所得的乐趣。

10.作者泛舟洞庭,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即本词的主旨句是“表里俱澄澈”。

11.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且难以诉诸言语的句子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12.“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引出下片抒情,回顾岭海一年。

13.“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会合,这一会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人生最高、最美、最富有诗意的高峰体验,因此诗人用“怡然心会,妙处难于君说”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地引出了下阕。

14.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的句子是“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15《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海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的句子是: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16.忆起“岭海经年”的为官生涯,并以“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来象征自己纯正无私和洁身自好。

在结构上,它又与上片的“表里俱澄澈”在意境上下呼应。

17.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18.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三句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19.化用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中“孤光”这一典故的句子是:“孤光自照”。

20.“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岭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诗人也无需别人理解,只能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

21.雪的特点是洁白晶莹,南朝诗人江总有“净心抱冰雪”之句,唐王昌龄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句,南宋张孝祥有“肝胆皆冰雪”之句,实际上是说,尽管自己被免职,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

22.《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张孝祥问心无愧,话语中有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主要还夹杂着自豪,感情真挚而又复杂的句子是:“肝胆皆冰雪”。

23.“肝肺皆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与上片“表里俱澄澈”虚实相映,
写人写景内外一片澄明。

24.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

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
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

25.“表里俱澄澈”一句是这首词主旨所在,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

26.杜甫诗有“心迹喜双清”,行迹是表、心灵是里,“心迹喜双清”是杜甫的夫子自道;而“表里俱澄澈”则是张孝祥的夫子自道。

27.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写出了屈子自己内美与外美的统一。

张孝祥则用“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两句进一步写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澄澈的相会与相合。

28.只有八个字,却具体而生动地显示了诗人的才华,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的句子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29.“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既是对洞庭湖的夜景加以补充,同时又是作者爱国抗金这一高尚人格的具体写照,暗地里还反映了作者对南宋小朝廷腐朽黑暗政治的憎恶和不满。

30.“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两句,写词人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31.“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两句语意双关,既写了月夜泛舟的具体感受,又以“稳泛沧浪”的从容之举,象征着对群小进谗、众口铄金的世俗风气的蔑视,显示了“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气魄。

32.“稳泛沧浪空阔”写不管处境如何恶劣,自己是安如泰山。

33.“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两句是进一步抒发积郁于胸的堂堂正气,暗示出尽管屡遭谗害,环境险恶,但自己依然两袖清风,稳操航向。

34.《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35.写诗人从岭表经年回复到当下,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

尽管如此,自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正泛舟于横无际涯的洞庭湖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体现了诗人的鲜明个性的句子是: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36.写我要以长江水为酒,举北斗星为杯,请天地万物为宾客,与之共饮的句子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37.“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三句是词中的传神之笔,它进一步表现出作者襟怀坦荡、见识超迈与乐观豪爽的性格,颇有居高临下,对投降派不屑一顾的气势。

38.“尽挹西江”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39.“细斟北斗”一句是暗用了《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

40.全词的高潮所在,也是诗人感情的高潮所在的句子“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41.《念奴娇·过洞庭》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写一个被谗免官的人,如此自信,如此心胸,真有李白当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向之”,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大无畏的浪漫主义精神。

42.写拍打着船舷尽情欢乐,忘记今夕是何年的句子是: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43.苏轼《前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则是用“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两句写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

44.受苏轼《念奴娇·中秋》:“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影像,张孝祥以“不知今夕何夕”作结,说明诗人已忘情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与大自然交融之中。

相关主题